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我聽見回聲

來自山穀和心間

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

不斷地重複決絕,又重複幸福

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敗,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

樂此不疲

我們的生命,在自己的哭聲中誕生,在別人的眼淚中結束。一生一世的輪回,誰能不去麵對眼淚?

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三毛在重慶出生,她的本名是陳懋平,後改名陳平。“懋”是陳氏族譜上屬她那一輩分的排行,“平”是父親期望這個世界再也沒有戰爭,予之以“和平”之意。後來,三毛開始學習寫字,可她無論如何都學不會寫那個“懋”字。最後,她自作主張地將這個字省去,改稱自己為“陳平”。此時,三毛隻有三周歲。

古人說:“先天不足者可以更命,最佳效果者名字也。先天吉命者何以錦上添花,首選運者名字也。”名字是通過字的音、義、形、象、數來攝取五行之氣,吸納物質三波,並通過無數次書寫和呼喚,顯著地左右著人們的諸多問題。

中國有句民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毛三歲的時候就給自己改了名字,充分顯示了她的一種“自我”的性格,也暗示了她無形中早已為自己選好了一條要走的路,一條堅決不回頭的路。

“三毛”是陳平的一個筆名。三毛曾在作品《鬧學記》序中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個《易經》的卦。但其中又有什麽玄機,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說過:“起初起此名(三毛),是因為這個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個原因就是說我寫的東西很一般,隻值三毛錢。”

三毛還有一個英文名字叫Echo。Echo本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森林女神,因美豔至極遭到宙斯妻子的嫉妒而被貶凡間,並被剝奪了表白愛情的能力。一次偶然的機會,Echo遇到了美男子納雪瑟斯,並對他一見鍾情,但因苦於無法表白而被誤解。後來宙斯將納雪瑟斯變成了一株水仙。Echo不能忘記與他的愛情,就變成了一位深愛水仙的女神。三毛以Echo為名,表白了一個少女滿腹哀愁和水仙自戀的心態。

三毛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出生時還不足月,但這些都無法影響她精靈、倔強、任性的個性。幼年的她喜歡書本和農作物,卻不要洋娃娃、新衣服。她可以默默獨處,不哭不鬧,卻不允許人捏死螞蟻,傷害生命。她話雖不多,卻喜歡發問,如見蘋果掛在樹上,她就會問蘋果:“是不是很痛苦?”當被問及長大後的願望時,三毛回答:“等我長大了,我要做個拾破爛的……”

童年的三毛,冷漠、自閉且逆反心理極強,這可能也和她從小就不受父母重視有關係。三毛本人也說過:“老二就像夾心餅幹,父母看見的總是上下那兩塊,夾在中間的其實可口,但是不容易受注意,所以常常會蹦出來搗蛋,以求關愛。”

三毛的父親就曾這樣描述過童年時的三毛:“三毛小時候很獨立,也很冷淡,她不玩任何女孩子的遊戲,她也不跟別的孩子玩。在她兩歲時,我們在重慶的住家附近有一座荒墳,別的小孩子不敢過去,她總是去墳邊玩泥巴。對於年節時的殺羊,她最感興趣,從頭到尾盯住殺羊的過程,看完不動聲色,臉上有一種滿意的表情。”

“在重慶,每一家的大水缸都埋在廚房地裏,我們不許小孩靠近水缸,三毛偏偏不聽話。有一天大人在吃飯,突然聽到打水的聲音激烈,三毛當時不在桌上。等我們衝到水缸邊去時,發現三毛頭朝下,腳在水麵上拚命拍打。水缸很深,這個小孩子居然用雙手撐在缸底,好使她高一點,這樣小腳才可打到水麵出聲。當我們把她提著揪出來時,她也不哭,她說:‘感謝耶穌基督!’然後吐一口水出來。”

三毛自幼酷愛文學,她把讀書當成一種玩耍。她在三歲時就對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十分著迷,還一邊猜一邊向父母問字,就這樣她在學齡前就閱讀了《木偶奇遇記》《苦兒尋母記》《愛的教育》《安徒生童話集》《格林兄弟童話》等書。

此外,童年的三毛已經具有了強於他人的敏銳而細膩的觀察力,這對於她後來的寫作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天賦。

大約五歲的時候,三毛跟隨父親去機場接一位從日本歸來的朋友。老朋友久別相見,分外親熱,而一旁的三毛,卻看出了父親沒有覺察到的東西。她悄悄告訴父親說,這位遠來的叔叔,家裏好像剛剛死了人。父親聽了,緊緊攥住了女兒的手,示意她不要胡說。

客人到了三毛家,落座言談之間,麵容悲戚。問及原因,客人說,前幾個月他的兒子不幸夭折。三毛父親想起機場裏三毛說的話,不禁暗暗吃驚。

一九四八年,三毛隨父母去了台灣,當時她隻有六歲。盡管是一個“戰爭兒童”,盡管屢次遷徙,顛沛流離,但是三毛並不知道其中所含的愁苦滋味。三毛自己也說:“我雖然是抗戰末期出生的‘戰爭兒童’,可是在我父母的嗬護下,一向溫飽過甚,從來不知物質的缺乏是什麽滋味。”

