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難是補藥而非絆腳石
很少有人能不經曆一時失敗或充滿沮喪的階段,就直接邁入成功。可是,隻要你能掌握內在的自我,就不會有所謂一蹶不振這種事。你或許會被打倒,但馬上就能反擊;你或許會繞到崎嶇的道路上,但總是能找到某種方式回到平坦的大道上。
你或許會認為,這隻適用於簡單的小事。那不妨想想,為殖民地爭取獨立的情況可說是無比複雜。不僅如此,還要有本事把多方的零散勢力匯集起來,才能確保你成為某國的首任總統。
1910年時,我成了曼紐·奎鬆(Manuel L. Quezon)[3]①的私人顧問。我不僅在政治上輔佐他,更重要的是,我還把當時相當新穎的“個人成功學”教給了他。
菲律賓群島獲得獨立後,奎鬆先生是首任總統。但在1910年,那一刻還在遙遠的未來。讓人民獲得自由的目標一直縈繞在奎鬆的心頭,而他也認為自己會是新國家的首任總統。我向他保證,這兩個抱負都能實現。但我們也知道,這麽重大的事無法一蹴而就。
訂立明確的目標有種不可否認的力量。不過,在務實訂出達到這個目標的期限上,能善用這種力量的人卻少之又少。在輔佐了奎鬆先生幾年後,我勸他為菲律賓獨立和成為新國家的領袖訂出明確的期限。我還準備了一份證言,讓他每天對自己複誦。在證言的結尾就強調了這種力量:“我不會讓他人與我目標相左的意見和影響進入內心。”訂出期限和複誦證言都幫上了大忙,使奎鬆認識了自己的內心,在遇到令他苦惱的重大難關時,也能穩住自己堅守的方向。
奎鬆開始運用“個人成功學”後,過了二十四年零六個月,他便成為自由菲律賓群島的首任總統。
是巧合嗎?盡管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幹擾和其他許多難以預料的因素,但這是巧合嗎?我並不這麽認為,因為我看過在許許多多不同的情況下,“個人成功學”中的這條原則對許許多多的人都奏效,所以那肯定不是巧合。
我們會再次提到這條原則。眼前,我想跟各位談的隻有一個人,他目前在芝加哥經商,並把這條原則運用得十分成功。
克萊門特·史東(W. Clement Stone)[4]①在念中學時,找到了自己的目標,也了解內心的力量要帶他走的方向。不久後,他銷售保險的速度就快到讓他賺進比老師還要多的錢。如今,他的財富據估超過了一億六千萬美元,而且還在迅速增長。
但在1939年時,他卻大禍臨頭。當時,他是營業處的負責人,這家大型事故險公司主要銷售的是特殊意外和醫療保單。有一天,母公司說砍就砍,通知他兩周後將終止與他的聘雇合約。
史東先生並沒有大筆的儲蓄,這份合約非得保住不可。他花了四十五分鍾檢視內在的自我,然後決定要在這關鍵的兩周內說服事故險公司,終止與他的合約不符合他們自身的最大利益。公司想結束合約的理由非常充分,不過他們還是如他所願地改變了心意,史東也繼續朝著他的財富邁進。
後來,他決定,他要在1956年之前擁有自己的大型健康和醫療險公司。到1956年時,他做到了。
他決定,他要在1956年之前擁有自己的一千萬美元。他做到了。
我最近聽說,史東先生訂下了六億美元的終極目標。我不曉得他的截止期限,但我並不懷疑的是,到時候或在此之前,他就會賺到想要的金額。此外,他將循著慣有的用錢方式,把其中一大部分用來造福人類。六億美元的念頭可能會把“小鼻子、小眼睛”的人嚇昏,但對“個人成功學”有所認識的人則會說:這有何不可?
不久之前,我做了一次調查,目的是想知道美國把“個人成功學”運用得最出色的前十名是哪些人。
克萊門特·史東在榜上名列第三。前兩名是我二十年研究的讚助人安德魯·卡內基,以及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
我第一次見到史東先生是在1953年。當時,我正開始要揭示他名利雙收的傳奇故事。他在創業時,身上隻有一百美元的現金,以及一本我最暢銷的書——《思考致富》。史東有效運用我的成功學令我深感好奇,於是我接受了他的提案,協助他把“個人成功學”傳授給他公司的全體保險人員。
這項工作曆經十年,我投入了所有時間來協助史東先生把我的成功學灌輸到他的整個組織裏。這是個浩大的工程,但成果豐碩,因為它確實證明了在安德魯·卡內基的指導下,我二十年的研究所揭露的神奇公式有助於人從現有的處境跨入人生的夢想之境。
我頭一回跟史東先生合作時,他的很多名高階主管都批評這個結盟是在浪費時間。他們從來沒聽聞過成功學,所以自然對它會有所質疑。這套成功學是奠基於500位傑出人士通過嚐試錯誤的方法、從畢生的經驗中所擷取的精華。
五年後,同樣這批主管在商務會議上見到了史東先生和我本人。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史東先生站起身來對全場說話。他說:“各位,美國聯合保險公司 如今締造了奇跡。”在停頓好一會兒後,接著他說,“在拿破侖·希爾來之前,公司沒有締造過奇跡。”
我開始跟史東先生合作時,每年來自保戶的保費收入約為兩千四百萬美元,史東先生的個人財產據估約有三百萬美元。十年後,在彼此同意下結束合作時,公司每年的保費收入約為八千四百萬美元,史東先生的個人財產據估則超過了一億六千萬美元。
你或許會想問:合作讓我賺到了多少錢?跟史東先生所賺的比起來,我所拿到的錢微不足道,但我並不是為了金錢報酬做事,我所追求的東西遠大於任何數目的金錢所能買到的一切。因為在跟史東先生合作的那十年裏,我證明了“個人成功學”能為擁抱並聰明運用它的人締造奇跡。
然而更重要的是,我為拿破侖·希爾學院(Napoleon Hill Academy)[5]①打下了基礎。這個組織現在專門在籌辦與經營加盟學校,以便在全美各地教授“個人成功學”,最終則將遍及自由世界的各個角落。
“個人成功學”已受到一群人所青睞,他們把它翻譯成了西班牙文,目的則是要把它推廣到所有說西班牙語的國家,並從南方的拉丁美洲友邦做起。最終,我打算把這套哲學譯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語言。
因此,誰有足夠的智慧說,和克萊門特·史東合作的十年讓我得到了什麽,或是誰有足夠的智慧去了解把我們兩個牽在一道的命運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