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希波戰爭之前的雅典曆史

76.阿提卡居民

阿提卡居民認為他們自己是原住民,即他們的種族起源於他們所在的土地。曆史沒有記載他們的起源,但認為他們主要是伊奧尼亞人,也有一些來自古希臘人的其他種族。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多利安人入侵時期,許多其他國家的逃亡者,特別是來自伯羅奔尼撒的逃亡者在阿提卡找到了避難所。後來,許多流亡者加入了伊奧尼亞移民的行列,當時這些移民正在亞洲海岸尋找新的家園,但其中有些人似乎永久定居在了阿提卡,並與當地人口完全融合。

阿提卡由混合人種組成,許多人認為這是阿提卡居民多才多藝、風格多樣的原因,這些特點也使得阿提卡居民不同於其他希臘民族的居民。

關於史前阿提卡殖民地的一個重要事實就是,其居民從沒有像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各個地區一樣臣服於外來種族:因為我們在阿提卡沒有發現與拉科尼亞的希洛人或庇裏阿西人相對應的等級。這樣的環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阿提卡曆史的進程和特點。

77.國王統治阿提卡時期傳說的曆史:忒修斯和科德魯斯

公元前7世紀,籠罩在阿提卡平原上的古代迷霧終於散盡,寡頭統治下的雅典作為囊括整個地區的城邦出現在世人麵前。很明顯,雅典的這種狀態是在信史時代以前長期發展的結果;然而,對雅典的早期發展曆程,我們一無所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早期的雅典也如其他的希臘城市一樣,處於國王的統治之下。忒修斯和科德魯斯(Codrus)是最著名的國王。

根據曆史的描述,忒修斯將12個阿提卡村莊或小鎮聯合起來,在古代的西哥羅佩(Cecropia)形成了一個城市。這個史前的聯合為雅典的光輝曆史奠定了穩固基礎,因此,盡管整個事件撲朔迷離,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似乎可以確定,在史前時代,阿提卡的領土被許多獨立的社區占領,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典。這個城鎮成為了阿提卡多個地區居民的政治中心。多個社區怎樣合並成一個城市,其過程我們並不清楚,然而可以確定的是,聯盟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需要通過艱苦的鬥爭來實現。雅典曆史上的這段時期可以與英國曆史上盎格魯-撒克遜早期作對比,阿提卡的合並與威塞克斯合並7王國的其他成員相類似。

因此,“在信史時代開始以前,雅典就取得了一種伊巴密濃達領導下的底比斯所不能取得的成果”。(66) 這個聯合對雅典的意義有多大,它又如讓雅典獲得在希臘曆史上的優勢地位,這或許可以通過與底比斯的曆史加以對比來體現。盡管底比斯和維奧蒂亞的關係與雅典和阿提卡的關係類似,但底比斯從來沒有成功地把維奧蒂亞的城鎮合並為一個城邦,因此,在與這些城鎮的不斷爭吵和戰爭中,底比斯的力量被削弱了。

關於科德魯斯,有這樣一個傳說:故事發生在伯羅奔尼撒的多利安人入侵阿提卡時期。科德魯斯得知神諭曾指示斯巴達人,如果他們能饒過雅典國王一命,他們便能成功地攻占雅典。於是,科德魯斯把自己偽裝起來,在一名侍從的陪伴下去襲擊一些斯巴達士兵,這些士兵立即把他殺死了。斯巴達人得知雅典國王已死,認為奪取雅典無望,便從這個國家撤軍。

78.君主製轉變為寡頭製

亞裏士多德告訴我們,在雅典君主製曆史上的一些未知時期,國王的權力受到了軍事執政官(Polemarch)的限製,設立軍事執政官是為了輔佐缺乏軍事才能的國王。之後,國王的權力又進一步受到被選舉的執政官(Archon)的削弱,他們擔任國家管理者的角色。(67)雅典君主製產生如此重要的變化,顯然是貴族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施加的影響。現在,3個人掌握著國家的最高權力:國王、軍事執政官、執政官。

在這種製度下,貴族從科德魯斯的後代中選取了12位國王終身管理國家。公元前752年,國王的統治年限變為10年,國王的權威被進一步削弱。自此以後,君主製便有名無實了。(68)

公元前712年,第四個10年任期的國王因濫用權力而被廢黜。不久之後(前682),國王的統治期限被縮短到1年。同時,軍事執政官和執政官的任期也變為1年。

所有這些變化意味著在史前時代,雅典的原始君主製逐漸演變為寡頭政治。在漫長的政製發展過程中,雅典參與了一場有利於發展寡頭政權的政治革命。在信史時代的開端,雅典憲法呈現出了如下文概括的形式。

