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他領著我走進一條小巷,小巷裏有一座錫皮頂的小屋,跟鄉下的小涼亭差不多,我們在門口停了下來,已經有差不多25個流浪漢在那兒等著了。有幾個很髒的老家夥,其餘的多是看上去挺正派的小夥子,是從北邊來的,很可能是失業的礦工或者摘棉花的工人。過了一會兒,門開了,從裏麵出來一位女士,她把我們迎了進去。這位女士身穿藍色絲質長裙,戴著一副金絲眼鏡,脖子上掛著一個十字架。

我們脫下帽子,坐下,覺得很不自然。這位女士給大夥兒分了茶,在我們喝茶吃麵包的時候,她一直在四處走動,親切地說著話。她說的是關於宗教的事——說耶穌一向憐愛我們這樣的貧苦人,一個人在教堂做禮拜時時間過得有多快,還說一個行路人經常做禱告是多麽重要。我們不喜歡聽她講這種東西。我們靠牆坐著,撚弄著各自的帽子(流浪漢沒了帽子就覺得自己受到了嘲弄),臉變得通紅。這位女士跟我們說話時,我們盡量嘟囔點兒什麽。不用說,她這麽做都是出於好心。過了一會兒,她端著一小盤麵包走到一個北方小夥子跟前,然後對他說:

“我的孩子,最近一次你跪下來跟你天上的父做靈魂上的溝通是什麽時候?”

這個可憐的小夥子一個字也沒說出來,不過他的肚子替他回答了,一見到吃的東西,他的肚子就不爭氣地咕嚕咕嚕叫起來。他被羞臊得無地自容,麵包也吃不下去了。隻有一個人能夠回答這位女士的問題,並且還能回答得讓她滿意。這人活力十足,長著一個紅鼻子,看模樣像是個因為酗酒丟了袖章的下士。他能夠大言不慚地說出“親愛的主耶穌”這句話。我還從未見過像他這樣不知羞恥的人。毫無疑問,他是在監獄裏學會這一套的。

茶喝完了,我發現流浪漢們正相互間偷瞄對方。不用說,大夥兒的想法是一樣的——祈禱開始前能不能溜掉?有個人已經坐不住了——還沒站起來,卻不時地朝門口偷看,似乎是在提議:走吧。這位女士看了他一眼,把他給按住了。她用比剛才更加親切的語調說:

“我覺得你們沒必要這麽早去。臨時救濟站六點才開門,咱們還有時間跪下來,跟我們天上的父說兩句。我覺得說完之後咱們就會好受些,對嗎?”

紅鼻子男人趕緊幫忙,把手風琴擺好位置,把《聖經》分發給大家。發《聖經》的時候他是背對著那位女士的。這是他想出的一個主意,是一種開玩笑式的做法。就像發一副撲克牌似的,每走到一個人跟前,他都會壓低聲音說:“夥計,這是你的牌,咱們現在玩的是拿破侖紙牌遊戲,這張是你的!四張A,一張K!……”

我們帽子也不戴就跪在肮髒的茶杯中間,開始嘟囔那些我們應該做卻沒有做的事,還有那些我們本不應該做卻做了的事。那位女士滿懷熱情地祈禱,眼睛卻始終在環視我們,看看我們是不是在禱告。我們逮著一個空子便相互間嘻嘻一笑,使個眼色,低聲說幾個非常下流的笑話,我們這麽做隻是為了證明我們不在乎。不過這麽幹讓我們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感覺。除了那個紅鼻子的家夥,大夥兒的心思都不在這上麵,沒人能夠稍微大聲地說出應答文。唱讚美詩的時候,我們表現得稍微好些。不過有個老流浪漢除了“向前,基督的勇士們”這一句之外別的什麽都不會唱,於是他總時不時地唱這一句,把挺動聽的一首聖歌給搞得亂七八糟。

祈禱持續了半個小時。那位女士在門口跟我們一一握手之後,我們就溜了。一走到她聽不見的地方,就有人說:“麻煩事總算完了。我還以為這祈禱沒完沒了了呢。”

“你不能白吃人家的麵包,你得付錢。”就聽另外一個人說:

“你說的是付錢,對吧?哈哈,你什麽都不知道。你不跪下來祈禱,他們連一杯兩便士的茶都不會給你的。”

