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采用“反拍賣技術”

你知道“RAT”嗎?如果你搖頭表示不知道,那麽你總該聽說過拍賣吧?拍賣最為基本的道理就是“價高者得”,而“RAT”則正好與之相反,為“價低者得”。

2000年9月18日,從事飛機製造和航空運輸的美國聯合技術公司到中國采購鑄鐵件,包括蓋、底座、管等30種零部件,規格共計96種,招標文件上的費用總額為1985萬美元,同時預留了5%的幅度。然而,采用“RAT”後,最終的實際采購價為1251萬美元,比預期的采購額整整少了734萬美元。

2002年1月23日,北京醫藥集團紫竹藥業公司聯合北京經緯同盛公司采用“RAT”,通過網絡采購藥品包裝盒共1000萬套,此舉以120萬元人民幣成交。與紫竹藥業預期的207萬元采購額相比,成本節約了87萬元,占總額的42%。

那麽,“RAT”的操作到底是怎樣的呢?“RAT”的全稱為“Reverse Auction Technology”,直譯過來就是“反拍賣采購技術”,是一種與拍賣反向展開的、在采購方法上有著革命性與劃時代意義的技術。這項技術通過使用互聯網,將以前在采購時由於缺乏信息、信息不對稱、信息不透明等造成的各種問題做出改變,為采購者尋找買主給予極大的幫助,並且還能夠通過引發賣主與賣主之間異常激烈的競爭,有效地發現賣方的成本區間。與此同時,它還能夠對采購流程進行有力地變革,促使采購過程中的腐敗行為得以減少,從而令采購的決策權真真正正地被決策層掌握住。

通過“逆向拍賣”的方式進行物資采購是反拍賣采購技術的核心,其主要原理為充分利用網絡技術與數據庫技術,結合采購競價業務流程,提供一個網上適度交互、動態高效的競價環境。

不管是“反拍賣”,還是“拍賣”,呈現出來的都是一對多的商務過程,也是一種商品價格火爆競爭的過程。不同之處在於,二者的服務對象、競價方向、成交價存在差異。拍賣的服務對象為賣方,而反拍賣的服務對象為買方;拍賣是一級一級向上進行競價的,而反拍賣則是一級一級向下進行競價的;拍賣最終是以最高價成交,而反拍賣最終則是以最低價成交;拍賣為賣方主動,買方之間進行競爭,而反拍賣則是買方主動,賣方之間進行競爭。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事例已經充分證明,反拍賣采購技術是節約成本最有效的利器。據相關網站統計,反拍賣采購技術自1999年於美國誕生之後,迅速被電子商務應用。2002—2003年,僅一年的時間,美國采用反拍賣采購技術的公司就從4%上升到8%。通過借鑒和效仿,IBM、GE以及微軟等知名公司,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或政府,也都采用該技術。由此足以說明,這種創新的交易方式確實是節約資金的明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