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量

你現在大致了解了心理變態的基本特征,也知道了關係中應該注意的危險信號,所以真正的問題來了:和你糾纏不清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心理變態呢?

其實吧,如果沒有什麽確鑿的科學依據,你的確無法確定某個人到底有沒有問題。實際上我認為並不存在什麽能百分之百準確地鑒定出一個心理變態者的方法。幸運的是,即使如此你也還有辦法保護自己。而且這個辦法不論何時何地都有效,它隻需要你關注自己的內心,問一個永遠不會苦於沒有答案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你今天感覺怎麽樣?”

我這可不是在開玩笑,而是非常認真地在向你提出這個問題。因為絕大多數人多半會隨隨便便說句“還行”糊弄過去,然後再完全不走心地說說比如上個周末幹了啥、最近電視上播了啥、在單位又幹了些啥這樣沒營養的話題。

但是正處在恢複期的你呢?你是不是正在經曆著空虛和絕望?也許你伴隨著癌症般吞噬著你的心靈的痛苦醒來;也許你整天都在試著不去想那些讓你難過的事情,思路卻兜兜轉轉總是繞不開。那些快樂的回憶現在隻會讓你覺得惡心,你在抑鬱和憤怒之間搖擺不定,因為你不知道哪一種情緒給你帶來的痛感會輕一些。

這些才是我問的那個問題的答案。

如果以上是你在結束一場戀愛之後的感受,那麽你的那位前任是心理變態、反社會人格、自戀狂還是普通的渾蛋這個問題還重要嗎?不管怎麽去定義他們,都不能證明你就應當被這些糟糕的感受困擾。你在戀愛結束之後的這些痛苦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怎麽定義或是描述它們的來源,它們都將繼續存在。

而從這些感受中你得到了什麽呢?那個人仿佛把你的生活連根拔起,讓你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惶惑不安,讓你的每一天都在負麵情緒的占據中度日如年。在你們的關係存續期間,你可能總是感覺混亂而緊張,並且時刻都在擔心你的任何一個無心之失都可能是這段戀情的終點。你甚至可能還會近乎絕望地拿自己和他人對比,徒勞地想找回那個人身邊原本屬於你的位置。

所以我得再問你一遍,那個人是不是科學定義層麵上的心理變態這一點,真的重要嗎?

你已經知道了需要知道的一切——告訴你這些的正是你內心的感受。你在那個人身邊感覺很糟糕,是不是?所以如果你正在和那個人戀愛,為什麽這一點卻不能讓你下定決心走出來?

因為那時的你被那個人精心修飾的理想化表象迷惑,而且你在那種欺騙之下深陷於愛情——那可是人與人之間最強烈的情感聯係——所以你的感受更容易為他人所操控。

具有“毒型人格”的惡情人會誘導我們忽視自己的直覺,而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重新相信它,去憑內在感受而非外在評判。當我們重新開始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時,我們的自愈過程也才真正開始。如果你和我多少還有點相似的話,我們可能都會認同一個簡單的事實:好人會讓你感覺很好,而壞人會讓你感覺很糟糕。

如果我們就這一點能達成共識,其他事情也就都是順理成章的了。

千萬不要信什麽“你的感受應該與外界環境無關”之類的鬼話,如果你一直是個對外界敞開心扉的人,想做到這一點就是絕對不可能的。生而為人類,能為他人帶來美好的感受本來就是我們無與倫比的天賦,哪怕隻是通過一句簡單的話、一個手勢甚至隻要一個安靜的微笑。正是這種天賦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人們給這種天賦命名為“愛”。

但是你畢竟剛剛經曆了一段虐待,曾經有人以這種天賦為武器為你帶來傷痛。所以現在你肯定很想知道要如何回避這種人,好讓自己不再受到這種傷害。你可能也會擔心自己是不是變得過於警惕,以至於不願意相信身邊的任何人。你甚至還可能覺得,自己需要一點比直覺更強大的東西作為指引。

所以我要在這裏向你介紹“恒定量”這個概念。你的“恒定量”不僅僅會在這本書陪伴你走過的旅途中保護你,甚至可以護佑你終生。

想想你愛的某個人,某個一直能帶給你力量而從未讓你失望的人。任何能滿足這個條件的存在都可以——比如你的母親、你的某個密友、你的孩子、某位已經過世的親人,哪怕是你養的貓都行。如果你感覺生活中沒有滿足這個條件的人也不要失望,你完全可以設想出一位來。想象一種存在於你心中又高於你的力量——這種力量代表著你最為向往的那些品質:比如善良、慈悲以及同理心。它充滿了明亮的色彩,為你的心靈帶來平靜,如同一個溫柔的守護靈。好啦,這個想象中的存在就完全可以成為你的“恒定量”。

所以現在你擁有了自己的“恒定量”(不管其存在於現實還是想象之中),我得對你提幾個問題。你的“恒定量”是否會讓你感到緊張、狂亂,抑或是嫉妒?當他們對你說話時你的心會不會懸到嗓子眼兒?當你不在他們身邊時,你是否需要花費好幾個小時去分析他們的行為,並且努力讓自己別太胡思亂想?

不,這些事當然都不會發生。

所以這又是因為什麽呢?為什麽另外的某個人僅憑一己的輕蔑態度就足以讓你懷疑生活中的一切呢?你的“恒定量”與那個讓你感覺自己簡直是垃圾的惡情人之間的區別在哪裏呢?

如果你現在還無法對這些問題做出回答,那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這正是我們這段恢複之旅的有趣之處,你也不會獨自麵對這些困惑。你其實根本不需要完全理解為什麽你喜歡待在某個人身邊,現在你有了你的“恒定量”,這就足夠了。重拾自尊是下一步的事兒。

哪怕你覺得自己身上簡直承擔了整個世界的重量,你的“恒定量”也會一直在那裏,提醒你你還不曾陷入瘋狂。隨著時間推移,你會慢慢過濾掉周圍那些相處時感覺不舒服的人。你也會意識到,有引導你天性中最好的一麵的“恒定量”存在,你不再需要強迫自己忍受那些消極因素。

一旦你逐漸適應了這種思路,我們就差不多可以談談另一個重要的問題了:“難道我不是應該和我生活中的每個人相處時都能擁有這種心靈上的平靜嗎?”

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讓我們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