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扁平化的溝通機製
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溝通漏鬥理論:一個人有意向表達100%的信息,可是在內部交流的過程中最多隻有80%的信息順利傳遞,如果考慮溝通環境、心理狀態、溝通方式等因素的影響,那麽內部溝通的信息隻能達到60%的水準,而對方真正能夠理解的信息隻有40%,等到最後執行的時候,恐怕已經跌到了20%的水準。
這個溝通漏鬥理論指出了一個現象,那就是信息會在傳播的過程中不斷遺失。造成信息遺失的原因有很多種,而溝通渠道不暢則是最常見的因素之一。溝通渠道不暢包括溝通渠道狹窄,也包括溝通層級過多,通道太長,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許多管理者都傾向於將團隊的組織機構打造得非常細化,在他們看來,組織機構越細化、越豐富,那麽職能劃分也就越精細,管理也就越到位。事實可能恰恰相反,煩冗臃腫的組織機構會破壞內部的管理效率,尤其是信息溝通的效率,組織層級過多就會阻礙信息的傳輸。
有家公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當自身的組織層級增加一級後,信息流通的速度會下降20%,信息損耗會增加30%,信息誤差會增加15%,信息的理解能力會下降10%。這家公司的數據並不代表其他公司的問題,其他公司的信息溝通也不一定會出現同樣程度的退化,但是信息傳輸本身會隨著組織層級的增加而受到影響卻是不爭的事實。
常見的影響包括信息衰減和信息謬誤。
——信息衰減
信息衰減是指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通常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損耗,這種損耗往往和溝通層次過多有關。比如,一家公司大致分為五個層級,總裁下達了15條指令,到了部門經理這兒可能變成了14條,傳遞給部門主管時,可能又減少了2條。部門主管將信息發給各個車間負責人時,又有2條信息被忽視,等到執行者接收到信息時,信息已經從15條變成8條或者9條了。
盡管信息傳遞的效果和傳遞方式有關,但是一旦中間階層和信息傳遞部門增加,那麽信息的遺漏將會變得更加嚴重。這也是一些層級複雜的團隊,在經過一連串的信息傳遞後,相關信息內容已經變得麵目全非的原因。
——信息謬誤
信息謬誤是指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出現異變的情況,簡單來說,團隊內的高層領導發布了信息A,可是傳遞到中層幹部這裏時變成了A+或者A-,等到中層幹部將信息傳達給基層幹部時,又變成了B。基層幹部在向基層執行者下達指令和提出要求的時候,又將信息變異成了C。信息從A變成A+或者A-,再到B,最後變成了C,這個過程就是信息謬誤的過程。
信息謬誤的出現往往和層級機構過多有關,由於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層級機構越多,對同一個信息就會產生越多的理解,這樣就可能導致信息傳達者將一些容易發生誤解的信息扭曲,而且這種扭曲會隨著信息傳遞流程的延長而放大,到執行者這裏時,就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偏差,這樣他們就無法做到完全按照指令完成任務。
為了避免出現信息衰減和信息謬誤的情況,管理者需要想辦法壓縮信息溝通的通道,這種壓縮就體現在對層級機構的簡化和壓縮,從而使團隊結構趨於扁平化。扁平結構通常會縮短團隊的決策鏈,有效縮短高層幹部與底層職員之間的距離,從而有效縮短溝通的距離,有助於提升溝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有助於提升團隊的執行效率,以及提升對環境的反應能力和生存能力。
就像上麵的公司一樣,如果將公司從原先的五個層級改造成總裁、部門主管、執行者三個層級,那麽信息的傳遞就可能會減少損耗,如果改造成總裁和執行者這兩個層級,那麽15條指令可能就會全部都被執行者接收和理解。
打造扁平化機構的常見方式就是刪除不必要的中間階層,不過有一些團隊在機構無法進一步進行簡化的前提下,可以選擇打造扁平化的溝通方式,可以追求信息的扁平化流通。比如,公司高層為了更好地指導市場部員工的工作,會向下傳達一些重要的想法或者理念。這些想法通常會先傳到部門經理那兒,部門經理再將相關信息傳遞給市場部員工,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信息的遺失、謬誤,而且會耗費很多時間。同樣地,當市場部員工了解高層的想法之後,會將市場的相關情況尤其是最新動態向上層層傳達,這樣又會造成信息的遺失、謬誤,以及時間的浪費。在信息往返傳遞的過程中,很難保障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對最終的執行也會產生影響。
為了解決低效的問題,管理者可以跳過中間的部門,直接在公司高層和市場部的員工之間建立一條溝通熱線,通過這條熱線,高層可以直接將自己的想法和指令告訴市場部員工,市場部員工也可以將自己對市場的觀察情況反映上去,這樣就能夠提升公司的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保證公司在第一時間做出更為合理的選擇。
在打造扁平化的溝通模式時,管理者可以使用因特網進行溝通,因為依賴現代網絡技術有效處理大量信息的超強功能,人們往往可以通過因特網將團隊的信息以“集群式”(即在同一時間點向所有對象傳送信息)傳遞出去,尤其是當一個團隊缺乏更多的中間階層且相關部門都被橫向擴張時,因特網可以更好地解決渠道扁平化過程中所遇到的信息傳遞與處理的問題,它完美提升了信息傳播的效率。
無論是簡化壓縮機構,還是直接跳過中間部門進行溝通,都可以有效提升溝通的效率,都可以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時效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簡化機構,還是跳過中間部門,都不意味著將所有的中間階層排除在體係之外。因為扁平化的溝通機製往往是針對那些無效的,甚至起幹擾作用的中間層級,而不是全部層級,畢竟一些重要的中間層級還是會在溝通中起到聯絡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