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矮人哈洛遜的談話

苦盡甘來,這本書所需的頁數已經湊齊,我們正在著手整理最後幾章。我們當初為這本書籌集資料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小矮人,他的名字叫作“董德·哈洛遜”,今年379歲,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城近郊的亞麻田裏。他是經常跟我們交談的小矮人之一。

一個寒冷的晚上,將近半夜的時候,哈洛遜事先並沒有約好,突然來看我們。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當時我們為了抵擋外麵天氣的嚴寒,門窗緊閉,可是他照樣走得進來。他很平靜地跟我們打招呼,態度友善,卻又帶點兒神秘。像往常一樣,他坐在我們書房的桌子上。很顯然,他已經知道我們的工作將要完成,特地過來看看,實在令人感激。我們很高興地給他倒了一杯花生殼裝的果子酒,還有一顆切成三片的腰果。他啜了一口酒,環視書房,說:“事情忙得怎麽樣啦?”

“還算順利,”我們嚷著,“快完工了!”

“符合你們的想象嗎?”

“隨時可以改進啊。”我們說得很謙虛(其實心裏很得意)。

“那麽,你們認為已經行啦?”

“當然了。難道還不行嗎?”

“那我得好好替你們把把關。”

我們把一大遝圖畫和文稿堆在他麵前,好讓他從頭看起,看個夠。我們一張一張地翻給他看。他一語不發,遇到他想細看的圖畫或文句,他就示意我們稍停一下,然後嚼著腰果,麵帶沉思。他的沉默使我們倆很不自在,常常不約而同地對看一眼。

到了深夜一點半鍾,他總算看完了。從看第一頁起,他就沒張過嘴,除非為了咬一口腰果。我們越來越迷惑。屋裏真可以說是一片死寂。

哈洛遜把手中喝空了酒的花生殼晃了晃,我們趕緊替他又斟上。他聞一聞酒香,然後指著整堆原稿說:“全部都在這裏啦?”

“哦,不,不能說是全部。”我們趕緊說,“總有些地方要添點兒東西或者改動改動。不過從大體上說,所有的材料已經都包括進去了。”

他看了我們兩個每人一眼。他的眼光既深沉又銳利,就像我們是他眼中的一片遠山(小矮人常有這種氣質)。“能不能告訴我,這真是曆史上的頭一遭,關於我族人的生活和行為已經完完整整地記錄在這本書裏了?”

“不錯……大致可以這麽說。”我們回答。這個小矮人雖然一直坐著不動,可是身上散發出一種超凡的權威(這是小矮人常有的另一種氣質)。

哈洛遜點點頭,然後把杯中酒一飲而盡。

“聽著,我們小矮人對這本書的評價也就是這樣。”他說著,入夢似的注視著窗外的黑暗,“我原先期望你們能做得更好。”

“你說‘更好’是什麽意思?什麽地方應該更好?”我們問他,心情相當激動。我們的一團高興早已經不知去向。哈洛遜看樣子也不怎麽高興。

他把雙手夾在兩個膝蓋中間,眼睛並不看著我們,說:“這本書很迷人——插圖悅目,故事精彩。但是有一些東西被省略了,有一些東西沒受到重視。要是那些東西就這樣從書裏刪掉了,我們小矮人實在沒法忍受。等我一下,我去拿件東西來給你們看看。”他一跳跳落到地板上,向外就跑。幾分鍾後,他帶著一本皮麵書回來了。

“我的家庭記錄簿,”他漫不經心地說,“我一直把它藏在屋子外麵。”

他又坐到桌子上去,戴上老花眼鏡,把書打開。“我們小矮人不單記錄家庭要事,”他眨眨眼說,“如果你用那個放大鏡,也可以讀一讀。我是用你們的文字寫的。”

他的態度又嚴肅了起來,指著其中一頁頂端的日期:“我來舉幾個例子好了。第一點就是關於人口分布這一部分太過簡陋。你們記得這個日期吧?”

我們靜靜地點了一下頭。那一年我們開始研究小矮人,自以為我們的觀察活動,他們並不知道。哈洛遜翻到一幅雙頁地圖,那是我們荷蘭各省地圖之一。在這張地圖上,所有我們用來觀察小矮人的一些偽裝了的小屋,還有小屋附近的公路,都清清楚楚地畫了出來,並且逐一編號。他從眼鏡的頂端探視了我們一下。

“還有遺漏的嗎?”他說。

“沒有了。”我們隻好承認。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是我們都能記得,仿佛發生在昨天。

“看吧,”他說,“就是這裏。那一年,我們小矮人受到了312次監視。”

我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可是你們以為我們不知道?老兄,你們怎麽能—用你們那些大腳,踩在別人的地界而別人竟不知道?我們連你們的笑聲都聽到了。”

他又翻過幾頁,其實不翻也罷。我們自以為在研究他們,卻變成了他們的研究對象,真難堪。

“夠了,”我們隻好認輸,“那時候剛開始,我們又是生手,隻能等你們讓我們看什麽,我們才能看到什麽。不過到了後來,你們總算也答應讓我們隨意觀察了,對不對?”

