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和我

“這件事一般場合都會被忽略。我希望我的《藝術和學校的關係》的文章能夠獲得世人的關注。目睹現代的學校設施,這些雖然都是按照非常衛生的要求建築的,但其中有好多方麵缺乏趣味和溫情,令人難以置信。現代的校舍外觀實在像兵營,即使被評為村中最醜的建築也不為過。雲雲。”約翰內斯·佛爾蓋特如是說。這陣子,藝術教育大肆盛行起來,進行了各方麵的研究。在兵營一般、傳染病院似的大煞風景的教室內,對兒童施行情操教育,頗感幾分滑稽。使得整個校舍變成身心舒暢的地方也許非常困難,但總希望音樂教室、歌詠教室和圖書館能夠變得漂亮些。

所幸我的小學和初中都在鄉村,後來進入東京高中學校和大學讀書,教室窗外經常有美麗的風景,但是對教室本身卻沒有多少好的記憶。因此,我在上課時眺望窗外,老師似乎也沒有責罵的權利。例如,“一高”校園的櫻花、鍾樓,還有帝大院內銀杏樹的林蔭路等,直到畢業後都永遠不會從胸中消失。這些或許在學生眼裏,比起教師和課本具有更高的價值。

不僅是自然風景,教師的鼻眼長相、西服、領帶、鞋襪等外形特色,我們也都久久記得。教師的容貌和風采,同教室和校園的風景一樣,對於學生們的情感教育作用很大。縱然教員們不一定都是鮮衣潔履的美男倩女。

不知不覺,我和相同年齡的學友,共同度過了小學教師、初中教師、高中教師以及大學教師的年齡,世界上所有的教師,不論從他們的品德還是智力上說,未必人人都十分優秀,這一特色逐漸明晰起來。與此同時,過去教過我們的老師們中間,有的地位非常傑出,他們的價值也逐漸為人們所理解。我想,世界上或懷才不遇,或出於謙虛之心,停滯於實力以下地位的教師也許很多。師從這些人學習知識的學生,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成長起來,也必然感受到這些教師的價值,並針對這些教師的人格、學識,獻上一份相應的感謝之情。

我走上極正規的道路,連續度過了二十年的學生生活。因為隻滿足於考試及格,其餘皆慵懶、懈怠,所以幾乎沒有特別親近那些平易近人的老師,一心想要學習的時機很少。盡管如此,打心眼兒裏想喊叫一聲“恩師”的先生還是有一兩個的。初中時代的英語老師倉崎仁一郎先生,以及考學時期的數學老師藤森良藏先生,就是這兩位先生。我的初中母校此時是以遊泳聞名的茨木中學,那座遊泳池是作為我們的體育課和暑假“作業”挖掘的。我以為,我們所學的是加藤校長時代全國無與類比的東西。我們身穿和服,打著綁腿,套著木屐上學。一進學校,不論教室還是操場,一律光腳,因而被取笑為雞窩學校。我們畢業後不久,大阪府各校學生,排列在大阪車站迎接,就像接待貴賓一般。當時,有人嘲笑女生們的和服加綁腿這樣的行旅打扮,以此為導火索,掀起了一場服裝**。

倉崎先生去世是在我們五年級畢業期間。從一年級開始,他一直擔當我們的班主任。正因他有著一副生死與共的人格,並且時時躍動於心間,故而,我們的悲哀也就越發深沉。一切有關葬儀之事,皆由五年級同學一手操辦。五年級學生抬著靈柩前往佛寺,靈前的供花和燈籠也由學生拿著。我因為體弱,隻叫我打燈籠,不讓我抬棺材,我有些不服氣。由自己的學生守護靈柩的送葬隊列,我從未看到過這樣美麗的葬禮。在禪寺裏依然由五年級的人圍繞靈柩守靈一夜。翌日早晨,將遺體送往火葬場。我們回來時各人分得裝飾在棺材上的一朵鮮花。我把那次葬儀的過程寫成文章,當時交由石丸悟平氏在大阪發表了,那家雜誌名叫《團圓》。

初中畢業後到參加高中升學考試,直至七月底的三個多月時間內,我在藤森良藏先生“星期六和星期日講習會”上,聽過他三次授課。如此熱誠從教的老師,之前之後我再也不曾遇到過。每當想起,總要湧起一股感謝之念。

我在集體宿舍度過了初中高年級和高中時代。高中的寄宿生活,在品格的修養方麵起到很大作用。我有很多朋友,而高中時期一道住校的同學更加親密。大家對於那些雖然從事文學事業但沒有經曆過高中集體宿舍生活的人士,經常感到人情上的不滿。不限於高中時代的寄宿生活,人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不和相同年齡的人們度過一段類似群居的生活,那就等於其人的人格培育不夠健全。

然而,我卻對初中的集體宿舍沒有好感。依我看,一般設有集體宿舍的學校當局,以及送子女寄宿的家長,從根本上就錯了。且不說他們正處於性的覺醒時期,或者說性欲問題是次要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是他們在一切方麵迅速成長為大人的年齡段。再加上,沒有高年級學生監督,低年級學生就不能獨立行動。各種問題寫起來很麻煩,但稍微周到地考慮一下,就不會把少年送往初中學校的集體宿舍。當然,比起工廠、商店的宿舍,學校的集體宿舍好處多多,但每當我看到住校的少年,不知怎的,就為那些孩子的靈魂而傷感。

我以為,除非極其不幸的家庭之外,都不該把孩子送給集體宿舍。我自己進入初中集體宿舍,獲得了精神的救助。這是因為我的家庭很不幸。更確切地說,我沒有一個像樣的家庭。因此,我從出身於幸福家庭的低年級同學那裏,精神上獲得的教益良多,懂得了很多東西。可以說在我心裏開辟了新的世界。正因為如此,生長在溫暖家庭的少年美好的靈魂,一旦送進初中集體宿舍,又會產生迷惘和損害。……

發表年月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