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讚賞的人—羅傑·培根(Roger Bacon)

一個比雷蒙德·盧利更偉大的人物也對煉金術著迷,這個人就是羅傑·培根。他對賢者之石的存在深信不疑,更是用盡一生來尋找。他的研究讓當時所有的知識分子都更加相信煉金術的存在,對尋找賢者之石也更加積極。1214年,培根生於薩默塞特郡的伊爾切斯特。他曾在牛津大學學習了一段時間,後來在巴黎大學獲得了神學博士學位。1240年,他回到英格蘭,並成為聖弗朗西斯修道院的修道士。在當時,培根是最博學多聞的男子,他的成就超出了同時代人的理解範圍,因此他們認為培根受到了魔鬼的蠱惑。

雖然迷信包裹在他聰明的大腦外,但他天才的光芒並沒有被遮蓋。在那個時代所有渴求知識的人中,隻有他明白凹透鏡與凸透鏡的特性。他還發明了“幻燈”(9),這個現今被視為玩物的發明,卻讓他的人生不再順遂。從煉金術史來看,這位偉人的名字絕對不能忽略,盡管他並不像我們之後或許會有機會提到的人那樣,將煉金術作為人生的第一目標。對萬物知識的渴望占據了他的心靈,讓他不願忽略任何一門科學,即便這門科學有多麽荒誕。他耗費在煉金術上的時間,被他在物理與天文知識上的追求彌補回來。望遠鏡、取火鏡和黑火藥的發明,更讓他的名聲流傳千古,並讓世人忽略了他在那個年代的那種環境下,曾做了當時所有知識分子都會做的蠢事。他的那篇名為《令人欽佩的自然與藝術之力——賢者之石製作》(“Admirable Power of Art and Nature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Philosopher's Stone”)的論文,於1557年被吉拉爾·德托爾梅斯(Girard de Tormes)翻譯成法文,並在裏昂出版發行。同年,他的《煉金術的反思》(“Mirror of Alchymy”)也以法文出版發行,並於1612年在巴黎和雷蒙德·盧利的一些增訂作品一起再次發行。後來朗格萊·杜弗雷努瓦(Lenglet du Fresnoy)也將他所有的關於煉金術的論文整理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