哈洛遜有點兒難為情地笑了。

“關於第一點,我已經有了交代,今天晚上沒白來。現在說到第二點:失望。我們了解你們,知道你們對於我們的生活產生興趣的是哪些方麵—我們的聰明、我們的靈巧、我們的風趣、我們在技術方麵的革新。這對我們無害,再說你們也是一番好意,所以我們並不反對。不過我們也互相談起:‘他們既然那麽熱心要描繪我們的外殼,我們就讓他們高興高興吧。來日他們也許會變聰明點兒,懂得更深入地探索。’”

我們明白哈洛遜的意思。我們確實太著重外表了。

他又笑起來了:“但是你們總不能空空洞洞地開始,甚至空空洞洞地結束吧?你們二位早已對我們有透徹的了解啦。實在不可原諒!這就是我今晚到這兒來的目的。我索性直說了吧,我是奉派來表示抗議的。”

大家一時都靜了下來。很顯然地,因為我們太容易自滿,所以我們對小矮人的研究實在太過膚淺了。

“如果你們把書稿送給出版商以前,竟不先和我們談談,我們會覺得很遺憾。現在,我們再說到第三點:平衡。我們這樣開始吧,你我都是宇宙和大地生育的—不錯,你們人類自己也說:‘人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必然地,你我將來都會歸回宇宙和大地。但是我們始終不忘我們的根源,你們卻不然。我們和大地的關係以和諧為基礎,你們卻以濫用為基礎—濫用有生命和無生命的資源。”

“並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我們提出抗議。

“幸虧不是每個人都這樣。不過,從整體上看,人類的身後總會留下一條破壞和豪奪的軌跡。”

“難道小矮人就沒破壞過大自然的平衡?”

“可以說沒有。在今日的世界上,人類到處亂闖,幾乎專靠耗損大自然來維持生活。小矮人跟昨日的世界相處和諧,對於它所給的一切感到滿足。我們在這方麵是不會再有什麽改變的,就像鮭魚,千百年來都要從海洋中遊回河裏的出生地,永不改變……就像蜜蜂,一發現美好的花粉就會跳舞通知其他的蜜蜂……就像鴿子,能找到幾千千米以外的目的地……”

“你說的和本能有關。我們是不是有點兒離題了?”

“一點兒也不。現在我要提到第四點:小矮人保持本能和智力的平衡,你們人類使本能屈居在智力之下。”

“可是我們隻不過是人罷了,本能不能保障我們的安全。我們是靠腦力來主宰一切……我們天生就是這樣。”

“本能當然可以十足保障你們的安全,除非你們把它密封在玻璃罩裏。再給我一點兒酒。”

“可是人類也渴望重建大自然,恢複舊日的榮耀。”

“所以我們就該由三個方向來進行:恢複本能的地位,恢複自然的平衡,不要太迷戀權力。”

“你怎麽又扯到權力上麵去啦?”

“因為地上一切的罪惡都是從追求權力來的。這件事你我都很清楚。”

“你們小矮人不爭奪權力嗎?”

“不爭奪。我們早已拋棄權力政治了。”

“這在小矮人社會裏比較容易實行,因為你們沒有人口壓力。”

“人口過多的問題,你們一定要自己想法子克服。我們小矮人已經辦到了。”

“這也包括在你們小矮人所成就的美滿和諧裏嗎?”

“不錯。”

到這裏為止,我們的討論陷入了一個僵局。毫無疑問,小矮人的世界既和諧又安定,甚至可以說是單調的。可是想想看:在林邊寂靜的小徑上和一隻大角公鹿相遇,這景象可以說千百年來並沒改變,卻有多少人渴望著自己能再見到。

哈洛遜在桌上來回地走著,雙手交叉放在背後:“第五點:你們不要以為我們小矮人輕視人類的文明—雖然大自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不要以為我們不能欣賞人類的優點。但是,你們所說的進步和我們所說的進步,相差十萬八千裏。看到人類所做的一切愚蠢和醜惡的事情,我們都很奇怪,隻有搖頭的分兒。關於這方麵,我收集了不少例證。”

他又把那本記錄簿拿起來,剛翻了幾頁,忽然又合了起來,把眼鏡塞進腰帶上的小袋子裏。

“時候不早了。”他說,“日出以前,我還有幾件事情要辦。

“那麽明天晚上十點半吧!”他又說,然後心情愉快地指著我們,“瞧瞧你們兩個,坐在那兒發呆。我沒掃了你們的興吧?”

他敲敲我們的書稿,說:“這本書一定會很精彩,再說我們還可以不斷地改進。要是你們再增加一章,叫作‘小矮人為什麽搖頭’,那我就更高興了。”

他說完了話,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