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債不是債

首先大家要搞清楚的是:外債負擔才是一種確實的風險,內債是沒有風險的,可以說內債根本不是債。簡單說,當一種債務用本幣來計算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它稱為內債。內債本質上是一種鑄幣稅,是願意相信該種貨幣信用的人交的稅,內債是不用還的。

講到這裏,可能有人會不明白。為什麽用外幣計價的外債,會帶來實實在在的風險,但是本幣債基本不會帶來問題呢?因為隻要你借了外幣債,還債的時候就必須用外幣來還。換句話說,你手裏沒有這種外幣的話,到時候就沒辦法還債。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美元國際化以來,曆次各地區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是不是一樣的劇本。最初都是美聯儲全球放水以後,廉價的美元熱錢開始大規模流入某個區域或者國家。這些流入的熱錢,一部分以美元債務的形式流入當地搞建設,推動當地經濟發展。除去搞建設的這部分錢,另一部分美元熱錢流入以後,會參與到資產價格投機中,不斷推高當地的資產價格泡沫。等資產價格泡沫高到一定程度,美聯儲開始收縮貨幣以後,國際炒家就要動手了。他們會用各種手段,消耗這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外匯儲備,同時利用輿論大肆渲染當地的風險,引發恐慌效應。在恐慌效應加持之下,大家會瘋狂兌換美元。這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外匯儲備,很快就會消耗殆盡。伴隨的結果就是當地貨幣兌美元匯率會出現大幅貶值乃至崩盤,資產價格泡沫也隨之破裂。

可以說曆次美國通過貨幣緊縮製造金融危機的過程,最開始都是想辦法製造恐慌,消耗對方的外匯儲備。等對方外匯儲備不夠了,再通過一些手段引發恐慌性擠兌,之後就是匯率崩潰和資產價格崩潰。這時候美元資本就可以廉價介入,用美元來抄底該國用本幣計價的優質資產。

這些國家之所以會發生危機出現破產,主要原因就是它們借的是美元外債。正因為外債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所以美國的法律對外債問題也是有一係列規定的。美國可以沒收外國政府和民間持有的資產和債務,也就是把外債賴掉不還了。

不過實事求是地講,未來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小,或者說基本沒可能發生。因為自打美元變成世界貨幣以後,外債這個概念對於美國來說,已經不存在了。這裏必須強調的是,20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一戰”“二戰”,也不是蘇聯解體,而是美元和黃金脫鉤,再和石油掛鉤。從這天起,一個真正的金融帝國誕生了,整個人類都被納入美國的金融體係中,美元的全球霸權也是從這個時候建立的。要知道目前美國所有的債務都是用美元計價的。美債也都是本幣債,你說它更像內債還是外債?

正因為這樣,這裏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美國一定不會出現大家擔憂的所謂債務問題,因為美債根本就不用還。所謂的債務問題爆發,隻可能是美國債務規模大到利息都還不上了,才有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