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朝著自己的既定目標一步一步行進,成功便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從大學教師到銷售總裁
世間萬事萬物皆起之於低,成之於低,低是高的發端與緣起,高是低的嬗變與演繹。世上絕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是從低端開始,一步步走向人生至高點的。古羅馬大哲學家西劉斯曾說過:“想要達到最高處,必須從最低處開始。”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建議。
對那些已經站在人生金字塔上的人,你隻要去研究他的攀爬經曆就會發現:他一定有過坎坷和屈辱,也一定有過“低人一等”的經曆,隻不過因為不甘現狀、不甘人下,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才攀上了人生巔峰。
郭宏偉是一所理工大學的英語教師,他的課一直深受學生歡迎。後來,他為“托福”考試辦培訓班。在辦班的幾年時間裏,郭宏偉除了賺取一定數量的錢之外,還開闊了眼界,腦筋變得靈活了。他下決心幹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於是離開曾經工作了六年的大學校園,來到北京的一家俱樂部工作。
北京的俱樂部大多采用會員製,俱樂部衡量一個人的工作業績,主要是看他發展了多少會員,以及售出去多少張會員卡。他的上司告訴他,你現在唯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售卡。
那段時間裏,郭宏偉對一切都感到生疏,也沒有什麽可以利用的關係。他決定采取一個初入行者都采用過的笨辦法——掃樓。“掃樓”是業內人士的術語,它的意思是大大小小的公司都聚集在寫字樓裏,你要一家一家地跑,一家一家地問。那種情形就跟掃樓差不多。當然,你必須要找經理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最好是總裁,因為普通的白領難以接受價格不菲的會員卡。
郭宏偉的生活從此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如今,他變成了一個“厚臉皮”的推銷員。那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他心理上的失落感十分強烈。他對自己的選擇表示懷疑了,如果留在學校裏教書不是挺好嗎?
郭宏偉漸漸發現,那些冷如冰霜的客氣,其實還是對他最大的禮遇,因為公司裏的秘書小姐可以隨便找個理由將他拒之門外,她們也知道該怎麽對付推銷員。在許多公司的大門上都貼著一句話:謝絕推銷,推銷人員禁止入內!在這種情況下,他得裝出一副視而不見的樣子,而且要大說特說其俱樂部的好處,一直說到別人大動肝火。
有一個朋友問過郭宏偉關於“掃樓”的事情,他輕描淡寫地說:“‘掃樓’是不是很威風,一層一層,挨門逐戶,就像鬼子進村掃**一樣?”郭宏偉聽完這番話有種想哭的感覺。往事不堪回首,他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掃樓”之初的那種艱難困苦。他曾經精確地統計過,他“掃樓”的最高紀錄是一天內跑了七棟寫字樓,“掃”了五十八家公司,感覺渾身就像散了架一樣,腿和腳都不是自己的了,別說走路,想挪動一下都困難。那天晚上,他坐電梯從樓上下來,在電梯間裏,他感到自己的胃正在一陣陣**、抽搐、惡心,唯一的想法就是找個清靜的地方大吐一場。他那時才記起自己已是十二個小時滴水未進了。
即使推銷會員卡隻有“掃樓”這一種方式,也很少有人能夠堅持下去,也很少有人能夠成功。“掃樓”雖是初步入這種行業所采用的方式,但收獲還是有的。後來,郭宏偉明顯地感覺到了“掃樓”給他帶來的好處。大約四個月後,郭宏偉開始出現在俱樂部召開的各種招待酒會上。出席這類酒會的都是一些事業有成、誌得意滿的公司老板和個體商人,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大款。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郭宏偉發現那些如同鐵板一樣的麵孔不見了,那些刺痛人心的冷言冷語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彬彬有禮。他感到自己一下子得到了釋放。他知道他們需要什麽,知道他們需要聽從什麽樣的勸告。這很重要,因為能一下子拉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他的語言、他的講解也不再幹巴巴的,而是仿佛帶有一種難以抗拒的鼓動力。他告訴他們,俱樂部將會給他們最優質的服務,而購買價格昂貴的會員卡,是一種地位、身份和財富的象征。
在一次專為外國人舉辦的酒會上,似乎沒有人比他更為活躍了。別忘了,他有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這讓他一下子就與老外們打成了一片。他曾經一個下午同時向五個老外推銷,結果竟然售出了六張會員卡,其中一個人多買了一張,送給了朋友。每張會員卡三萬美金,每售出一張會員卡,銷售人員可以從中提取10%~20%的傭金,郭宏偉一下午的收入就很容易推算了。或許正因為收入豐厚,也不需要經過特殊準備,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這種**下開始進入俱樂部的大門,開始成為新的一批“掃樓”者。
那以後,郭宏偉在幾個俱樂部之間跳來跳去。到了1998年年初,他終於在一家俱樂部安營紮寨。他已經不用再去“掃樓”了,即使是參加招待酒會,也不用慫恿別人買會員卡了。他擁有高學曆、高度敬業精神和良好的銷售業績,一路從銷售員、銷售經理、銷售總監一直坐到了俱樂部副總裁的位置上。顯然,如果沒有當年的“低人一等”,哪裏會有後來的“高人一籌”呢?
