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墾
我可真不太敢稱自己做的這點兒小事是“開墾”,這說起來有些悲哀。去年,我在小屋旁邊挖鬆了一塊巴掌大的地,種上了土豆。今年,我把菜地擴大了一倍,仍然準備種土豆。我在外麵還有三畝地,準備用來種植其他東西。我的種植計劃就是這些,因為不想勉強自己,所以今後也隻打算做些適合自己的時間與體力的農活。如果一味為了種植出東西而逞能,過度消耗體能,隻會影響到我的文學創作。所以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度”。過度使用體力這件事,有的人覺得是非常有益的。在農村,勞動和過度消耗體力是畫等號的,甚至於有些人還有“如果不耗盡體力,就不能算是勞動”“如果使用了輔助的農業器具,就是逃避勞動”這樣荒謬的想法。人們應該在合理保持體力的前提下,去做一些必要的工作。一味地擴大計劃,過度消耗體力,卻不知道自己為何要承擔這些辛苦,就會變得絕望,甚至產生想要毀滅一切的想法。這樣的例子還少嗎?真是讓人感歎!我始終認為,做某件事時,還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減少一點工作量為好。
基於以上理由,自去年冰雪消融以後,我開始了我的開墾工作。這事雖然不怎麽專業,我卻樂在其中。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就這點兒活,對於新手的我來說,也夠可以的。我的手掌上有長年使用鑿子留下的繭,自己對於幹體力活兒還是有自信的,但鑿子和耙子給人留下的印記是不同的。僅僅是開墾種土豆的那塊地,我的右手上就長出了三個血泡。血泡破了以後,看起來暫時是痊愈了,但這時皮下組織開始化膿。最初隻是有點癢,不久就感到一陣陣的疼痛,一周都沒法睡好覺。整個手腕都腫了起來,快要腫到前臂,看上去十分可怕。我趕緊到花卷鎮上讓花卷醫院的院長幫我治病,當天夜裏他就為我的右手做了手術,把膿引出來了。以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裏,我每天都要到醫院去換紗布,因此不得不借住在院長家。那時剛好是五六月,正是開墾、播種、施肥和栽培的重要階段,由於我沒在家,開墾田地的工作就耽誤了。等我六月末回到山裏的時候,發現青豆、四季豆、土豆等作物總算是長成形了,但雜草已把稗子的幼苗吞噬。我的右手還不方便勞動,所以很難除盡已經到處蔓延的雜草。我隻能任憑這些作物在雜草間生長,看著真是有些淒慘。
北上川以西的土地,土質是強酸性的,是眾所周知的貧瘠地帶。這我早就知道,所以才產生了搬來居住的想法。北上川以東是一片廣闊的衝積平原,土壤非常肥沃,但我聽說那邊民風好像不太好。當地農民會把家裏多餘的糧食拿出去賣掉。這樣的話,人們就會覺得那邊的風氣不太好。我住的地方由於土地貧瘠,自給自足還不能保證,也就沒人過來采購農產品了。因此,農民們還保持著老老實實、勤勞不懈的天性。太田村山口的居民性格都很好,生活中與世無爭,真是非常難得的。這裏的土質是強酸性的。為解決這個問題,我一般會使用碳酸鈣。碳酸鈣屬於石灰一類,是宮澤賢治先生還在世時,東北碎石公司的產品。宮澤先生曾為推銷這款產品而四處奔走。現在,碳酸鈣的功用已廣為人知,在東磐井郡的長阪村附近也有生產該產品的公司。碳酸鈣被簡稱為“碳鈣”,在市麵上都能買到。我通過宮澤家,為村子配給到了一車分量的碳酸鈣,把它們平分給了各家各戶。多虧有了這個東西,村裏的菠菜長起來了,大豆、紅豆等農作物也生長得很好。
去年發生大旱,村裏好幾戶人家的水井都枯竭了,因為缺水,地裏的蘿卜枯萎了。紅豆的收成也很不景氣。倒是我的地裏還有些水分,紅豆、茄子、芋頭、番茄都長得不錯。收獲的紅豆比預想中的要多,茄子和番茄一直到霜降前都還在結果。
我在新開墾的田地和旱地裏都種了土豆。新田裏的土豆收成要好些,味道也更好;種在旱地裏的土豆表皮有些粗糙。我打算今年再努把力,爭取能夠增產。這邊的土壤底部是黏土,白蘿卜和胡蘿卜不能盡情舒展,一般都長成兩股,或者呈鉤狀。也有使勁往上長的,每次看到,我總感到很驚奇。我也試著種過南瓜和西瓜,但結果都大失所望。黃瓜長得很好,我每天早上把江戶前的黃瓜摘下來,就著味噌和鹽吃,或是做成米糠醬醃菜。村民要做大量的鹽漬黃瓜,以備第二年的需求。我從今年剛去世的水野葉舟先生那裏拿到的田口菜、塌棵菜、日野菜和芥菜種子,現在都茁壯成長著。
太田村附近有一片廣闊的原野,叫“清水野”。從去年起,有一群四十戶人家左右的開墾隊到來,熱火朝天地在那裏創建自己的家園。我私心希望來的是從事乳畜業的農民,最好能帶來一些乳製品、棉毛織物,再給我們傳授一下他們的草木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