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III 連環殺手的犯罪(一) 高智商連環殺手:女大學生“終結者”

在美國聖克魯斯鎮,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就在這裏。這個地方像塊磁鐵般吸引著很多女大學生。她們時常在周末、節假日到鎮上遊玩,單純的她們在遊玩結束後還會搭乘陌生人的車輛返校。一直以來,小鎮都處在祥和和歡樂的氛圍中。可是,隨著幾名女大學生相繼失蹤、被害,這裏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祥和與平靜,取而代之的是恐慌和不安。學校的負責人一再警告學生們不要隨意外出或是搭乘他人的車輛,附近的居民也心有餘悸,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危。

可即使如此,依然有女大學生遇害。有人在伊登大峽穀中發現了殘缺不全的屍體。雖然當地警方全力以赴展開調查,但卻沒有任何收獲,這讓警方陷入困境中。同時,由於媒體的大肆報道,當地年輕的女性都不敢出門,整個聖克魯斯鎮彌漫著恐怖的氣氛。

於是,當地警方向FBI尋求幫助。隨後,FBI派出特工介入調查,並且讓心理畫像專家約翰·道格拉斯協助警方破案。

道格拉斯與FBI探員在研究過案情資料後認為,很多罪犯都是由於事業或感情失敗,抑或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從而讓他們感到憤懣不平。而這些人當中有的人曾遭到某種生理或情感上的虐待,所以,他們會幻想自己是警察,擁有一定的權勢,從而就可以展開報複。一些人可能企圖混入警察隊伍中,但結果卻未能如願,因而他們會從事保安等與警察相類似的工作。

因此,道格拉斯在為凶手做心理畫像時反複強調一點:凶手可能會開著一輛與警車類似的汽車。另外,凶手還會時常混入警察出入的酒吧和餐廳,並想方設法與他們聊天,以讓自己有一種成為圈內人的感覺。同時,他也是在試圖了解案件調查的進展情況,從而預測警方下一步將會采取的行動。

凶手之所以可以在同一地區頻繁作案,並且能夠巧妙地逃脫警方的追捕,表明他的智商很高,而且善於分析自己的所作所為,懂得如何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作案技巧。

另外,道格拉斯還分析,這個凶手喜歡幻想。因為大多數連環殺手自身都存在缺陷,而且比較自卑,認為女性不願意接受自己,因此,他們就會通過幻想來彌補內心的缺陷。為了能夠完全地占有想象中的人,他們往往會采取極端的手段——剝奪她們的生命。很多性施虐的謀殺犯如果想從幻想跨越到現實,他們常常會先通過色情書刊或是在小動物身上做病態的實驗來獲得滿足,抑或是向同齡人施暴。這是他們未來犯罪行為的前奏。

從掌握的案情可以推測,凶手成長的環境比較複雜,而且受到支配欲比較強的母親或是其他女性親屬的影響,從而讓他產生報複的心理,不斷地殺害其他女性。

正當道格拉斯與FBI特工分析案情時,卻突然傳來一個好消息:聖克魯斯警局打來電話稱,凶手名叫埃德蒙·埃米爾·肯珀,他已經投案自首,承認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他就是殺害那些女大學生的連環殺手。目前,肯珀正在科羅拉多州普韋布洛縣城外等待警方來抓捕他。警察本以為是有人在故意搞惡作劇,但在他詳細地告訴警方自己的作案過程和埋屍地點後,警方終於相信他所說的是事實。

警方將肯珀抓獲後,他還向警方交代,他在昨晚殺害了自己的母親以及母親的朋友。因為他從小到大受夠了母親的吼叫和百般羞辱,因此他認為殺害母親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同時,他還向警察交代了作案細節:當他的母親躺在**熟睡後,他用羊角榔頭連續擊打她,直到將其打斷氣才停止。隨後,他割下了母親的頭,並淩辱了她的屍體。

事後,他打電話給母親的一位朋友,聲稱邀請她過來享受一頓“驚喜”的晚餐。當她到達後,他對她猛烈地攻擊,並將其勒死。隨後,他也將她的頭割下,將她的屍體放在自己的**,而他則在母親的**呼呼大睡。

第二天一大早,肯珀就開車出門,並一直收聽車上的廣播。他以為媒體會對這宗謀殺案大肆報道,那樣自己就會成為名人。可是,他並沒有聽到任何相關報道。當他開車到達科羅拉多州普韋布洛縣城外時,他因為睡眠不足而感到非常疲憊。同時,他也為自己的“壯舉”沒有造成強烈的影響而失望。於是,他將車子停在路邊的電話亭旁,給聖克魯斯警察局打了電話。

