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19世紀倒數那幾年,我就開始規劃這本書了。因此,這本書籌備了有近七十年之久。這些年來,我目睹的世上的重大變革比過往文明史上的加起來還要多:我看到了汽車、飛機、收音機、電視、原子能、太空時代的降臨;我看到了電力遍布全國,工業起飛,使生產水平超越了19世紀的夢想,科學和技術也出現了近乎爆炸性的發展。
我看到了舊國家消失,新國家興起,叢林被馬路取代,曾經波瀾不興的村落紛紛變身為繁華城市。我還看到世人設法去適應這一切的變化,並發揮人的本能,就跟幾千年來的做法一樣。
各位會發現,本書深知世界不斷在變。不過,在講到人的時候,我講的重點是從過去到未來一直在推動人的那股力量。我們依舊看到,要是沒有足夠的金錢,人生就會因拮據而受限,所以我們都想要成功致富、想賺到錢。除了金錢上的成功外,我們還想要免於恐懼、緊張的壓力,自找的疾病、憂慮和不幸。這表示除了金錢上的成功,我們還想要尋求內心的平靜,讓人生更臻至富足圓滿。本書一方麵能幫助各位收獲財富,一方麵也能幫助各位的內心找到深深的平靜。
各位會看到,當我們談到內心的平靜時,我們所說的平靜不隻是一種寧靜的狀態。內心的平靜兼具了寧靜與活力,或者不妨說是在寧靜的基礎上才得以展現人生的活力。內心平靜就是所謂少了就不能算是真正富足的財富。內心平靜的好處會展現在許多方麵:
免於會困擾內心的負麵力量和負麵態度,比如憂慮和自卑。
免於任何匱乏感。
免於會長時期虛耗生命、自找的心病與生理病症。
免於一切的恐懼,尤其是七種讓我們暴露各種醜惡麵的基本恐懼。
免於沒來由的索求無度。
擁有工作與成就的喜悅。
習慣忠於自我並獨立思考。
習慣檢視自身對於人生及他人的態度,並隨時把這些態度修正得更好。
習慣幫助他人。
免於對死後會如何感到焦慮。
習慣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上都多下一份功夫。
習慣從希望“能做到什麽”的角度來思考,而不是想到過程“可能會遇到什麽阻礙”。
習慣對可能遭遇的小災小禍一笑置之。
習慣在想要獲得之前先付出。
內心的平靜所涵蓋的範圍大得出奇,對吧?把它運用在各個方麵,就能幫助你成功致富,然後將成功擴及到其他層麵。內心平靜有助於你依照自己的條件和所選擇的價值觀來生活,並且會讓你每天的生活變得更加富足與美好。
寫下本書的我靠著嚐試錯誤,千辛萬苦才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要幫助其他人以較短時間與付出代價較小的路徑來找到心靜,並能致富。假如有些情節看起來是比較個人的遭遇,請記得,所謂經驗都是由每個人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所組成的。
從我個人的經驗中,各位或許會看到自己經驗的影子。留意人生中的微小經驗是如何同時潛藏著成功與失敗。那是一個試驗場,讓你有機會證明,“你”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你”才是自己靈魂的統帥。
我明白,假如醫生在追求自己所宣稱的療效時,卻不服用自己所開的藥,那就沒有人會想把藥吞下去。這裏所給的“藥”都是經過成千上萬人驗證(包括我自己)具有神效的“藥”。
拜命運所賜,美國有500多位最成功的人士曾助我一臂之力。這些人允許我探究他們的私生活,並自由觀察他們在工作與生活上展現的優缺點,他們的成敗,他們用起錢來有多麽開心或不開心,這跟他們是否擁有內心平靜有多大的關聯性。
我透過這些訪談與研究所建構的“個人成功學”(Science of Personal Achievement)幫助過成千上萬人趕走貧窮,破除幼時貧困的影響力,化解無數難題,並從很不利的環境中開始奮起。
我要說的是,我自己就是在擺脫五種罪惡的遺毒後許多年,才做到了上述這件事。各位或許知道這五種罪惡的一部分或都很熟悉:
貧窮 無知 漠視 絕望 恐懼
我在年幼的時候經常三餐不濟,有一次還把樺樹皮扒下來裹腹。在十幾歲之前,我老是餓著肚子。