79.公元前7世紀末的雅典憲政

站在國家權力頂端的是9位執政官組成的委員會,他們取代了荷馬時代國王的職權。3位最高掌權者擁有特殊的稱謂:名年執政官(Archon Eponymous)、國王執政官(King-Archon)、軍事執政官(Polemarch)。之所以稱為名年執政官,是因為要以他的名字命名在職年份,正如早期以君主名字命名年份一樣。名年執政官也暗指執政官,當“執政官”前麵沒有任何詞語修飾時,就是正職執政官。國王執政官,即以前的“國王”,降至國家權力的第二位,被剝奪了過去國王所有的權力,隻保留宗教職能。軍事執政官就是陸軍元帥,為全國軍隊的統帥。其他6位執政官負責文書和司法事務。

除了執政官九人團以外,當時的雅典國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庭,就是被稱為“亞略巴古”(Areopagus)的委員會。(69)這個委員會由前執政官組成,因此是一個純粹的貴族機構。其成員終身任職。委員會的職責就是確保法令被充分地遵守,以及對違法者進行審判和懲罰。他們的決定具有無可置疑的權威,任何人都不得上訴。(70)在信史時期的開端,這個委員會是雅典國家真正的權力機構。

在執政官和亞略巴古委員會之外,還存在一些證據,表明有一個公民大會(Ecclesia)的機構存在。在這個機構中,所有在重裝部隊中服役的士兵占有一席之地。

這就是公元前7世紀雅典政治機構的萌芽,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裏,它展現出了在最近發現的亞裏士多德在《雅典政製》中所描述的非凡的擴張。在對早期雅典國家的階級和政治派別稍作提及後,為了使我們後麵講述的革命變得明白易懂,我們將追溯至公元前5世紀希臘和波斯之間那場重大鬥爭前雅典憲法的發展曆程。

80.雅典的等級之分

雅典的領導階級是貴族或世襲貴族。這些人都是腰纏萬貫的大地主,據說,阿提卡最好的土地幾乎都歸他們所有,所有政治權力也掌握在他們手裏。

在貴族的統治之下,居民擁有名義上的自由。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富裕貴族階層的佃農。他們向地主支付租金,如果沒有支付,他們和他們的妻子及孩子便可能會被所有者扣押,賣作奴隸。(71)其他居民擁有自己的田地,但如果像上麵一樣欠了貴族階級的債,那麽他們的田地就會被抵押給債主。因此,由於平民百姓的經濟狀況不好,且被排除在政府職位之外,所以他們對貴族充滿了怨恨,並為革命作好了準備。雅典貴族和平民之間的對立狀態與羅馬貴族和平民之間的對立狀態相似。

81.庫隆暴動(約前628—前624)(72)

寡頭統治遠不能令人滿意。貴族內部出現分化,普通百姓背負著沉重的債務,並受到貴族執政官的粗暴對待,因而感到不滿和躁動。庫隆(Cylon),一位富有且野心勃勃的雅典貴族,利用這種社會狀態並得到其嶽父墨伽拉僭主特阿真尼(Theagenes)的支持,企圖推翻政府以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在朋友和雇傭軍的幫助下,他占領了衛城的城堡。然而在這裏,他被包圍了。雅典娜的神廟就矗立在高聳的山岩上。庫隆的同伴因為處境艱難——他自己已從圍困者的防線中逃脫了——隻能到雅典娜的神殿中尋找庇護。執政官麥加克勒斯擔心叛軍在神廟內餓死會汙染神殿,便承諾叛軍如果投降,就會放他們一條生路。叛軍們害怕在自己沒有受到保護的情況下輕易相信自己的敵人,於是將繩子係在雅典娜的雕像上,並緊緊抓住繩子,從城堡裏降落到雅典的大街上。當他們走到複仇三女神的祭壇前時,繩子斷了。麥加克勒斯認為這表明了女神拒絕保護他們,所以,叛軍最後都被殺掉了。

執政官的這一罪行在當時並沒有立即受到懲罰,但是後來,人們把麥加克勒斯所在的家族趕出了城市,以此為叛軍們複仇。

82.德拉古法典(前621)

庫隆暴動後不久,雅典的憲法和法律發生了一些重要的改變。人們當時都處於極大的痛苦之中,呼籲對法律進行修改,或者至少把法律公布出來,這樣便能保護自己免於受到貴族的勒索與迫害以及執政官們的暴政與不公正的對待。安撫人民以及把國家從混亂中拯救出來,當時的貴族在自己的階層中任命了一個名叫德拉古(Draco)的人,製定和頒布法律。

德拉古對憲法作出的最重要的改革是有關於執政官的選舉。迄今為止,他們都是由亞略巴古選定的。改革後,選舉執政官的重要職能被交給了公民大會(Ecclesia),任何能為自己提供全套軍事設備的人都在公民大會中擁有一席之地。此外,執政官也不再僅僅從貴族中選取,而是從所有擁有一定財產資格的人中選取,其中的財產需為不動產,財產數量隨著職位的重要性和特點而改變。從執政官的選舉資格和選舉方式的改革中,我們可以看到雅典政製民主化的第一步。財富取代了出身,成為人們參與政府管理的基礎。此後,公民大會的影響力和權力越來越大。