在肯珀被捕後,媒體對其進行大篇幅報道。此時,人們才知道這個連環殺手竟然是一個身材高大魁梧且有著高學曆的人,很難將他與那些粗魯、殘暴的凶手聯係在一起。與此同時,人們也漸漸了解了肯珀不為人知的過去:

肯珀出生在一個破碎的家庭中,他有一個姐姐和妹妹。雖然他自幼非常聰明,可是卻沒有得到父母的嗬護和寵愛,相反,他總是遭到母親的百般羞辱和打罵。由於他的父母常常吵架,不久他們便以離婚收場。結果,肯珀與他的姐姐和妹妹都由母親撫養,這讓肯珀難以接受,因為他原本與父親的關係比較好。

後來,他的母親再婚了,但肯珀與繼父相處得很不好。而隨著庫珀日漸長大,他的長相越來越像父親,出於“恨屋及烏”的心理,這讓母親看到他就非常心煩,總是動輒辱罵他,而且對他非常冷漠。正如道格拉斯分析的那樣,由於長時間與性格強勢的母親生活在一起,從而讓他產生了報複的心理,想要通過殺害其他女性來宣泄對母親的仇恨。

而與同齡人相比,肯珀的身材更加壯碩,因此,很多同學都不願與其交往,都遠遠地躲開他。正因為如此,母親也擔心他會猥褻自己的妹妹,便將他趕到又黑又冷的地下室中。這對於10歲的肯珀來說,是刻骨銘心的體驗,他感覺自己如同一個囚犯,內心也漸漸產生了無法化解的仇恨,並且有了殺人的念頭。

因此,他故意做出一些出格而怪異的行為,以此刺激他的母親。比如,他殘忍地肢解妹妹的洋娃娃以及家中的兩隻貓。後來肯珀在獄中接受訪問時稱,自己做了這件事後,會從中享受到掌控權力的感覺。

而他的行為讓母親非常氣惱,對他不住地打罵,並將其送到前夫那裏。可是,父親已經組織了新的家庭,而且也有了孩子。肯珀在那裏感受不到父愛,於是偷偷地逃回了母親的住處。可是,狠心的母親又將他送到偏僻的農莊,讓肯珀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在“與世隔絕”的農莊生活一段時間後,肯珀感到相當無聊和寂寞,慢慢地,他內心的陰暗麵也在悄無聲息地滋長著。在他14歲的時候,因為祖母執意讓他幫忙幹活,不讓他外出玩耍。這讓肯珀相當惱怒,他拿起一支來福槍射殺了祖母,然後又用菜刀猛砍其屍體。肯珀擔心祖父可能不會原諒他所闖下的大禍。於是,在祖父回家時,他再次用槍射殺了他的祖父,而那把來福槍正是祖父送給他的生日禮物。

殺死祖父母後,肯珀並沒有感到慌張和害怕,而是冷靜地打電話告訴母親自己所做的事情,而後等待警察的到來。當警察問他為何殺死自己的祖父母時,他的回答竟是:“我隻是想知道殺掉祖母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

由於這起謀殺案缺少犯罪動機,因此,肯珀被診斷是一個“個性特征畸形、被動攻擊類型”的人。於是,他被關進了收留患有精神病罪犯的州精神病醫院。在醫院中,肯珀被診斷為患有精神分裂症。同時,醫院給他做測試時發現,肯珀的智商高達136。

憑借自己的高智商,肯珀在醫院中表現得非常突出,他在醫院中學了大量心理學方麵的知識,並查閱了醫院大部分的病例資料。在此期間,他不僅與醫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還成了醫生的助理。當他知道精神評估的測試標準後,他竟然背下了28種精神測試題目。因此,在肯珀21歲時,他順利地通過了精神評估測試,並被評估為“對社會沒有危險”而獲得假釋。

出院後,肯珀繼續與母親生活在一起。此時,他的母親剛與第三任丈夫離婚,正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做秘書工作。可是,分離數年卻沒有讓這對母子變得親近,他們還是會激烈爭執,肯珀的母親依然像以往那樣羞辱和打罵他,還指責他,說沒有任何女孩會願意與你這樣的人談戀愛、結婚的。

雖然肯珀很想搬出去獨自生活,但由於缺少經濟來源而不能如願。如今的肯珀已經是一個身高兩米多,體重達兩百斤的壯小夥。聰明好學的他雖然在社區大學出色地完成了學業,可是他想考入警校時,卻由於身高的問題而被拒之門外。因此,他總是出入警察常去的酒吧和餐廳,聽聽他們所講的故事,過過癮。正如道格拉斯分析的那樣,肯珀之所以想要考入警校,就是由於他有著很強的支配、操縱、控製他人的欲望。他認為警察是大權在握的。

