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水經注中部分關於龍的記載):

縣北十餘裏有神穴,平居無水,時有渴者,誠啟請乞,輒得水。或戲求者,水終不出。縣東十許裏至平樂村,又有石穴,出清泉,中有潛龍,每至大旱,平樂左近村居,輦草穢著穴中。龍怒,須臾水出,**其草穢,傍側之田,皆得澆灌。

《水經注》卷三十七 夷水

祁夷水東北逕青牛淵,水自淵東注之。耆彥雲,有潛龍出於茲浦,形類青牛焉,故淵潭受名矣。

《水經注》卷十三 漯水

縣有龍泉,出允街穀。泉眼之中,水文成交龍,或試撓破之,尋平成龍。畜生將飲者,皆畏避而走,謂之龍泉,下入湟水。

《水經注》卷二 河水

秦武公十年,伐邽,縣之。舊天水郡治,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龍出是湖,風雨隨之。故漢武帝元鼎三年,改為天水郡。

《水經注》卷十七 渭水上

縣有赤水,下注江。建安二十九年,有黃龍見此水,九日方去。此縣藉江為大堰,開六水門,用灌郡下。北山,昔者王喬所升之山也。

《水經注》卷三十三 江水一

靈道縣一名靈關道,漢製:夷狄曰道。縣有銅山,又有利慈渚。晉太始九年,黃龍二見於利慈。縣令董玄之率吏民觀之,以白刺史王濬,濬表上之晉朝,改護龍縣也。沫水出岷山西,東流過漢嘉郡,南流衝一高山,山上合下開,水逕其間,山即蒙山也。

《水經注》卷三十六 青衣水

白狼水又東北逕龍山西,燕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龍山之南,福地也,使陽裕築龍城,改柳城為龍城縣。十二年,黑龍、白龍見於龍山,皝親觀龍,去二百步,祭以太牢,二龍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悅,大赦,號新宮曰和龍宮。立龍翔祠於山上。

《水經注》卷三十七 泿水

建武中,曹鳳字仲理,為北地太守,政化尤異。黃龍應於九裏穀高岡亭,角長三丈,大十圍,梢至十餘丈。

《水經注》卷三十七 河水三

水上有燕室丘,亦因為聚名也。其下水深不測,號曰龍淵。

《水經注》卷三十九 深水

(1) 《北史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五》道元素有嚴猛之稱,權豪始頗憚之。而不能有所糾正,聲望更損。

(2) 《北史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五》司州牧、汝南王悅嬖近左右丘念,常與臥起。及選州官,多由於念。念常匿悅第,時還其家,道元密訪知,收念付獄。悅啟靈太後,請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盡其命,因以劾悅。

(3) 《七聘》已失傳,《七聘》為《水經注》伏流卷是筆者虛構。

(4) 此處長者所說記載於《水經注》卷二十六、淄水篇,引用自《列仙傳》,此處稍作改寫使用。

(5) 舞勺之年:出自《禮記.內則》,十三歲至十五歲之間的男孩。

(6) 《山海經》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釋氏西域記》中所雲遙奴,薩罕,恒伽三水俱入恒水。《扶南傳》曰:恒水之源,乃極西北,出昆侖山中,有五大源。

(7) 此事記載於《水經注》卷三十六青衣水,詳情可見附錄。

(8) 《九州要紀》雲:“董父好龍,舜遣豢龍於陶丘,為豢龍氏。”堯之未孫劉累為禦龍氏,以龍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懼而遷於魯縣,立堯祠於西山,謂之堯山。遙奴,薩罕,恒伽三水俱入恒水。《扶南傳》曰:恒水之源,乃極西北,出昆侖山中,有五大源。

(9) 《述異記》卷上:漢元和元年大雨,有一青龍墮於宮中,帝命烹之,賜羣臣龍羹各一杯,故李尤《七命》曰:“味兼龍羹。”《博物誌》中有載:“龍肉以醢漬之,則文章生。”龍肉用醋來淹泡過,就會產生五色花紋。此記載多不可信,讀者可姑妄聽之。

(10) 《山海經·中次九經》雲:岷山,江水出焉,東北流注於海,其中多良黽,多產鼉。鼉、豬婆龍皆為揚子鱷別稱(筆者注)

(11) 陰盤驛: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十三裏。

(12) 南平王乃元仲冏,大隴都督,蕭寶夤陰謀反叛北魏,元仲冏和封偉伯察覺之後,暗中準備起兵討伐他,計劃敗露,孝昌三年十月廿日(公元527年11月28日),元仲冏在長安的公館中被蕭寶夤派人殺死,時年虛歲三十八。(引自維基百科)

(13) 白賊,即羌人叛軍,蕭寶夤事後謊稱酈道元死於羌人叛軍之手。

(14) 世祖神?三年三月,有白龍二見於京師家人井中。—《魏書·靈征誌上》;真君六年二月丙辰,有白龍見於京師家人井中。—《魏書·靈征誌上》;

(15) 此處記載於《水經注》卷三十七夷水,詳見附錄。

(16) 《韓非子·說難》中曾雲: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韓非子·說難》又雲: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

(17) 此此處出自《管子·水地》。

(18) 據估算,埋藏在地下的水是地球表層之水的六千倍以上,加拿大學者推測,在距離地麵15-20公裏的岩層中仍有可能存在含水層。

(19) 此處改編自《南北史演義》蔡東藩語。

(20) 史載此事實際發生於約520年,此處行文需要,略作改動,請讀者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