剛上小學,三毛對內容太淺的語文課不感興趣,卻特別愛讀《國語日報》《東方少年人》《學友》等報刊。有時還偷著閱讀魯迅、冰心、巴金、老舍等人的“禁書”,尤其喜歡魯迅的《風箏》。

家中的藏書翻遍了,三毛便盯上了鄰近的一家小租書店。在租書店裏,她最初隻能讀懂一些中國文學作品,但不知從哪一天起,她開始閱讀起了西方文學名著:《三劍客》《基督山恩仇記》《飄》《簡愛》《傲慢與偏見》。

對書籍的愛好,以及在文學方麵所表現出的極高天賦,再加上父母親自悉心教導,三毛在中國詩詞古文、外國文學方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那時起三毛已經明確了一件事:“文學的美,終其一生,將是我追求的目標了。”

三毛的童年裏,也有很多有趣的回憶。比如當時很流行收集橡皮筋、《紅樓夢》人物畫片以及糖紙,這些東西可以用錢買,也可以用用過的練習簿換。為此,三毛回家寫功課的時候總是特別熱心,常常恨不得將一本練習簿快快用完,好去換糖紙。而她的母親也總弄不懂為什麽三毛的練習簿用得那麽快,還怪老師作業留得太多呢!

正是因為愛玩跳橡皮筋和收集糖紙這兩種遊戲,三毛還做過一次“家賊”。為了得到更多的糖紙,三毛從母親臥室裏拿走了一張五塊錢的票子。那票子相當於現在的一百二十塊台幣。因做賊心虛,三毛一整天都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晚上,三毛趁別人不注意,把那張票子揉成一團,扔進了母親的臥室裏。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一次經曆,才有了後來她所寫的作品《膽小鬼》。

在那樣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三毛似乎是個“異類”。在姐姐眼中,三毛是勇敢的、率直的、不肯循規蹈矩的。家裏隻有三毛一個人敢打破傳統。

三毛的自尊心很強,天分極高。她上小學的時候,學生受體罰在學校裏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而學生大多也不敢反抗,但她就是不接受。

三毛對一切循規蹈矩的事都覺得很累,一個學期天天上課對她來說太可怕了,她認為整天坐在課堂裏很無聊,還不如自己在家看看書。所以有一段時期,孤僻的她常去墓園,在那裏看文學書汲取營養。其實在更小的時候,她已經比別的孩子思考得更多了。

讀小學四年級時的一天,三毛在上學的路上突然被一頭大水牛盯住。那頭水牛一路窮追不舍,三毛最後被一位啞巴炊兵救下,從此兩人結下了忘年交。這件事一下子引起了同學和老師的懷疑和誤解。

炊兵臨走前送給三毛一包牛肉幹和一張寫有地址的紙條。老師發現後,粗暴地打掉三毛手中的牛肉幹,並沒收了紙條。這件事令三毛自責了一生,也遺憾了一生。

三毛後來說:“今生第一次負人的開始,而這件傷人的事情,積壓在內心一生,每每想起,總是難以釋然,深責自己當時的懦弱,而且悲不自禁。而人生的不得已,難道隻用‘不是我’三個字便可以排遣一切負人之事嗎?”

一位八九歲孩童和一個中年大兵的友誼,因為年齡懸殊、性別差異,而引發同學和老師的強烈質疑和否定。他們不肯相信,一個小女生和啞巴炊兵每日在校園裏會麵,隻是蹲在地上寫寫畫畫,用簡單的手勢、歪歪扭扭的字跡傳遞樸素的友誼。他們以狹隘醜惡的心理自以為是地猜度判斷這背後隱藏著見不得人的勾當——對無親無故的小女生,炊兵一定懷有下流無恥的念頭與企圖!一個美麗的女孩,一次次純真的會麵,就這樣被世人玷汙了。

當時三毛心中沉澱下來的隻有感動和那一刻真實存在的平靜。留在身旁的一絲溫存,真真切切地出現在離別的地方。這卻不是她想要的感覺。離別後事情好像有些突兀,三毛一時間忘記了在這個時刻如何表現。淡淡的傷感在周圍飄**,不論舍得不舍得,厚重的暗色把氣氛轉向了悲涼。

三毛多麽希望時間就此停靠在岸邊,多麽希望時間不再前進,多麽希望時間可以倒流,讓他們再一次珍惜美好的友情,讓他們彼此把回憶埋藏在心底,讓這份友誼化作曆史的縮影……

總有一種流動的情感穿透心靈,融進這個哀傷的時刻。三毛說:“當你眼淚忍不住要流出來的時候,睜大眼睛,千萬別眨眼!你會看到世界由清晰變模糊的全過程,心會在你淚水落下的那一刻變得清澈明晰。”

漫漫人生路,眼淚是生命裏美麗的浪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