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個性,互補的需求

社會心理學家柯爾發現,一個人最好的朋友,通常跟這個人的性格、意誌、語言、背景、社會價值都很相似。這種相似性,讓兩人彼此吸引。而且,相似性越大,吸引力越強,越容易產生親密關係。

在社會關係中是如此,在愛情關係中更是如此。

所以說,人的心理需要是求同存異的,通常會被和自己個性相似的異性吸引,在心裏做出一係列判斷——這個人是否跟自己合拍,是否跟自己的個性一樣。就算不完全一樣,至少要有相似性或是有一些共通點。

簡單來說,個性相似的人更容易惺惺相惜,彼此吸引。

學音樂的齊衡和學舞蹈的李菲相遇了,兩人都愛好藝術,個性張揚、坦率、要強,一見麵就被彼此吸引。

前些日子的一個周末,齊衡的一個好哥們是李菲的同班同學,他約了幾個關係不錯的朋友一起去看獅子座流星雨。幾個年輕的男男女女很容易有話題,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氣氛非常融洽。晚上,星光點點,夜色很美,幾個人在帳篷前玩紙牌遊戲、唱歌、跳舞,等待著流星雨的降臨。

李菲非常活躍,沒有一點兒忸怩和矯情,玩紙牌贏了就放聲大笑,輸了就痛快地接受懲罰。慢慢地,齊衡逐漸被這個女孩吸引,覺得她的個性和自己很契合。這不,李菲又輸了遊戲,被要求選擇“大冒險”——和在場的一個異性擁抱。李菲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齊衡,齊衡也大方地與她擁抱,心裏還有一些竊喜。

這場流星雨“失約了”,因為幾個人選錯了地方。可是,齊衡和李菲卻結了緣,很快就在一起了。知道這個消息後,齊衡的好哥們笑著說:“我就知道你們會來電,所以才為你們製造了那麽好的機會呀!”

齊衡這才知道,原來好哥們邀請自己參加聚會就是為了牽線搭橋。

在朋友看來,他們兩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事實上也確是如此,平時他們會大方地示愛,大張旗鼓地宣誓“主權”。

在齊衡的朋友圈,李菲是主角,不是一起逛街、看電影的照片發布,就是一起遊玩的分享。要知道,男孩一般不喜歡在朋友圈“曬恩愛”,有的甚至不願意讓朋友知道自己有了女友。李菲同樣坦率和大方,跟閨蜜聊天三句不離齊衡,把所有對自己有好感的異性徹底“驅除”到三米之外。

一些朋友有過懷疑:“你們兩個人在一起,個性太相似了,時間長了,難道不會厭倦嗎?”“你們都那麽要強,難道不會產生矛盾嗎?”

齊衡和李菲笑著搖頭。齊衡說:“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一個跟自己個性這麽相似的人,概率真的太小了。所以,當初我才會對她快速產生好感,現在我們彼此也很有默契。”

“因為個性相似,我們就有了共同的興趣愛好。我們愛聽的音樂、欣賞的電影是同一類型的,喜歡的遊戲、運動也差不多。這讓我們有很多可以聊的話題,不用擔心雞同鴨講,不用擔心因為她想看浪漫偶像劇、我想看懸疑推理劇而鬧別扭。”

“因為個性相似,我們的三觀是一致的,雖然有時看問題的角度可能存在不同,但基本上能夠達成共識。這是很多情侶很難做到的,不是嗎?更重要的是,因為個性相似,我們對於愛情和伴侶的期待差不多,我或是她都符合彼此內心理想伴侶的畫像。”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個性沒有相似點,談不來,估計連朋友都做不了,更不用說被對方吸引、愛上對方了。看看那些相愛的情侶,若是個性不和,生活中不是吵架就是互相看著不順眼。

女方追求浪漫,希望男方能站在人群中來一場轟轟烈烈的表白;男方則很實際,認為當眾表白是幼稚無腦的行為,隻會讓自己丟人。

女方個性張揚,感情激烈,興奮時會如西方人那樣大方地當場親吻;男方則個性保守,感情含蓄,認為親吻應該是關起門來做的事情。

女方喜歡交友、旅行;男方則性格內向,是地道的宅男……

個性差異如此大,怎能合拍並走到一起呢?就算走到了一起,之後的戀愛恐怕也會矛盾重重,沒過多久就可能讓彼此都感覺到疲憊。

當然,男女性產生好感並被對方吸引,除了個性的相似性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需求的互補性。

個性相似,很容易讓兩個人誌趣相投,彼此產生好感。但是時間久了,我們不能忽略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產生厭倦感。一旦新鮮感消退,很容易就沒有了**,再加上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後,也可能會產生和另一個自己或自己的影子戀愛的想法。

正因如此,我們需要發掘彼此在需求上的互補性。

這個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自然沒有相同的兩個人。即便是雙胞胎,長相相同、個性相似,但需求、興趣、能力、思維以及優缺點也會有很大的差別。這些不同,是他們身上各自的特質,也是他們區別對方的關鍵所在。

就男性和女性而言,他們對於愛情的需求有所不同。男性的需求包括信任、接受、感激、讚美、認可、鼓勵,女性的需求包括關心、理解、尊重、忠誠、體貼、安慰。

即使有些男女個性相似,但是他們對於伴侶的要求又有所不同。比如,在情人節,男性為女性精心準備了禮物,還特意來一次浪漫的燭光晚餐,女性的內心就會更為滿足,產生快樂之感,認為男性是愛自己的。

對於男性就不一樣了,他可能不在乎過不過情人節,不在乎女性是否給自己禮物。但是,如果女性對男性做的這一切表示感激,給予男性讚美,然後展現出自己的溫柔,男性的愛情需求就會得到滿足,內心感到無比快樂。

再如,女性希望男性能保護自己,事無巨細地關心自己;男性則希望女性信任自己,給予自己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女性更看重感受,享受被愛的感覺;男性則更看重行動,給予對方最真切的愛。

就好像一個不會做飯的男人,希望找到一位廚藝很好的老婆;一個精通汽車修理的男人,總會在對汽修一竅不通的女人麵前展現自己的能力。互補性的需求,可以給對方帶來新鮮感,也樂於展現讓對方心儀的能力。

因此,愛情就是相似的個性、互補的需求,當雙方個性相似又恰好需求互補時,彼此才更有吸引力。

所以,要想贏得異性的好感,讓對方愛上你,你需要尋找個性相似的人,營造心有靈犀的契合感。同時,也要關注需求的互補性,讓對方知曉你與他/她的不同需求,並滿足對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