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長大是好事嗎?

幼蟲的任務

昆蟲的幼蟲與成蟲形態大不相同。例如,美麗的蝴蝶在幼蟲時期是毛蟲,蜻蜓的幼蟲是生活在水中的水蠆,蟬的幼蟲生活在土裏。

昆蟲成蟲的一大特征是擁有翅膀。它們靠翅膀遷徙,擴大分布範圍。

幼蟲沒有翅膀。毛蟲甚至連快速爬行都做不到。那麽幼蟲到底有什麽用呢?

其實,幼蟲的任務就是長成成蟲,它們僅僅為了這個目標而存在。

這樣的幼蟲有存在的價值嗎?如果昆蟲生下來就是成蟲的樣子,不是更好嗎?

小獨角仙與大獨角仙

深受孩子喜愛的獨角仙的幼蟲很像毛蟲。

人們往往更喜歡體形較大的獨角仙。但是,也存在一些體形較小的獨角仙,不管給它們喂多少食物,它們的體形都不會變大。因為獨角仙一旦成為成蟲,不管吃多少都不會再長大。

為什麽獨角仙的體形有大有小呢?

原來,獨角仙的體形是由幼蟲時期攝入食物的量決定的。對它們來說,多吃東西非常重要。吃得多的幼蟲就能長得更大,最終成為大獨角仙。隻要踏踏實實地度過幼蟲時期,就能成為一隻健壯的成蟲。

幼蟲是為了長成成蟲而存在的。

想要長成一隻健壯的成蟲,必須腳踏實地度過幼蟲時期。

我們人類又是如何呢?

快點長大吧

毛蟲會狼吞虎咽地啃食植物的葉子。但植物並不會“坐以待斃”。為了不被毛蟲等蟲子啃食,它們想盡了辦法。例如,很多植物讓自己的葉子含有毒素。

但是,為了對抗那些有毒的成分,毛蟲進化出一種讓毒素無法起作用的解毒機製。因此,即使植物用有毒的化學物質進行防禦,毛蟲也會毫不在意地大口啃食葉子。

那麽,植物該怎麽辦呢?

還有一個隱藏秘技——一種叫牛膝的植物選擇用毛蟲無法抵抗的方式保護自己。

牛膝的葉子中含有一種能讓毛蟲加速生長的物質。吃了牛膝葉子的毛蟲會不斷蛻皮。結果,毛蟲還沒來得及吃到足夠的葉子,就變成了成熟的蝴蝶形態。

如果麵對的是毒素,毛蟲一定會拚盡全力想出對抗的辦法。但是,這種物質是幫助毛蟲成長的,它們無計可施,隻能變成蝴蝶飛走。通過這種方式,牛膝趕走了討厭的毛蟲。

過早地長成成蟲,似乎是件好事。

但是,對毛蟲的幼蟲來說,吃東西是它們的任務。多吃東西,多攝入營養物質,是長成一隻健壯成蟲的必要條件。那些沒有吃到足夠的葉子就過早長大的毛蟲恐怕隻能長成瘦弱的成蟲。

沒有經曆像樣的幼蟲時期就成熟的瘦弱成蟲沒有產卵的能力。於是,牛膝徹底打敗了毛蟲。

“快點長大吧。”

這就是牛膝讓毛蟲膽寒的作戰計劃。

我們會不會也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做了同樣的事呢?如果“小大人”一樣的孩子越來越多,那將是一件可怕的事。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大人,好好度過童年時光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