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釋放出來的惡魔

1918年,在歐洲,“一戰”剛打完,遍地瓦礫,歐洲人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首先是成打的王冠落地,執掌俄國宮廷三百年的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末代沙皇全家在西伯利亞被槍斃;發動戰爭的德皇也被趕下了皇位被迫流亡;奧匈帝國也走到了盡頭,迅速被肢解。隨後被肢解的,還有土耳其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和希臘是挨著的,但是他們對對方的意見很大,尤其希臘意見更大,自認為奧斯曼帝國的國土都是從他們希臘搶的,而且奧斯曼帝國奴役過希臘好幾百年。這次奧斯曼帝國在“一戰”中站隊失誤,站到失敗的一方去了,希臘算是找到了報複的機會。

戰前的奧斯曼帝國領土麵積非常大,戰後奧斯曼帝國解體後成立了土耳其共和國,隻剩下相對很小的領土,可希臘依舊不放過它。

當時英國人非常喜歡希臘,希臘拿了英國人給的物資和武器就去搶糧、搶錢、搶地盤,麵對英國人和希臘人聯合搞事,當時的土耳其是沒有抵抗能力的。這時,突然傳來一個好消息,說是希臘老國王被一隻猴子咬死了,然後土耳其就得救了——這又是怎麽回事呢?原來,當時希臘老國王去公園遛狗,狗和一隻猴子打起來了。他上去拉偏架,和狗一起打猴子,結果被猴子咬了,幾天後就死了。

新上位的希臘國王在英國沒有足夠的人際關係,英國對希臘迅速冷淡,說好給的槍也不給了,希臘很快就被土耳其給趕回來了。

不過希臘最終也沒吃虧,把土耳其朝著愛琴海的領海全給拿下了。

跑偏了,我們繼續說1918年。

英國人在“一戰”中徹底被打怕了,英國竟然死了上百萬人,還好英國有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殖民地。不過“一戰”確實讓英國人傷筋動骨。

歐洲以前都是貴族揮舞著指揮刀衝鋒在前的,權利和義務要對等。英國一般是一個村的人編在一支部隊裏,你是蘇格蘭高地來的,你們連就是蘇格蘭高地連,由蘇格蘭高地的貴族帶著大家。在“一戰”中,英德兩國貴族走在隊伍最前邊,在戰爭中被消滅了。從那以後,這兩國開始平民政治了,也就是說貴族不夠用,平民開始從政了。

對於沒有貴族這一點,法國倒是有“優越性”,因為法國貴族在一百年前的大革命中已經上了斷頭台,到了“一戰”時基本已經沒貴族了。

在1918年,德國人心情很不好,因為他們戰敗了。其實回到當時,德國人中隻有一小部分覺得他們打輸了,絕大部分人覺得他們是被國內的奸細給出賣了,被猶太人給出賣了。他們已經成功逼迫俄國退出戰爭,並且敵方沒有一個士兵踏上德國的國土,這叫什麽失敗啊,怎麽就投降了呢?人們想不通。

想不通就會失落,失落就會空虛,空虛了就容易做消極、放縱的事情。

很多人已經發現了,很少有人講德國在“一戰”前是怎麽崛起的,以及“一戰”後是怎麽迅速恢複的,因為兩次都非常反常理,跟我們一般理解的不太一樣。“一戰”前德國並不依賴什麽市場經濟,或者說市場經濟成分很小。德國的大突破完全不成理論,不可複製,而且關鍵是不大符合人們常常學習到的經濟學常識,隨便一個經濟學係的學生都可以證明它崛起不了,但是它確實崛起了。

德國當時搞的主要是國家財政和超級企業結合,類似官督商辦,國家大規模購買克虜伯等公司的產品,很多大家熟知的德國公司早期最大的客戶就是政府。這些公司開展研發,大力發展科技,讓德國從農業社會直接過渡到了工業社會,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國。這種工業體係都有戰爭潛力,也就是說,一旦發生戰爭,可以迅速切換成戰爭模式,比如奔馳公司在“二戰”中就是造坦克發動機的,保時捷在“二戰”中就是最大的坦克製造商,並且那時候就開始生產試驗型電力發動機。現在保時捷跑車強大的電力發動機其實在“二戰”中就已經在研究了。

在這種體製下,德國工業一日千裏,國家投資,國家買單,不然當時疲軟的企業根本拿不出那麽多錢搞研發。德國天才化學家澤爾蒂納那最早從鴉片裏提取出了嗎啡,隨後在1925年,幾家化學公司合並成了超級巨頭法本化學公司,這個公司實現了技術突破,開始大規模廉價生產可卡因。

“一戰”結束後,大家心情不好,普遍有種逃避厭世的情節,正好德國又是毒品生產頭號強國,德國便成了頭號的毒品消費國。不隻德國人自己吸毒,當時很多人聽說德國人在吸毒而且很便宜,都蜂擁到德國體驗。德國在戰後搞了一個奇特的產業——旅遊吸毒業。

不過這種狀態沒持續多久,納粹上台以後一度禁止了毒品的製作、出售和使用。而且納粹還發揮想象力,把毒品和猶太人聯係在一起,從小學生開始就教育大家,毒品和猶太人一樣壞,要一並清理掉。

納粹搞禁毒搞得熱火朝天,不過禁毒沒多久,他們自己卻搞出來一個新毒品。這又是為什麽呢?