後來我即使能吃飽還是會感到饑餓!但並不是想得到物質上的食糧,而是心靈上的食糧,一種能滿足饑渴心靈的食糧。我渴望更了解為什麽有的人會成功,有的人會失敗;為什麽有的人內心平靜,有的人內心充滿衝突。但我已把幼時的饑餓陰影遠遠拋到了腦後。
後來,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資助我進行了一個計劃,要我秘密找出金錢與人生成功的秘密。我當過三位美國總統的顧問,包括塔虎脫(William Howard Taft)、威爾遜(Woodrow Wilson)和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菲律賓第一任總統在為人民爭取自由時,我也曾助他一臂之力。
有一段時間,我拚了命追求名聲。我對它垂涎三尺,為了它向天禱告,為了得到它而不眠不休地工作。終於,一袋又一袋的信件從世界各地如雪片般飛來,數量多到我根本來不及看,更不用說回信了。不計其數的單位來找我合作,企業提供給我各式各樣的信貸,還有很多人出錢請我替他們的商品代言。
現在,我的口味不同了。等到我發現,假如我想要有覺可睡,我就不能把電話登記在自己的名下,這時我才開始珍惜內心的平靜。
不過,我在追求名聲之際,從未停止過寫作。我努力用一本接一本的書來告訴世界,我在成功、正麵心態的價值和人際關係上學到了什麽。以下就是我的著作,包括:《成功定律》(The Law of Success)(八冊)、《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拿破侖·希爾的自我營銷學》(How to Sell Your Way Through Life)、《富裕之鑰》(The Master-Key to Riches)、《如何獲得高薪》(How to Raise Your Own Salary)、《智力爆炸》(Mental Dynamite)(十六冊)、《個人成功學》(Science of Personal Achievement),及在遍及全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中以課程與家教形式所教授的十七堂課。
走過的歲月幫助了我判斷這些書的價值,以及衡量出其對讀者的影響。這些書幫助數百萬、或許是數億人建造了幸福而成功的人生。從頭到尾,我都很有興趣去了解,在這許多項忠告裏,到最後最有用以及最多人在應用的是哪些。我仔細檢視了人們是讀了哪些書和經曆哪幾件軼事促成了努力向上的轉折點,使人找到了自我並在人生中邁步向前。
本書有許多篇章都是經過時間錘煉、精選出來的內容。通過閱讀這些篇章,各位就會了解到其內涵在掌握內心並建立起內心力量方麵的幫助很大,然後堅持要止於至善,並將達成的方法找出來。
各位也會發現,書中有很多你前所未聞的內容。世界在變,變的不是原則,而是某些能為有心人帶來不同機會的法門。過去二十年裏,美國所出現的賺錢機會比過往曆史中曾經存在的加總起來還要多,而且仍不斷在湧現。各位在看過這本書後,將更能看出這些機會。
各位假如看過我之前的作品,會發現這本書有個截然不同的新目標,即強調了單靠金錢所買不到的價值。我的所有著作中都曾表明,人生不是隻有賺錢而已。然而,跟數年前我所能證明這個立論的程度比起來,本書對於這點的證明要充分得多。書中也說明,內心的平靜本身就是一股能幫助你致富的強大力量。
我說過,本書規劃了將近七十年。這一點千真萬確,但我是直到最近才得此體悟。我相信,我們全都是受到無形的靈感來源所指引,而最近我產生的靈感則是出自一個不尋常卻非常真實的來源。它揭示了我所經曆的人生有多大一部分是為了準備撰寫這些篇章,並敦促我找出打字機把這些內容寫下來。
向各位進言的我已年過八十。人生依舊完滿而熱誠。我擁有的肯定夠多了,但對成就的悸動並沒有因此消退。這本書是成就的第一步。最棒的成就則來自於,知道這本書會為閱讀和思考它的人帶來財富與幸福。
跟以前我所能做到的比起來,現在我有辦法寫得更加清楚更加成熟。與我攜手,一起走上美妙的旅程、通往財富的旅程、實現最渴望的夢想的旅程、通往至高秘訣並掌握自身生命的旅程吧。
拿破侖·希爾
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