你可能已經擬定了一個非常嚴謹的人生奮鬥計劃,有些目標可能是很完善、令人讚賞的,但在沒有達到這些目標之前,中途的一些升遷真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也許你在實行一個計劃時,一著手就大受他人誇獎,但你必須對他們的誇獎一笑置之,仍舊埋頭去幹,直到隱藏在心中的大目標完成為止。那時人家對你的驚歎,將遠非起初的誇獎所能企及的。
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宇宙漫長的曆史是一分一秒走過來的,人類繁衍的重任也是一代一代去完成的。“愚公移山”這個寓言告訴我們,隻要我們一步一步地啃下去,像山一樣的困難都會被我們啃掉。再大的困難,若是遇到一步一步堅持啃下去的人,除了等著束手就擒,還能如何?
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鍾放在了兩隻舊鍾當中。兩隻舊鍾“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著。其中一隻舊鍾對小鍾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3200萬次以後,恐怕就吃不消了。”
“天哪!3200萬次。”小鍾吃驚不已,“要我做這麽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另一隻舊鍾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隻要每秒‘滴答’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鍾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鍾很輕鬆地每秒“滴答”擺一下。不知不覺中,幾年過去了,已算不清它走了多少個來回了。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隻要我們每一刻都在前行,山一程,水一程,再遠的路程也有抵達的一刻。既然如此,起行時又何懼什麽山長水遠、千裏迢迢呢?在現實生活中,隻要一步一步不停地向人生目標邁進,當最後一步在我們的努力中完成時,整個事業成功的喜悅就已經浸潤我們的生命。
1983年,伯森·漢姆徒手攀登上紐約的帝國大廈,贏得了“蜘蛛人”的稱號,同時也創造了吉尼斯紀錄。美國恐高症康複聯合會得知這一消息後致電“蜘蛛人”漢姆,打算聘請他做康複協會的心理顧問,因為在美國有八萬多人患有恐高症。
伯森·漢姆接到聘書,打電話給聯合會主席諾曼斯,讓他查一查第1024號會員。這位會員的資料很快被查了出來,他的名字叫伯森·漢姆。原來他們要聘作顧問的這位“蜘蛛人”,本身就是一位恐高症患者。
諾曼斯對此大為驚訝。一個站在二樓陽台上都心跳加速的人,竟然能徒手攀登上四百多米高的大樓,這確實是個令人費解的謎。諾曼斯決定親自拜訪一下伯森·漢姆。
諾曼斯來到費城郊外漢姆的住所。那兒正在舉行一個慶祝會,十幾名記者正圍著一位老太太拍照采訪。原來伯森·漢姆九十四歲的曾祖母聽說漢姆創造了吉尼斯紀錄,特意從一百公裏外的葛拉斯堡羅徒步趕來,她想以這一行動為漢姆的紀錄添彩。誰知這一異想天開的想法,無意間創造了一個耄耋老人徒步百裏的世界紀錄。
《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問她:“當你打算徒步而來的時候,是否因為年齡關係而動搖過?”老太太精神矍鑠,說:“小夥子,打算一口氣跑一百公裏也許需要勇氣,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隻要你走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一步接一步,一百公裏也就走完了。”
諾曼斯站在一旁,一下明白了伯森·漢姆登上帝國大廈的奧秘——原來他隻需一步接一步往上攀爬。
在這個世界上,創造出奇跡的人,正是那些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人;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克服巨大困難的人,也是那些一步一步不斷前行的人;能夠更快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事業目標的人,是那些將遠大的事業目標分解為一個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小目標的人。
一步一步地前行,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地進取。遇到艱難時,也不必一下大幅度地前行,一次前行一點點就夠了。不要小看這一點點,每次小小的前行、小小的進取,都會令成功接近我們一點點。
為了安全,別把自己拋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