德拉古對憲法的進一步改革,還在於他創建了一個擁有401位成員的委員會,這些成員從全體公民中抽簽選擇。其職責是監督選舉工作、處理政府的瑣碎事務、做好公民大會召開前的準備工作。

除了一些對憲法的改革,德拉古還起草並頒布了一係列法律。他將非書麵形式的、相互衝突的規則、決議、命令製定為明確的、書麵的形式的法律條文。傳說這位立法者讓對法律最輕微的觸犯都變成死罪,因為他認為所有違背法律的行為都是對諸神的冒犯,因此必須判處死刑。這些法律非常嚴酷,以致後來一位雅典演說家說“這些法律不是用墨水寫成的,而是用鮮血寫成的”。這些法律確實非常嚴厲,然而這並非德拉古的責任,這種嚴厲隻是早期社會野蠻殘暴狀態的一種反映。

但是,德拉古的法律存在一個巨大的缺陷。他沒有製定土地或經濟方麵的改革條款,因此,它並沒有減輕那些掙紮在貧困之中以及成為嚴酷債務法受害者的人們的負擔。

83.雅典與墨伽拉為爭奪薩拉米斯而展開的爭鬥(前610—前600)

德拉古改革之後不久,雅典與強大的商業城市墨伽拉之間為爭奪薩拉米斯(Salamis)而爆發了一場戰爭。雙方都將薩拉米斯看作本國領土。雅典人起初在鬥爭中損失慘重,在沮喪中,他們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任何人提出重新發動戰爭的建議。

在這個時候,雅典人中出現了一個人,他注定會在同輩人中聲名鵲起,注定會在以後的歲月裏名聲大振。他就是梭倫(Solon),一位貴族,他的家族自認為擁有海神波塞冬的血統。他具有詩人、演說家和政治家的天才。他認為向墨伽拉投降,將薩拉米斯拱手相讓是奇恥大辱,所以他鼓勵雅典人重振士氣,為再次爭奪薩拉米斯而戰鬥。他宣稱自己寧願成為一個小島的公民,也不願成為身刻“丟棄薩拉米斯”的恥辱烙印的雅典人。

在愛國詩人激勵人心的話語中,雅典人又重新振作起來,並選擇他作為他們的領袖重新發動了戰爭。這場鬥爭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雙方都感到厭倦。通過相互之間的協議,斯巴達人成為了這場戰爭的仲裁者。特洛伊戰爭中有一個傳說認為當時的薩拉米斯是雅典的領地,因此,基於這個傳說,斯巴達作出了有利於雅典的裁決,薩拉米斯最終落入到雅典人的手中。(73)

84.梭倫的經濟改革舉措(前594)

與墨伽拉的長期鬥爭使得雅典貧困階層的生活更加困苦不堪,這迫切需要製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救濟措施。而因為阿提卡每天都有大量欠債人被賣到國外當奴隸,所以其人口也急劇下降。

正如德拉古時期那代人所做的,希臘人再一次將國家法律和製度的修改權交到了一個人手中。梭倫的崇高品格和傑出的服務為他贏得了所有階層的尊重和信任,因此他被選中來履行這項職責。

梭倫首先關注的是減輕債務人的痛苦。他在這方麵采取了大膽的補救措施,但形勢卻非常嚴峻。他取消了所有的債務,無論是公共的還是私人的。債務奴隸得到了自由,貧苦農民抵押的土地也回到了自己手中。另外,在阿提卡再也看不到這樣的景象:戴著鎖鏈的人被賣作奴隸來償還債務。梭倫禁止通過販賣奴隸來償還債務。此後,雅典人再也沒有賣奴償債。曆史學家蘭克這樣評價梭倫的法令:“梭倫所製定的關於債務人的法令可能是向人類尊嚴邁出的第一步。”

梭倫的其他經濟法令禁止對貸款收取過高的利息,禁止某一所有者擁有超過一定數量的土地。

梭倫也對貨幣體係實行了重大改革。當時雅典人使用的仍然是斐冬時期主要在多利安城市流通的貨幣,梭倫采用了埃維亞的貨幣體係。這種貨幣體係主要在埃維厄島的城市和小亞細亞的其他伊奧尼亞城市中使用。這使得雅典人與希臘世界的伊奧尼亞城市有了更密切的商業聯係,極大促進了雅典貿易和商業的發展。

85.梭倫的憲法改革

以上就是梭倫的貨幣體係改革與最重要的經濟改革。他的憲法改革同樣是明智和有益的,對雅典民主化進程有著重要意義。他在許多方麵都作出了重大改革,包括公民大會、亞略巴古以及德拉古創立的擁有401位成員的委員會。