大夥兒都覺得這人說得在理,紛紛嘟囔著表示同意。很明顯,這些流浪漢喝了人家的茶,卻不懂得感恩。說真的,那茶的味道真不錯,跟咖啡館裏賣的茶大不一樣,這種區別就像正宗的波爾多酒跟自稱為波爾多酒的垃圾酒一樣。同時,我還認為,人家給我們茶喝完全出自好心,沒想著要侮辱我們,所以將心比心,我們應該對人家表示感謝——可我們沒這麽做。

臨時救濟站

六點差一刻,愛爾蘭老人把我領到臨時救濟站。臨時救濟站是一棟灰黃色的立體磚樓,佇立在救濟院的一個角落裏,讓人看上去覺得很不舒服:一排排的小窗戶被欄杆阻擋著,一道高高的牆和幾扇大鐵門把它和路隔開,遠遠望去更像是一座監獄。那兒已經有了一長隊衣衫襤褸的人,都在等著開門。這些人長什麽樣的都有,多大年齡的都有,最年輕的隻有16歲,臉還很稚嫩;最老的75歲,背也駝了,牙齒也掉光了,活像一具幹屍。其中有幾個流浪漢,一看就是老資格,這從他們的拐杖、小棍和灰黑色的臉就能辨認出來。有些原來是在工廠做工的,現在沒了工作;有些是農民;還有一個西裝革履的職員和兩個確定無疑的智障。看著這一大群人,我忍不住心生厭惡。可他們既不是壞人,也不能對旁人構成什麽威脅,隻是一群看上去不那麽雅觀、肮髒透頂的人。他們差不多都穿著破衣服,一看就知道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不過,這些人都很友好,什麽都不問。有好幾個還給我煙抽——當然了,都是煙頭。

我們靠在牆上吸煙,大夥兒開始談論最近一段時間去的那些臨時救濟站。從他們的談話中,我大致可以判斷出臨時救濟站各不相同,每一個都有優點和缺點,一個人在路上的時候牢記這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老手會把英國各個臨時救濟站的特點告訴你,比如A臨時救濟站的特點如下:可以吸煙,但室內有臭蟲;B的特點如下:床很舒服,但看門的那家夥是個流氓;C的特點如下:一早上他們就放你出去,但那茶不能喝;D的特點如下:要是你有錢,那裏麵的工作人員就會把錢偷走,等等。

流浪漢們都有走熟了的路,用不了一天就能到達其中的一家臨時救濟站。我聽人說從巴尼到聖奧爾班這條路最好走。他們提醒我要繞開比勒裏基和切爾姆斯福德,還有肯特的艾德山。切爾西據說是英國最豪華的臨時救濟站。讚美它的人說,那兒的毯子更像是監獄裏的,而不像是臨時救濟站的。夏天,流浪漢們往往漂泊在外,到了冬天,他們就盡可能向大城市靠攏。這種地方暖和,慈善事業做得也好。不過,他們得不停地漂泊。因為一個流浪漢每個月不能兩次進入同一家倫敦的臨時救濟站,要是被人抓住就得蹲一個星期的班房。

六點過一點兒,門開了,我們開始挨個兒進去登記。院子裏有間辦公室,一個工作人員拿著一個登記簿進去了,登記簿上有我們的名字、職業和年齡這些信息,還有我們是從哪裏來的,要到哪裏去——這最後一項是為了記錄我們這些流浪漢的行蹤。我給出的職業是“畫家”。我畫過幾幅水彩畫——話說回來,誰又沒畫過呢?那個工作人員問我們當中有沒有帶錢的,大夥兒都說沒帶。按規定,一個人進臨時救濟站的時候,口袋裏的錢不能超過八便士,要是少於這個數,也得在門口上交。不過,流浪漢的慣常做法是把錢用一塊布緊緊裹起來,不讓它們發出聲音,然後再偷偷帶進來。他們一般把錢放進茶葉包或者糖包裏(每個流浪漢都會隨身攜帶這種東西),或者夾在“文件”中,這些“文件”是聖物,從不搜查。

在辦公室登記之後,一個工作人員(流浪漢的頭頭兒,他的工作是管理流浪漢。一般來說,他也是接受救濟的人)和一個穿著藍色製服、又嚷又叫、頗具流氓作風的門衛領著我們走進臨時救濟站。臨時救濟站裏麵不過有一間浴室、一間廁所,外加一些由兩長排石頭砌成的小屋子。小屋子或許有100間之多。屋裏空****的,很陰暗,幹淨得讓人感覺不舒服,還有一股軟肥皂、洗滌劑和公共廁所的味道——總之是一種冰冷的、令人沮喪的、隻有監獄裏才會有的那種味道。

