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孩子剛剛發現自己能讀懂文字的那一刻是多麽奇妙啊!

弗蘭西學習拚寫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她學著把它們念出來,學著把一個個音節拚在一起,組成一個單詞。不過有那麽一天,她在紙上看到“老鼠”這個詞,突然明白了它的意思。她眼睛看著那些字母,腦子裏浮現出灰灰的老鼠蹦蹦跳跳的景象。她連忙繼續讀了下去,看見“馬”這個詞,她仿佛聽到了馬蹄踏地的聲響,看見馬背油亮的皮毛上閃爍的陽光。“奔跑”一詞突然映入眼簾,她也像在奔跑一樣急促地喘息起來。原本每個字母都隻有自己單獨的發音,與完整的意思之間存在著一層無形的壁壘。而此刻這層壁壘消失了,隻要飛快地掃一眼,就能明白紙上印的每一個黑字都有自己的意思。弗蘭西快速地讀了幾頁,激動得幾乎要暈倒,她真想高聲喊出來:“我認識字了!可以讀書了!”

從那一刻開始,她通過閱讀擁有了全世界。她再也不會孤獨,再也不會因為沒有密友而孤單。書本成了她的朋友,而且不論心情如何,總會有一本適合的書等待著她。如果想要寧靜,那麽陪伴她的有詩歌;厭倦了安靜就讀冒險小說;到了青春期有愛情小說;若是想要體驗和某個人十分親近的感覺,那還可以去讀傳記。從發現自己可以讀書的那一天起,弗蘭西暗自發誓,有生之年每天都要讀上一本書。

弗蘭西喜歡數字和算術。她編了一種遊戲,把每個數字都想象成大家庭裏的一個成員,最後算出來的“得數”就是把這一家人聚在一起,背後還總有個故事。0是個還在懷抱裏的小寶寶,不會給人家找麻煩,看見他出現了,隻要“抱”他“進”一位就好。1是個漂亮的小女娃娃,剛學會走路,也很容易照看。2則是個既會走路,又剛開始學說話的小男娃娃,他在大家庭的生活裏(也就是在加法的“和”和其他得數裏)也幾乎不添什麽麻煩。3是個大一點兒的小男孩,他已經上幼兒園了,所以需要稍微留神盯著他一點兒。然後4則是和弗蘭西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她就像2一樣容易“照顧”。5是溫柔又善良的媽媽,一遇到比較大的數字,“她”就會出手相助,讓事情變得更加簡單順利,就像所有媽媽一樣。6則是爸爸,比其他“家人”強硬,卻也很公正。7的心眼兒就比較壞了,他是家裏喜怒無常的老祖父,對自己搞出來的結果不管不顧。老祖母8也不好對付,但是比7容易理解多了。9是最難對付的,因為他隻不過是家裏的一個朋友,實在是很難把他“算”成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呀!

做加法的時候,弗蘭西會給每個得數都編一個小故事。比如得數是924,她就想象這是家裏其他人都出門了,所以得讓9這個朋友來照看一下2和4兩個孩子。如果得出的答案是1024,那就是四個孩子都在院子裏玩呢。62是爸爸帶著小男娃娃去散步。50是媽媽用嬰兒車推著寶寶去透透氣。78則是老爺爺和老奶奶在寒冷的冬夜坐在爐火旁取暖。每一組數字都是幾位家人的組合,每組數字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

開始學代數以後,弗蘭西也繼續玩著這個遊戲。她想象著X是一個男孩的心上人,她的加入讓家庭生活變得越來越複雜了。而Y則是那個惹是生非的男孩本人。於是算術在弗蘭西眼中也變得既溫暖又富有人情味,她就這樣消磨了許多孤獨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