德拉古改革創立了公民大會,或者至少賦予這個機構以重要性。在當時由那些能夠提供武器和盔甲的人組成的;也就是說,四個階層(74)中的前三個的所有成員都包括在內,但第四個等級和最貧窮的階級、無業遊民,都被排除在外。梭倫向他們開放了公民大會(75),賦予執政官的選舉權和投票表決權,他們仍沒有獲得擔任官職的權利,而作為這一缺失的補償,他們不再被直接征稅所製約。同時,第四階層也加入了法庭或陪審團,所有受到犯罪指控的執政官都要接受這些法庭或陪審團的審判,而不再是接受亞略巴古的審判。(76)這是雅典民主化的重要一步;執政官由此開始對人民負責,因為他們要接受人民的選舉,並受到人民的審判。

德拉古立法時期成立的擁有401位成員的委員會也被梭倫重組。從此,這一大會由400位成員組成,每一個部落(77)選擇100人參加,它主要的職責之一是為公民大會的召開做好準備。

在梭倫的憲法下,亞略巴古仍然是法律的守護者和憲法的保護者,可以對違法者和謀叛者進行懲罰。它是公共和個人道德的審查機構。

關於執政官,梭倫在憲法中對其作了如下改變,這些改變對普通民眾來說至關重要。他提出,從今以後,任何認為自己被執政官冤枉的人,都可以向民眾法院上訴。由於執政官經常為了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的利益而歪曲正義,這種上訴的權利可以防止執政官的傲慢和對人民的壓迫。

86.梭倫頒布的特殊法律

除了上述經濟改革措施和憲法改革外,梭倫還頒布了具有不同目的的法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所謂的《謀叛法》(Sedition Law)。鑒於國內總是頻繁地發生政治鬥爭,而許多公民因考慮個人利益,從來不會在政治鬥爭中表明立場,為此,梭倫製定了一部法律,規定公民如果不在政治鬥爭中表明自己的立場,就會失去公民權,並且會使自己聲名狼藉。梭倫製定這部法律的意圖是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的“好公民”參與到政治事務中來;同時,“好公民”的表態會使企圖謀叛者感到恐慌,從而製止他們煽動叛亂。有趣的是,現代改革者為了製止現代民主進程中的邪惡思想而製定的各種措施中,其中有一個——強製投票——基本上與雅典政治家提出頒布的《謀叛法》類似。

通過其他的法律,梭倫限製了個人所占有的土地數量;明確了成為雅典公民的條件,通過放寬這些條件,為那些無法在政府中任職的人提供了雅典公民權;為了維護製造業的利益,禁止出口除了橄欖油之外的所有阿提卡產品;為了促進產業發展,他責成亞略巴古對所有遊手好閑的人加以懲罰;為了個人和全體公民的福祉,規定如果父親沒有教兒子一門手藝,那麽兒子可以拒絕贍養自己的父親;為了培養女性的謙遜和道德,在嫁妝、女性在公共場合的行為舉止等方麵製定了嚴格的規定。例如,女性不能在天黑之後上街,除非是坐在前邊有人拿燈的馬車裏。“這項法律標誌著雅典家庭史上的一個新紀元。在此之前,妻子享有極大的自由,她們可以毫無限製地去往國外或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現在,她們的自由開始受到限製,妻子們越來越多地被限製在家裏,她們對雅典公眾生活的影響在後來的年月裏逐漸減弱了。”(78)

87.梭倫的旅行

就像斯巴達的立法者來庫古一樣,關於梭倫的傳說太多了。亦如來庫古,據說梭倫在雅典實施了憲法改革以後,就去往國外旅行了。他離開雅典原因是他經常感到煩惱,因為每個人都向他提出法律問題,責備他的改革舉措,強求他進行多餘的體製改革。據說,梭倫出發前還說服人們發誓100年之內不改變他製定的法律。

傳說梭倫去過埃及、塞浦路斯、呂底亞,並因其智慧和品格而受到了人們普遍的尊敬和歡迎。他對呂底亞宮廷的拜訪、與克洛伊索斯國王的交談成為了希羅多德諸篇感人故事其中一篇的基礎。克洛伊索斯國王向梭倫展示了他所有的珠寶後,問他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梭倫回答說是“雅典的忒勒斯(大地女神)”,即一位為國家榮譽而戰死的普通公民。克洛伊索斯國王又問他,在忒勒斯之後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認為梭倫至少會將自己排在第二位。但是,梭倫把這個位置給了阿爾戈斯的兩位年輕人,這兩位年輕人憑借技藝表演為他們的母親和自己贏得了榮譽,但是在一次力量和耐力的大型技藝表演後,他們在神廟中沉睡過去,再也沒有醒來。

克洛伊索斯憤怒地喊道:“你這個雅典來的陌生人,竟敢如此低估我的幸福,甚至把我排在普通人之後!”

