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兩天

2019年3月6日,初診。

某女,26歲。

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兩天,持續性刺痛,說話時、步行時,尤其嚴重。心電圖、X線胸片,無異常。

自訴一個月前,被一行人從後背推到踉蹌前行,胸口撞至一鐵塊,當時未有不適。

素有痛經,痛至暈厥,口幹,咽幹。

體型稍胖。

舌淡紅胖嫩齒印苔薄,右弦滑左細微。

我根據她的症狀推斷如下:

有外傷史——氣滯血瘀。

原有痛經——寒瘀。

體稍胖——痰濕。

舌脈——支持氣陰兩虧。

我開方如下(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本篇文章涉及的藥物和藥方):

黃芪15克,當歸10克,黨參15克,麥冬2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殼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陳皮10克,蒼術10克,香附10克,生蒲黃6克,五靈脂6克。

七劑,水煎服,日一劑,早晚分服。

並處溫針一次,僅取內關一穴。針後得氣酸脹,於針杯上燒艾條。半小時取針,胸口豁然開朗。

內關為治胸痛要穴,有理胸中之氣滯作用,常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大家可備撳針,有緊急狀況,可貼撳針多次按壓,可救急。

2019年5月10日,複診。

胸口已無刺痛,深呼吸時,偶有隱痛,當時有外感風寒濕感冒,咽痛鼻塞。

我給她再溫針一次,取穴內關、膻中、尺澤、陰陵泉。

我給她開的處方為藿香正氣散。

內關穴、膻中穴治胸痛。

尺澤穴、陰陵泉穴(太陰經)治寒濕感冒(與處方同一原則)。效果非常好。

兩個月後患者因他病就診,再問時,已無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