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永遠不要去追一匹馬 用追馬的時間來種草
沒有話語權,是因為你根本無足輕重
采薇是我的一個小學妹,今年剛剛在一家商貿公司上班。由於剛剛畢業不久,采薇在業務上還是一個“小白”, 一開始的業績也是墊底的,是最不起眼的那一個。凡是公司的活動和會議,或大或小,似乎都和她沒有半點關係,因為沒有人會問她的想法和意見。但是好在采薇很有上進心,部門開會時她總是積極地發表意見,但是不管說什麽事情,即便她的話很合理,也幾乎沒有人願意聽。但是同樣的方法、同樣的話語,從上司嘴裏發出,大家連聲附和不說,還會大讚。
一次工作上的安排,經理讓采薇接手了一個超負荷的工作,並讓她做出三天之內完成的承諾。采薇剛要駁回,就被經理當著所有同事的麵,訓斥得體無完膚,於是她找我哭訴:“學姐,我厭惡極了別人的吆五喝六,也厭惡極了那些趾高氣昂的嘴臉。為什麽,同樣的方法,我提出來,別人就不認可,換個人說,大家都樂於接受呢?為什麽我的存在感這麽弱?我實在是幹不下去了。”
采薇的遭遇很值得同情,在初入職場的那幾年,我也曾為這樣的遭遇而苦惱,直到工作多年,自己也當了領導,才明白現實就是如此。要想在自己的領域享有一席之地,背後必須付出足夠的努力,因為遊戲規則永遠是少數人控製的,你不夠強大,連參加遊戲的資格都沒有,更別說話語權。
思考了一會兒,我由衷地安慰采薇說:“在這個世界上,實力永遠是最硬的底牌。一個人如果沒有過硬的實力,就不要說別人忽視你。即使你說的句句是真理,也沒有人把你當一棵蔥,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當你擁有了足夠的實力時,你所說的很平常的一句話,也許別人也會奉為經典。”
看到這裏,有人是不是要問,什麽是話語權?所謂話語權,其實就是說話和發言的資格和權力,就是你說得話有沒有分量,有沒有人聽。
一些人,尤其是剛入職的年輕人,經常抱怨自己沒有話語權,抱怨自己活得卑微,不受重視。但正如我和采薇所說的,這一切都是因為你根本無足輕重,也就是你自身的實力不夠。你沒有實力,別人憑什麽聽你的、高看你。而要想改變這一切,你必須把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這才是關鍵。
這一點,我們從自然界也可以看出。
狼是一種群居性極高的物種,一群狼的數量大約在5到12隻之間,各個小團體中都會有一個狼王。所有狼都得聽從狼王號令,整隻隊伍的行進步驟都是它在控製。狼王在族群裏處於頂層,可以擁有最好的巢穴,優先獲得**權,獵物也優先選擇和食用。而狼王的選拔是非常殘酷的,身強力壯的公狼彼此爭鬥,直到有一頭公狼打敗其他的所有公狼時,王位選拔也就告一段落了。
每個人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壓力與不堪,不管我們遭遇了什麽,都不要忘記去強大自己。隻有有一天我們足夠強大,“人”才不至於卑微,“語”才不至於浮輕,可以高姿態地站在人前,才有底氣去管理和控製整個局麵。
大學三年級,我在一家雜誌社實習,當時帶我的前輩是M女士。凡是M女士主管的稿件,她都要求質量一定要上乘,所以上交給她的稿件,一般都會被要求反反複複修改很多次。當有的同事提交的稿件質量不佳時,M女士從來都是當麵訓斥,不留情麵,每次發飆總免不了一場狂風暴雨……奇怪的是,我們很少有人記恨或是不服氣,相反從心裏我們都將她的批評當作一種可貴的指點。
有時總編為了經濟效益會提倡快速出稿,但在M女士這裏卻是例外,他從不催稿,而是給了M女士自主安排的權利。因為,M女士曾強調說,“我們不應該隻埋頭於案頭工作,更應該有發聲的權利。寫東西一定要對讀者負責,要拿出無愧於時代的作品。”就這樣,M女士總會反複比較、挑選的選題,版式設計也會三番五次地調整,而最終的結果證明,她所抓的一些選題,無論是原創或者引進的作品,無論是內容質量,還是裝幀質量,都上了一個新台階,現在都還是非常好的產品,被業內所矚目。
這樣一位最努力,同時業務水平最高的領導,我們對她的尊重乃至崇拜絕不是因為她的嚴苛,也不僅僅因為她的職場身份,而是因為她的實力比我們強太多;總編之所以會給予M女士更多的權利,會聽取她的建議和意見,也正是因為她具備足夠的實力,她的話語權在領導那裏夠分量。
實力,這是你與人抗衡的話語權,沒有底氣的憤怒毫無好處。因此,當沒有足夠的話語權時,你最好是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把自己一步步做大做強,而不是急著要什麽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