梭倫回答道,眾神都懷有嫉妒之心,他們總喜歡給人找麻煩。由於財富變幻無常,毀滅總出現在繁榮之後,因此直到生命在平靜和快樂中結束,人生才算得上幸福。

不過這個故事是希臘人為了豐富梭倫旅行而故意編造出來的,因為當時的克洛伊索斯國王還沒有獲得故事中所說的財富和名聲。

88.庇西特拉圖成為雅典的僭主(前560)

梭倫回到雅典後,發現這個國家成了人民不和的犧牲品。國家的憲法機構並沒有順利運行,好幾年沒有執政官當選(79)。國家內部出現了各種派別。一些人感到憤怒,因為梭倫取消債務的舉措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一些人對新製度表示不滿,因為這些製度剝奪了他們的權力;還有一些人野心勃勃,故意製造事端以擴大他們的個人利益。

重要的派別有海岸派、平原派、山地派。他們以阿提卡的區域位置命名,因為在這些地方聚集了各個派別的主要力量。海岸人口形成了溫和的憲政派;平原人口主要由大地主組成,形成了寡頭派;山地人口主要由牧人組成,形成了熱情的民主派。

最後一個派別由一個野心勃勃的貴族、立法者梭倫的侄子庇西特拉圖領導。庇西特拉圖想方設法獲得人民的好感,稱自己為“人民的朋友”。他的叔叔梭倫看上去是唯一一個能洞察他圖謀的人。梭倫告訴民眾,庇西特拉圖的真實目的是要成為雅典的僭主,但是民眾絲毫不在意他的警告,庇西特拉圖得以穩步推進與國家自由背道而馳的陰謀,這一計劃沒有受到任何阻撓。

一天,庇西特拉圖身上受了幾處傷,於是他駕著戰車衝進一處公共廣場,假裝是因自己投身於人民事業而被貴族襲擊。人民出於同情和憤慨,便為他選出了50人組成的護衛隊。之後,庇西特拉圖集合了一支更龐大的軍隊,占領了雅典衛城,於是他成了雅典的統治者。盡管他被海岸派和平原派聯合逐出雅典兩次,但他都會重新返回這座城市,恢複自己的僭主統治。

庇西特拉圖第一次恢複僭主統治是借助一個非凡的計謀完成的,正如希羅多德所說,這次僭主統治的恢複顯示了雅典人過於簡單的思想。那些想要恢複僭主統治的人散布了一個謠言,說雅典娜女神將親自帶領庇西特拉圖返回雅典。不久之後,一輛馬車出現了,在庇西特拉圖旁邊站著一位美麗的婦人,她打扮得非常漂亮,將自己偽裝成女神。這位過去的僭主和女神受到人們的極大尊崇和熱情接待,於是,僭主統治被重新建立起來。

庇西特拉圖於公元前527年去世,此時距離他第一次占領雅典衛城已經過去了33年。在這33年中,他真正建立起僭主統治的時間不超過18或20年;其餘的時間他都被放逐在外。

89.庇西特拉圖統治的特點

庇西特拉圖對雅典實行了溫和的統治,在他的統治下,這個城市經曆了一段極為繁榮的時期。

正如其他僭主所做的那樣,他通過雇傭軍來維護自己的權力,並通過精心管理城市的日常收入和稅收來滿足政府開支。他保留了梭倫的製度,但是所有的重要職位都由他的親屬或追隨者擔任。他借鑒了其他僭主的政策,通過鼓勵商業和農業的發展來獲取工業階層對政府的好感。

通過對外結盟來鞏固自己的勢力是僭主們慣用的策略,庇西特拉圖也不例外。他與斯巴達、底比斯、馬其頓、薩摩斯島——當時由暴君波利克拉特斯統治——及其他城邦建立起聯盟關係。通過與外界的各種聯係,庇西特拉圖在國內和國外都有了更加穩固的地位,與此同時,雅典的名聲越來越大,雅典商人的貿易範圍也不斷擴大。

然而與其他僭主一樣,庇西特拉圖也是眾神慷慨的資助者(第74條)。為紀念雅典的庇護女神雅典娜,他創立了每4年舉辦一次的大泛雅典娜節(Great Panathenaea);(80) 為紀念狄俄尼索斯,他也創立了一個節日;他把阿波羅神廟附近所有的墳墓都清除了,從而使神聖的提洛島得到淨化;最後,他開始在雅典建立奧林匹亞宙斯神殿,由於這座神殿的規模太過宏大,以至於直到700年之後,羅馬皇帝哈德良才完成了這座神殿的建造工作。

雅典奧林匹亞宙斯神殿遺跡

庇西特拉圖在對文學進行資助方麵也采用了僭主們的慣用做法。他把當時的文學名人都邀請到自己的宮廷中。據說,他還將《荷馬詩歌》整理修訂,將它收集在雅典第一所公共圖書館中;但其真實性仍然無法確定。據說他還為雅典學園,一座城市圍牆外的公園增加了裝飾,後來那裏成為首都的詩人、哲學家和追求享樂者最流連忘返的勝地之一。

90.僭主被逐出雅典(前510)

