人人都愛“公主”?並不是

人人都愛公主?是的。但前提是這個公主是真的,而不是那些沒有公主命,偏偏得了“公主病”的假公主。

心理學上,公主病又稱“彼得潘症候群”,實際上,就是那些不願長大並幻想自己生活在美好童話城堡的人。

身上有“公主病”的女孩,雖然已經長大成人,但是行動與個性還表現得像小孩子。她們的自信心過剩,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遇到問題就逃避,習慣於依賴別人,希望別人能為自己解決問題;總是無理由地撒嬌,要求別人對自己百般遷就和寵愛;情緒化嚴重,硬性要求一切都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一旦不能滿足就喜歡“作”。

換句話說,有“公主病”的女孩通常個性驕縱,要求獲得公主般的待遇,總是愛耍小脾氣。她們不僅在戀愛關係中表現如此,麵對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時也會有類似的表現。當然,麵對戀人或是異性朋友時,她們的“公主病”會表現得更為明顯。

沒有公主命,卻偏偏得了“公主病”的人,總想著被別人捧在手心,然而她真的很難得到眾星捧月般的待遇。或許一些男性喜歡愛撒嬌、有些小作的女孩,因為這會激起他們的大男子氣概和保護欲。然而,時間長了,對方若是依舊什麽都不願做、不能做,不斷地作,肆無忌憚,男生就會感覺厭煩和疲憊,然後逃之夭夭。

喬喬有些嬌氣,時常說:“每個女孩都是公主,要學會寵愛自己。”於是,她平時都是嬌滴滴的,跟朋友約會故意遲到,說女孩出門就應該好好打扮;外出辦事或上班,總是抱怨太陽太曬、地鐵太擠,那些人都不知道憐香惜玉;工作中,本應自己要做的事,有問題卻不想辦法解決,而是嬌滴滴地央求別人幫忙。

追求喬喬的男孩不少,因為她長得漂亮,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嬌媚、溫柔。可是,跟異性相處,喬喬無時無刻不把自己當成“小公主”,故意地“作”,好像不這樣就不能凸顯自己。

喬喬從來不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總是喜歡讓人家猜:猜對了,那是應該的;猜錯了,就是不真心、不用心。無論她有多麽不合理的任何要求,別人都必須馬上去滿足她——她說要去逛街,追求者就算有很重要的事情在做,也必須陪她逛街,否則就會被踢出局;她說想吃某某店家的特色小吃,就算距離很遠,追求者也必須前去購買,不能用其他店家的食物代替。

喬喬好像活在自己的童話世界裏,還要求別人一起為她建造公主城堡,把她當作公主對待。可是,人生而平等,沒有誰必須遷就誰,也沒有誰非要寵著誰。喬喬把自己當成高高在上的公主,別人卻不一定願意做卑躬屈膝的仆人——就算喬喬再漂亮、再嬌媚、異性再喜歡她,嚐試過她的“作”之後,大部分人隻能逃跑。

很多男孩一開始都會熱情地追求喬喬,但是相處沒有幾次,熱情便消退了。因為他們真的無法接受有著“公主病”的喬喬,更無法接受讓自己的愛變得那麽卑微。

隻有李陽是個例外,他追求喬喬三個月後,盡管知道她有“公主病”,可是依舊寵著她。

在李陽看來,女孩有些“公主病”沒有什麽不好,自己喜歡的女孩就應該寵著、遷就著。喬喬的“作”,他認為這是對自己撒嬌,是真把自己當男友的表現;喬喬耍小脾氣,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他認為是在考驗自己,心裏還有一些小驕傲。

一次假期,李陽約喬喬到郊外的一家農莊遊玩。喬喬痛快地答應了,可是故意遲到半小時,還非要他站在太陽底下等,說要看看他是否真的有誠意。

一到農莊,喬喬就嬌氣得不得了,一會兒說這裏都是蟲子,一會兒說泥土把自己的鞋子弄髒了;走幾步就要休息,還非要李陽拉著、扶著;口渴了,她不願意喝礦泉水,非要喝某個品牌的檸檬水。農莊周圍的商店沒有這個品牌的檸檬水,她就寧願不喝水,說“把我渴死算了”。結果,李陽特意跑了十多裏路,才在一家超市買到檸檬水。

返回的路上,李陽疲憊得不想說話,喬喬卻不停地抱怨起來:“你真不會找地方玩,非要我這樣受罪!”“這個破地方,有什麽好玩的,又髒又亂,真是的!”

李陽第一次感到身心疲憊,也知道了喬喬的“公主病”真的很嚴重。那次之後,李陽徹底放棄了,不再圍著喬喬轉,也不再寵著這個“小公主”。

喬喬依然有著嚴重的“公主病”,不管對誰都無所顧忌地發作。她的異性緣越來越差,幾乎沒有人敢追求,還導致一些人聽到她的名字就會躲開。

公主,人人愛?是的。有公主病的“公主”,人人愛?並不是。

關於公主,大多數有被英雄拯救的故事。比如,吃下毒蘋果的白雪公主,被王子的一個吻拯救;被虐待的灰姑娘,被水晶鞋和王子拯救;被惡龍抓走的公主,被少年勇士所救……大多數公主是眾星捧月,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如豌豆公主、索菲亞公主……

然而,這些公主的身上都有特殊品質,並不是一味地等著英雄來救。真的公主,有人寵,可是自己不寵自己,不把自己太當回事;真的公主,嬌美但絕不嬌氣,被別人圍繞但絕不以自我為中心。更重要的是,真的公主絕不會有“公主病”。

婚姻中或是與異性相處時,女性偶爾有些“公主病”不失為一種可愛,但是,過度的公主病導致行為嬌氣、做作,不能很好地認清自己、善待他人,最終很難被人喜愛。

女孩偶爾做一場公主夢,寵愛自己、嬌慣自己,會讓男友更寵愛、珍惜她,增添愛情的情趣。但是,如果女孩太嬌慣自己,處處顯示著矯情,幾乎就很少有人願意遷就。

善解人意、不嬌氣的女孩那麽可愛,誰不喜歡她們呢?“公主病”的女孩嬌氣、愛作,又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誰願意“受虐”呢?

所以,我們沒有公主命,就不要讓自己生出“公主病”,該嬌氣時嬌氣,不該嬌氣時獨立,該小作時就小作一下,不該作時就善解人意。如此一來,怎能不人見人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