原來在1936年的時候,當時柏林奧運會上有美國運動員使用了一種奇特的藥物,叫苯丙胺,能提高運動員的成績。而且他們還到處兜售,價格賣得特別貴。

苯丙胺不是毒品嗎?運動員這不是在服用興奮劑嗎?還有沒有人管了?

事實上在當時苯丙胺還不算興奮劑,而且社會對興奮劑的定義永遠要晚於科技一步。往往一個玩意兒用了很多年了,才突然有人注意到,經過研究把這個藥物列入興奮劑名單。

當時德國也一樣,覺得冰毒這玩意兒挺好啊,吃了之後不疲勞,還沒看出來有啥副作用,唯一的毛病是不能大規模量產,產量低,價格高。

不過這一點難不住德國人,德國人和英國人一樣,動手能力強。所以當時的一家德國超級化學公司去找赫爾曼·威廉·戈林,了解納粹的,都知道這人也是納粹前幾號人物。

赫爾曼·威廉·戈林稍作考慮就授權全力開發這玩意兒。短短一年後,德國化學家成功地用非常便宜的原料合成了這玩意兒,使用的是天然藥物麻黃堿。麻黃堿大家可能不熟,早期的感冒藥裏都有這個成分。隨後這種藥物起名叫“帕飛丁(1)”,注意,帕飛丁就是冰毒,冰毒就是帕飛丁。

這種藥物的作用是讓人進入一種頭腦異常清醒,身體充滿能量,意識變得非常敏銳的狀態。長期使用或者單次過量使用會對大腦和神經細胞造成永久的損傷,當然了,在當時大家並不清楚長期使用會有什麽壞處。當時開發出這種藥的泰姆勒公司不但在地鐵上發廣告,還開拓性地搞“試用裝”,給幾乎所有的持證醫生都寫了一封信,介紹這款新藥,並且在信中附上一份3毫克的試用品,表示“用了不爽算我輸”。

冰毒剛出現的時候,大家發現這東西具備的好處太多了,以至於很多醫生發現基本所有的病都可以通過帕飛丁解決。大家當時都不敢相信這個星球上有這麽好的東西,而且還無害。而濫用帕飛丁的惡果,在很多年後才逐漸被看清。

不過在當時,德國已陷入了對帕飛丁的狂熱追捧中,他們甚至在巧克力中都添加了大量的帕飛丁,當時的廣告詞竟然是“媽媽的好幫手”。

當然,後來人們發現了帕飛丁的危害,也就對它深惡痛絕了,更是遠離了它。

文章的最後,必然要說下現在這類毒品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存在狀態。當初納粹把它帶到世間,如今納粹沒了,這東西倒是混得風生水起。我專門找了一份世界毒品報告,給大家匯報下現在的毒品狀態。

一、2016年,美國全年6萬多人死於吸毒過量。什麽是吸毒過量呢?就是吸毒的過程中人體會產生抗性,相同計量的毒品越來越不頂用,吸毒的人會不自覺地逐步加大使用量,哪天突破人體極限就會死亡。事實上這是遲早的事。還有一種可能,吸毒者複吸之後身體抗性降低了,然後他繼續使用大劑量,然後就死亡了。

二、大麻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毒品,作為入門級毒品,全球吸食大麻的人很多。絕大部分人就是吸食大麻後開始吸食海洛因的。

三、至於納粹釋放出來的這個惡魔甲基苯丙胺——冰毒,現在全球吸食者非常多。

四、不過在美國,第一大毒品威脅還不是冰毒,而是海洛因。冰毒主要是在歐洲銷售。

五、吸食冰毒或者其他毒品本身會造成大量的社會問題,比如在一些毒品管製失控的國家,最大的問題是艾滋病橫行,犯罪率居高不下,人人自危,不僅因為癮君子為了獲取毒品而不擇手段,更是因為癮君子會變得非常暴力。國外那些支持放開毒品管製的人,真該去那些沒有毒品管製的地區看看,很可能會被癮君子給打死。

六、貧窮的社會是毒品泛濫的土壤。

(1)帕飛丁是甲基苯丙胺即冰毒在德語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