庇西特拉圖的兩個兒子希庇亞斯(Hippias)和希帕克斯(Hipparchus)繼承了他的權力。起初,他們模仿父親的治國方式,雅典在他們的治理下非常繁榮。然而,一個不幸完全改變了政府的麵貌。希帕克斯辱罵了一位名叫哈爾摩狄奧斯(Harmodius)的年輕貴族,這個貴族就夥同他的朋友阿裏斯托格同(Aristogiton)及其他幾個人密謀刺殺這兩位僭主。希帕克斯被刺殺了,但行刺者的陰謀卻傳到了希庇亞斯那裏。僭主的護衛殺死了哈爾摩狄奧斯,阿裏斯托格同也受盡折磨,但他拒不招出其他同謀者的名字,於是被判死刑。

我們已經講過誅戮僭主在希臘人眼中是值得讚揚的行為(第69條)。雅典人認為哈爾摩狄奧斯和阿裏斯托格同的行為是值得感激和尊敬的壯舉。人們為了紀念他們而豎立了雕像,並且向年輕人講述他們的故事,以培養年輕人的愛國精神和自我奉獻精神。

這個陰謀對希庇亞斯的性格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使他變得多疑、嚴酷。他的統治變成了真正的暴政,而他最終被逐出了這座城市。

在庇西特拉圖最後一次返回雅典後,他再次將“受詛咒的”阿爾克邁翁家族(Alcmaeonidae)流放。在這次流放期間,出現了一個能為這些家族抹去褻瀆神靈汙點的機會,這一汙點因其家族成員麥加克勒斯所犯的罪行而一直留在他們身上(第81條)。德爾斐的神廟被大火燒毀了,他們與近鄰同盟訂立盟約重建神廟。他們不僅在整個重建過程中懷著虔誠之心,而且遠遠超出了盟約條款的要求,在神殿的前麵使用了漂亮的帕羅斯島大理石,而不是普通石頭。

通過這一虔誠、慷慨的行為,這個被流放的家族獲得了最高祭司團的認可,這些祭司們認為這個家族能夠影響神諭。皮提亞對神廟中斯巴達的詢問者的不變回答是:雅典人必須要從僭主統治中解放出來。

刺殺僭主者那不勒斯博物館的大理石雕像,被認作是豎立在雅典的青銅雕像的古代複製品,用於紀念刺殺僭主希帕克斯而作。

在神諭不斷地警告下,斯巴達人決定將希庇亞斯驅離出雅典。他們的第一次嚐試失敗了;不過第二次他們與克裏斯提尼領導的阿爾克邁翁家族結盟,很幸運地抓住了希庇亞斯的兩個孩子,為了讓他的孩子獲得自由,希庇亞斯答應離開雅典(前510)。希庇亞斯去了小亞細亞,在那裏度過了餘生,後麵我們將了解到希庇亞斯在小亞細亞尋求各方幫助,想在雅典恢複僭主統治。

91.派係鬥爭再次出現(前509—前508)

僭主希庇亞斯被驅逐後,克裏斯提尼(Cleisthenes)領導的平民與伊薩格拉斯(Isagoras)領導的貴族之間出現了嚴重的不和。克裏斯提尼希望建立梭倫所規劃的國家製度,而伊薩格拉斯則希望恢複寡頭統治。

伊薩格拉斯發現僭主事件使得平民派的勢力漸漸超過貴族派,於是向他的朋友斯巴達國王克裏昂米尼尋求幫助。因此,克裏昂米尼要求雅典人將“受詛咒的”家族驅逐出城,這實際上是針對克裏斯提尼而來的,因為他身上背負著祖輩麥加克勒斯招致的家族詛咒(第81條)——克裏昂米尼的這一要求確實對迷信感很深的雅典人產生了預料中的效果,克裏斯提尼與他的幾個密友一起離開了雅典。克裏昂米尼率領著一支小規模的軍隊抵達了雅典,在伊薩格拉斯的慫恿下,將屬於克裏斯提尼這一派的700個家族流放。

但是雅典人的愛國熱情似乎被外邦人粗暴地幹涉本國事務激發出來。他們威脅性的姿態嚇到了克裏昂米尼,讓他不得不與其朋友和隨從者到雅典衛城的堡壘尋求庇護。在那裏,他被雅典人圍困,很快便被迫投降。為了避免斯巴達人的報複,雅典民眾並沒有對克裏昂米尼進行嚴厲懲罰,而是允許他和他的斯巴達士兵以及伊薩格拉斯毫發未傷地撤離雅典,而那些參與伊薩格拉斯行動的雅典人則都被處死了。

這時,克裏斯提尼和他的朋友從流放中歸來,在他的手中還有一部製定好了的憲法,他想建立比梭倫創立的更加民主的製度。因此,公元前508年,克裏斯提尼成為了雅典的第三位偉大立法者。

92.克裏斯提尼創立的製度(前508)

