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以前有個可笑的說法是,開始薪水低不要緊,可以熬時間,有些行業越老越吃香。能得出這個結論的,大多都是基於自己過去幾十年經驗的中老年人。每個時代的紅利是不一樣的,用上個時代的經驗去判斷下個時代是非常可笑的。
一個人做選擇的時候,忽略了對曆史進程的研究,結果注定是一個重大悲劇。過去40年裏,國家在高速發展,尤其是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所有行業都有極大的人才缺口。拿大學來說,80年代的高校剛剛恢複高考,學校師資力量青黃不接。再加上當時大學生也少,很多人本科畢業就能留校,然後讀一個在職的碩士或博士。那時候的老教授往往比那些留校的大二三十歲,沒幾年就要退休了。所以很多人上升也很容易,四十歲就做了教授,職業發展一片坦途。
伴隨著中國高速發展,國家的科研投入也在加大,這批人又很容易拿到大量經費。隨著年紀增長,事業也風聲水起。可能那個時代學什麽,都是越老越吃香。
現在同樣是高校,博士畢業去到高校做青年教師,基本上是非升即走,壓力和以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恢複高考40年,培養的畢業生已經存量巨大,但是行業的增長越來越緩慢。增長慢了機會自然就少,新的坑位也少。再加上現在幹部年輕化,你上一級領導都還很年輕,可能也就比你大個10 歲左右,基本上是一代人。熬到他退休你當管理層還不知猴年馬月,怎麽可能還會像以前一樣資曆越老越吃香?
前兩年總聽人說,生化環材、機械這類傳統工科,很多都是天坑專業。不光是就業不太容易,薪資水平也上不去。其實不光是生化環材、機械,除了金融、計算機等少數專業,現在幾乎大部分專業都已經陷入這個狀況。原因是經濟已經逐步從過去的高增長時代進入中低增長這個新常態。未來步入存量博弈,已經是不可避免。
當經濟有增量的時候,大家日子都相對好過;當增量不再的時候,就開始難熬了。所有專業都在勸退,本質上是因為經濟增長放緩以後,蛋糕都被分完了。傳統行業分完了,計算機也快分完了,存量市場就是這種狀況。
目前可以說沒有一個專業對口的就業市場, 除了計算機類專業相對好一點兒。因為近10 年,移動互聯網是新興行業。這個行業不斷從實體經濟把存量蛋糕搶過來,近幾年增速又非常快,才給了從業者大量的上升機會。以前是增量市場的時候, 有大學生這個身份就能找到好工作了。在存量市場的時候,一個人僅僅靠大學生這個身份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還得所學的專業能夠為有前景的行業所用才有前途,最近10 年的互聯網行業就是典型案例。
這種情況下,不勸退又能怎麽辦呢?勸退的本質是大學生太多,社會提供不了這麽多優質崗位。這些年太久沒有新的科技革命了,什麽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熱核反應,大家都在押寶。到目前為止,誰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實現突破,搞成一個就是幾十年紅火,成不了就繼續內卷。隨著社會進入中低速增長,全社會能提供的機會越來越少,發生在“70後”“80後”身上的教育投資帶來階級跨越的概率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