門衛把我們聚集在走廊裏,然後讓我們進浴室。每次進六個人,洗澡前需要搜身。搜身是看看你帶沒帶錢和香煙。在拉姆頓臨時救濟站,隻要你能把香煙帶進去,想抽就抽,沒人管。不過要是被人發現,你身上帶著這些東西,那它們就會被沒收。老手告訴我們,門衛從不搜查膝蓋以下的部分,所以進浴室之前,我們都把各自的香煙藏到了靴子的腳脖子處。然後,脫衣服時,我們就會把香煙偷偷放進外套口袋中。外套是被我們當枕頭用的,可以隨身帶著。

浴室內的一幕格外令人討厭。50個肮髒、一絲不掛的男人擠在一間20平方英尺的小屋裏,胳膊肘挨著胳膊肘。浴缸隻有兩個,毛巾也隻有兩塊,黏糊糊的。我永遠都忘不了那些腳丫子發出的惡臭。少數流浪漢實際上一輩子都沒洗過澡,他們說,洗熱水澡會讓身體的各個器官變得“虛弱”。不過臉和腳是要洗的,還有他們纏在腳趾上的那些令人作嘔的小布條也是要洗的,所以趁別人在浴缸裏洗的時候,有些人就把自己的腳洗完了。門衛把我們推來推去,看到有人磨磨蹭蹭就破口大罵。輪到我洗的時候,我問能不能先把浴缸好好衝一下然後再洗,因為裏頭已經留下了很多汙穢之物。門衛隻是簡單而粗暴地說了一句:“快閉嘴!快洗!”這兒的人都是這麽說話的,我再也沒敢張嘴。

洗完澡,門衛把我們的衣服捆成捆兒,把臨時救濟站的灰色的純棉襯衫分給我們。這些襯衫就像剪短了的男睡衣,至於是不是幹淨的,就不得而知了。我們挨個兒走進小房間,過了一會兒,門衛和流浪漢頭頭兒就從救濟院把晚餐給我們送來了。每個人的飯食都是定量的:半磅楔子形的、塗著人造奶油的麵包和一品脫沒有加糖的味道極苦的用一個錫罐盛著的可可飲料。坐在地上,我們隻用了五分鍾就把這些東西掃**光了。七點左右,小屋的門在外麵被鎖上了,一直要到第二天上午八點才會開。

臨時救濟站允許每個流浪漢跟他的朋友睡一個屋,每間小屋睡兩個人,當初人家就是這麽計劃的。我沒有朋友,人家讓我跟另外一個單身流浪漢睡一個屋。這人是個瘦子,一張小臉,還略微有點兒斜眼。小屋麵積是八平方英尺,高五英尺,是石頭砌成的,高牆上有一扇窗戶,用柵欄封死了,門上有一個窺視孔,總體來看,真像監獄裏的號子。屋內有六條毯子,一個夜壺,一條熱水管,別的就什麽也沒有了。我朝周圍看看,覺得缺點兒什麽。然後,我心裏一驚,明白了,於是便大聲叫道:

“床呢?”

“床?”那人回了我一句,臉上一副吃驚的表情,“沒床!你還想要床?在這種臨時救濟站你得睡地板。上帝!這種地方你還沒適應嗎?”

臨時救濟站裏沒有床,這似乎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我們把外套卷起來,倚住熱水管,盡可能讓自己舒服點兒。屋裏很憋悶,空氣很汙濁,溫度卻不高,把六條毯子都墊到身體下麵肯定會冷的,於是我們各拿出一條,放到身體下麵,讓地板顯得稍微軟和點兒。我們分開睡,相隔一英尺,呼吸的時候,氣體吹到對方臉上,我們光著的身子又不時地與對方的碰到一起,我們隻好翻個身,背對對方,睡下。隨後,我們翻來覆去,想讓自己躺得舒服點兒,可這沒起多大作用。翻身調整位置的時候,先有一種麻木的感覺,隨之而來的是一陣劇痛,因為毯子太薄,地板的堅硬透了過來。在這種情況下,睡覺是可以的。不過這一晚上,前前後後我一共睡了還不到十分鍾。

半夜的時候,我的室友湊近我的身體,想跟我搞同性戀——在一間上了鎖、黑漆漆的小屋裏搞這種事真齷齪。他長得不壯實,我很輕易地就製服了他。可這樣一來,覺也睡不成了。那天晚上,在剩下的時間裏,我們一直醒著,抽煙,聊天。這人告訴我,他丟了工作之後,他的妻子就把他拋棄了,他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嚐過女人的滋味了,都快忘了她們長什麽樣了。他還說,在流浪漢中搞同性戀很普遍。