被警校拒絕後,肯珀時常會做一些零散的工作。後來,他又申請加入了公路巡警隊,但依然遭到了拒絕。不過,他卻在公路管理局獲得了一個機會,在那裏找到了一份工作。於是,他時常開車在公路上穿梭,並將自己的車改裝成與警車極為相似的款式,搭載聖克魯斯附近的年輕女孩回校或回家。在此期間,他依然遭到母親的百般羞辱,這讓他心中的複仇“惡魔”成長得愈發迅速,殘暴的行為也如火山爆發一樣湧現出來:

1972年5月7日,肯珀搭載了弗雷斯諾州立學院的兩位女生瑪麗·培斯和安妮塔·盧切斯。在將她們載到一個偏僻的地方後,肯珀殘忍地將其殺死,並將她們的屍體放在母親的住所,然後用相機為她們拍照,最後肢解屍體。過後,他將屍塊裝在塑料袋中,埋在聖克魯斯的山中,同時將死者的頭顱扔到深穀之中。

同年9月14日,肯珀載著15歲的女高中生艾柯·庫回家,但在途中他將艾柯·庫悶死,並對屍體施暴,最後將屍體運到母親家中肢解。第二天上午,他車上裝著艾柯·庫的頭顱去醫院接受定期檢查,並且順利地通過了測試。最後,精神科的醫生還認為,他不再對社會或他人造成威脅,建議將他的青少年犯罪檔案封存起來。

1973年1月9日,肯珀載著聖克魯斯分校的學生辛迪·沙爾返校。在途中,他將辛迪·沙爾槍殺,對屍體施暴並分屍。隨後,他將辛迪·沙爾的頭顱埋在母親家中的後院,並讓她的臉朝上,兩眼對著母親臥室的窗戶,因為他的母親總是讓人“抬頭望著她”。

聖克魯斯分校發現有女大學生相繼失蹤、被害後,校方強調女學生不要外出,更不要隨意搭乘陌生人的車輛。女生們本以為學校是最安全的地方,但她們不知道的是,肯珀的母親就在這所學校中工作,他的車子上貼有學校的通行證。因此,肯珀得以繼續他的“暴行”。不到一個月,他又相繼殺害了兩位女學生——羅莎琳德·索普與艾麗斯·劉。直到他殺掉自己的母親後自首,才落入法網。

在肯珀被捕後,FBI心理畫像專家決定對他進行深入的研究,為此,他們到獄中對肯珀進行訪談。在接受訪談的過程中,肯珀的態度既不狂妄傲慢,也不悔恨慚愧。相反,他相當冷靜和漠然,說話聲音也比較輕柔,並且還用精神病學的分析方法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

肯珀還擅長從心理學角度蒙蔽自己的“獵物”,他聲稱,自己在搭載女大學生時,都會先問對方準備去哪裏,然後抬起手腕上的表看一看,以讓她們認為自己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比較趕時間。那麽,女學生們就會認為他在百忙中還會載她們,是一個善良的人,因此,她們就會放鬆警惕,而他則輕易得手。

1973年11月,埃德蒙·埃米爾·肯珀出庭受審,根據他所交代的罪行,法院判其犯有一級謀殺罪,終身監禁。當法官問肯珀什麽樣的刑罰適合他時,他的回答是:“折磨至死。”

【連環殺手的特征】

一般來說,很多人都會認為連環殺手如同瘋子般,而且長相醜陋、行為粗魯、品行低劣。其實不然,很多連環殺手長相俊朗,並且有良好的行為舉止,甚至還有很高的智商,如上文中的肯珀。因此,連環殺手在被捕前,人們幾乎不會將他們與殘忍的罪行聯係在一起。對此,有心理學家認為,大多數連環殺手有著嚴重的精神變態或是性格異常孤僻,還有部分連環殺手是由於年幼受虐導致心理變態。

犯罪心理專家在研究諸多連環殺手後總結出,連環殺手最大的特征是犯罪行為的穩定性。對他們來說,殺人動機、模式和殺害的對象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因為連環殺手行凶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心中某個特定的目標。這個目標可能與性、權力,甚至與生存有關,但這些原因都是扭曲的。連環殺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重樹他們心中的目標,而且殺人模式、動機都不會輕易改變。

著名學者海倫摩裏森經過研究證明,連環殺手並沒有共通的心理背景。有些人之所以成為連環殺手,可能與家庭、社會、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背景有關,也可能是情感發展受到障礙,導致他們的認識與現實脫節,不能控製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