克裏斯提尼重新劃分了10個新部落,取代了雅典居民當時被劃分的4個伊奧尼亞部落。這10個新部落包括所有自由的阿提卡居民,也包括外來居民和剛剛獲得自由的奴隸。(81)這種改變相當於一種“公民權的延伸”。這10個新部落實際上是阿提卡的地理區域劃分,每個部落由大量的小鎮、市區組成,這些地理區域都是克裏斯提尼為了改革目的而劃分出來的。阿提卡有100多個小鎮和市區。為了民主平等,每一個村莊裏的每一位成員都要在自己的名字當中加入所在的村落名,而不是自己父親的名字。

同一個部落內的村莊不能連在一起,而是散布在每一個舊區域的劃分之內:平原、海岸、山地(第88條)。這樣做是為了拆散古老的派係勢力,並且通過這種形式,每一個部落都會在雅典或雅典附近擁有領土,每一個部落中至少會有一些成員很容易到達公民大會的集會地。(82)

普尼克斯山上的演講台

雅典部落重組是克裏斯提尼實施的最重要的憲法改革。他從人民的利益出發進行了廣泛而深刻的改革,因此,人們將他視為雅典民主的真正建立者。古老部落的貴族特權被摧毀了;經常威脅到城市安全的平原派、海岸派、山地派的勢力被拆散了;市民數量增加了,為民主政治增添了新的力量和生機。這次改革之後,雅典迅速成為希臘城市的領導者。

克裏斯提尼根據他對城市的新劃分重組了四百人大會(The Council of the Four Hundred,第85條),將其成員增加到500人,每個部落派出50名代表。其主要職責是為公民大會準備提案,並行使一定的司法權和行政權。

亞略巴古的主要職能沒有改變,但是隨著政府各個機構民主力量的增強,其權力和影響力有所減弱。

軍隊的組織形式也發生了一定改變。(83)以前,4個老部落的軍隊由4位將軍指揮,現在由10位將軍指揮,每一個新部落各自推舉一位將軍。不過後來,這些部落將軍都歸於軍事執政官指揮,軍事執政官仍掌握著軍隊的主要指揮權。

不過,在克裏斯提尼的所有改革中,“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最有特色的。通過這一程序,任何引起人民懷疑和不滿的人,都可以經過全民投票而無須審判被放逐出雅典10年。在公民大會上,如果雅典公民認為某個人危害了城邦的安全和穩定,就可以把他的名字寫在陶片或貝殼上,在公民大會上進行投票。

這種製度設計是為了防止像庇西特拉圖那樣的篡奪行為再次發生。它首先被用來除掉雅典人不信任的前僭主希庇亞斯的一些老朋友。後來,投票通常被用來解決不同政治派別領袖之間的爭端。因此,這個時候投票隻表示政治偏好,被放逐的人僅僅是被大眾青睞的被擊敗的候選人。與恥辱和羞辱無關。

掌握在人民手中的放逐的權力並不總是能夠被明智地使用,一些最有能力和最愛國的政治家常常被抓住了民眾注意力的野心家煽動而遭到放逐。(84)

這就是克裏斯提尼改革的大概。“通過給人民以巨大利益,通過讓他們參加各種各樣充滿吸引力的活動,人民的愛國熱情被激發出來。人們的熱情和活力勃勃生起,從希波戰爭一貫而過,幫助他們度過了在雅典曆史上和世界曆史上出現的各種危難,解放了伊奧尼亞的希臘人,建立了偉大的海洋強國,雅典國家的力量隨著每一次政治進步不斷提高,最終達到了它最鼎盛的伯裏克利時代。”(85)

93.斯巴達對雅典民主的反對

雅典的寡頭政治勢力極力反對所有的民主改革。斯巴達人也對雅典民主的快速發展深感不安和嫉妒,斯巴達國王克裏昂米尼發誓要報仇,對雅典民眾加之於他的侮辱(第91條)還以顏色。顯而易見,雅典人必須為保護他們的新製度而戰鬥。

雅典人聽說克裏昂米尼將要帶領伯羅奔尼撒大軍進攻阿提卡,於是派了一名使者去拜見位於小亞細亞薩迪斯的波斯總督阿爾塔費尼斯(Artaphernes),請求與波斯國王結盟。阿爾塔費尼斯說隻要雅典人同意臣服於波斯國王,波斯就願意提供幫助。雅典使者代表雅典人同意了這些令人恥辱的條款;但是國內的雅典人知道使者的做法後非常憤怒,拒絕承認這些條款。他們尋找的是一位盟友,而不是主人。

他們找到的唯一一位盟友是小國普拉提亞,此前不久它剛脫離與維奧蒂亞人的聯盟,並向雅典人尋求庇護。理所當然,普拉提亞軍隊要為自己的庇護者服務。

伯羅奔尼撒大軍馬上就要到達阿提卡的領土了。斯巴達人意識到這場戰爭的重要性,派出了國內最精銳的部隊,兩位國王戴瑪拉托斯(Demaratus)和克裏昂米尼都親自出動。他們還集合了所有的盟國以應對大的意外,所以斯巴達侵略軍的規模相當龐大。此外,埃維厄島上的底比斯與哈爾基斯也加入了伯羅奔尼撒聯盟,準備從北部進攻阿提卡。