第二天早上八點,門衛走進走廊,把門打開,大聲喊著:“都出來!”門開了,冒出來一股奇臭無比的尿臊味兒。走廊裏頓時出現了一群肮髒、穿著灰色襯衫的家夥,每個人的手裏都端著一隻夜壺,爭搶著向衛生間衝去。早上的時候,人家似乎隻給我們這幫人預備了一桶水,等我到衛生間一看,已經有20個流浪漢在洗臉了。我瞟了一眼漂在水麵上的黑乎乎的髒東西,臉也沒洗就走了。在這之後,救濟院為我們分發早餐,吃的東西和昨天晚上一模一樣。吃完,拿來衣服,我們去院子裏幹活兒。我們的工作是削土豆皮,這些土豆是做救濟者的晚餐用的。其實這隻是一道程序,是為了不讓我們閑著,故意給我們找點兒事做,等醫生來為我們做檢查。大多數流浪漢什麽都沒幹。十點,醫生來了,我們又進了各自的小屋,脫得赤條條的,然後出來,站在走廊裏等著檢查。

我們一絲不掛地在走廊裏排成一排,凍得渾身直打哆嗦。你根本無法想象出當時我們那副衰敗、頹廢的樣子,我們就這樣在無情的晨光中站著。流浪漢的衣服是不怎麽樣,可還能起到遮醜的作用。要想看到流浪漢的本來麵目,讓他們光著身體就行了。扁平足、大肚子、深陷的胸脯、下垂的肌肉……長什麽樣的都有,身體的種種醜陋之處都在這裏了。幾乎每個人都處在營養不良的狀態,有些一眼瞧上去就是病人,有兩個人還戴著疝帶,其中一個是那個像一具幹屍的75歲的老者。我真是納悶兒,像他這種體格是怎麽完成每天的長途跋涉的。瞧瞧我們每個人的臉,胡子拉碴,皺紋堆疊,全都是沒睡覺鬧的。這情景讓人覺得,我們喝了一個禮拜的酒,現在正處於康複階段。

檢查主要是看看有沒有天花,至於別的毛病人家是不管的。醫生還是個學生,叼著一支煙,快步在我們旁邊走過,用眼上下掃著我們,根本不問感覺哪兒不舒服什麽的。我室友脫光衣服時,我看到他的胸脯上長滿了紅色的疹子。昨天晚上我跟他之間的距離隻有幾英寸,於是我立刻慌了,生怕被他傳染了。然而,醫生檢查完之後說,那隻是營養不良的結果。

檢查完之後,我們穿好衣服,又被趕到院子裏。在那兒,門衛挨個兒喊我們的名字,把我們留在辦公室裏的東西還給我們,並且給每個人發了一張飯票。每張飯票麵值六便士,昨天晚上我們登記了今天要走的路線,沿途會有一些咖啡館,飯票隻能在指定的咖啡館裏用。看到有些流浪漢竟然不識字,我覺得挺有意思,他們隻能讓我和別的“文化人”幫他們解釋。

門開了,我們立即散開。被監禁了一夜,我們受夠了臨時救濟站小屋裏惡臭的空氣,外麵的空氣乍一聞上去是多麽芳香,甚至連郊區後街裏的空氣也是如此!現在我有了一個伴兒。削土豆皮的時候,我跟一個叫培迪·傑奎斯的愛爾蘭流浪漢成為朋友。這個人麵色蒼白而憂鬱,看上去挺幹淨,也很正派。他打算去愛德博瑞臨時救濟站,於是提議我和他同行。我們出發了,並在下午三點到了那兒。本來是12英裏的路程,可我們卻走了14英裏,因為我們在倫敦北部那片荒涼的貧民窟裏迷了路。我們的飯票上指定的是伊福的一家咖啡館。等我們到了那兒,一個當服務生的黃毛小丫頭瞧了一眼我們的飯票,發現我們是流浪漢,便輕蔑地一晃腦袋,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為我們服務。最後,她把兩大杯茶、四片麵包(也就是八便士的食物)摔在了桌子上。流浪漢的每張飯票差不多都要被咖啡館騙去兩便士,似乎這已成了一貫做法。因為流浪漢手裏拿的是飯票不是錢,所以他們要麽忍氣吞聲,要麽就隻能去別的地方了。

流浪漢培迪

培迪跟我做伴做了兩周,鑒於他是我熟識的第一個流浪漢,我想好好把他描述一下。我覺得他很具有代表性,在英國像他這樣的流浪漢有好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