伯羅奔尼撒大軍從阿提卡撤離之後,雅典人懲罰了底比斯人,因為他們向斯巴達提供幫助;之後,雅典人又穿過海峽抵達埃維厄島,占領了哈爾基斯,並通過抽簽的方式把哈爾基斯的土地分給了4000名阿提卡農民(前506)。

這些哈爾基斯的殖民者並不是一般的移民,他們仍然是雅典公民。簡言之,哈爾基斯的這些土地成了阿提卡領土的附加部分。這是雅典的第二塊軍事殖民地。(86)

克裏昂米尼又想通過希庇亞斯達到他的目的。他從亞洲把這位曾經的僭主請回來,又將其伯羅奔尼撒同盟的盟友請到斯巴達,試圖說服盟友們幫助斯巴達人恢複希庇亞斯在雅典的僭主統治。但是,科林斯的代表索希柯勒斯(Sosicles)痛陳科林斯人在僭主佩裏安德統治下所遭受的殘酷對待(第71條),嚴厲譴責了斯巴達推翻其他地方的僭主統治,卻想在雅典重建僭主統治的矛盾做法,這使得所有的盟友都拒絕向斯巴達提供援助。因此,克裏昂米尼不得不放棄了這項計劃。

希庇亞斯又一次撤回到小亞細亞。後來,他到了波斯國王大流士(Darius)的宮廷中,向波斯尋求幫助。希庇亞斯對波斯國王的教唆直接導致了一場戰爭的發生,這就是著名的希波戰爭(Graeco-Persian Wars)。

希臘戰士準備戰鬥

(1) 即達達尼爾海峽。——譯者注

(2) 亦稱好客海,古希臘人對黑海的稱謂。——譯者注

(3) 1英尺≈0.3048米。9750英尺約等於2971.8米。

(4) 薩提爾是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羊的森林之神。

(5) 希臘最大的湖泊之一是維奧蒂亞的科皮亞斯湖,其名字來源於該地區早期居民的某個著名的工程。

(6) 也許整件事可以這樣表述:不同時期的希臘人有不同的名字;起初他們以皮拉斯基人著稱,後來被稱為亞加亞人,然後就是希倫人。艾伯特,《希臘史》,第1卷,第29頁。

(7) 根據希臘神話譜係,赫楞是希臘的諾亞丟卡利翁的兒子,育有三個兒子:埃俄羅斯、多洛斯和克蘇托斯。埃俄羅斯和多洛斯分別是伊奧利亞人和多利安人的祖先。克蘇托斯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伊翁,另一個是阿開俄斯,前者是伊奧尼亞人的祖先,後者是亞加亞人的祖先。

(8) 加德納,《希臘曆史的新篇章》,第6頁。

(9) 即炎魔,閃米特族文化中是指與火焰密切相關的神祇,常譯為火神。——譯者注

(11) 謎語是:“什麽動物早上是四條腿走路,中午是兩條腿走路,夜晚是三條腿走路?”答案是:人。嬰兒時期在地上爬,長大後兩條腿直立行走,老了拄著拐杖幫助行走。

(12) 七英雄遠征底比斯失敗10年之後,那些失蹤及被殺英雄的兒子們,根據記載,由阿德剌斯托斯率領,另一種版本說是由波呂尼刻斯的兒子忒爾桑得爾率領,發動了第二次征討底比斯的戰爭,為他們的父親們報仇雪恨。他們攻下了底比斯並將其摧毀。這次遠征就是著名的後輩英雄之戰(埃披戈諾伊)。

(13) 施裏曼博士是荷馬的一個狂熱的追隨者,他相信詩人就是真實曆史事件的講述者。從1870年開始,他開始在特奧阿德(位於希沙立克)一處被傳說認為是古特洛伊遺址的地點進行挖掘。他的執著信念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他發現他持續挖掘的小山的上半部擁有一連串的定居點的遺跡,這些遺跡就像地質結構一樣一層一層疊加在一起。從底部往上第二層,他發現了遺跡的特點如此鮮明,以至於他不得不相信這些就是《伊利亞特》裏描寫的真實的特洛伊遺跡。除了發現大量的城牆和屬於該地的防禦性建築的出入口外,還發現了一個宮殿的地基,他挖掘出無數古代的銅、銀、金製工藝品,包括所謂的“普裏阿摩斯的財寶”。但問題是,這些就是荷馬所吟誦的城市及種族的遺跡嗎?答案尚不能確定。但也可能就是古特洛伊城。該地址的地理情況正好與我們所期待的詩人的描述相契合。然而,另一方麵,挖掘出來的藝術作品似乎應該不晚於公元前14世紀。加德納總結這件事情時說:“《伊利亞特》的作者可能腦海中已有了某種曆史性的圍城,所圍之地矗立在希沙立克山頂。”——《希臘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