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企業家時代

策劃對我們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是很難量化的。我想,如果打個比方的話,我們是一個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卵子”,而王誌綱給了我們一個寶貴的“**”,使我們的項目有了本質性的變化。

2000年千禧伊始,王誌綱赴上海途中在杭州做短暫逗留。黃巧靈麵帶喜色地向王誌綱述說了天城項目的新進展:

我們以王誌綱工作室的天城策劃報告為基礎,編製了一個項目可行性報告,銀行已經同意提供數億元的貸款,專門用於氡泉項目的開發與運作。1999年12月18日,杭州天城氡溫泉度假村已開始試營業。

宋城華美學校、杭州旅遊學院的各項籌備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黃巧靈是一個“勤於思而敏於行”的企業家。在王誌綱為宋城集團重新定調,並為其總譜明確主旋律之後,一部氣勢雄渾的“天城交響曲”正在他靈動的指揮棒下拉開序幕。

王誌綱與黃巧靈這對黃金搭檔為宋城集團演繹的天城策劃暫告一段落了。但是,“天城之夢”的傳奇故事還遠未結束,一切都才剛剛開始。

王誌綱工作室策劃總監雲亮是一個為人謙遜、居安思危的人。一次,他在私下裏推心置腹地問黃巧靈:黃總,現在我們之間的合作已告一段落了。為了下麵更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現在我很想知道,前一階段我們提供的策劃對你們到底有多大價值?

黃巧靈逐一曆數了與王誌綱工作室合作中的種種“所得”之後,頗有感觸地說:

宋城集團多次與外腦合作,但很少能真正學到東西。多數的情況下,反而是我們給他們當老師。這次,與王誌綱工作室的合作,可以說是我們與外腦合作中最成功的一次。我們學到了一些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得到了我們最想要的東西。

我們之間的合作,是用你們的思路,用我們的操作手段。我認為這是一種難得的組合。

至於說你們的策劃對我們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是很難量化的。我想,如果打個比方的話,我們是一個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卵子”,而王誌綱給了我們一個寶貴的“**”,使我們的項目有了本質性的變化。

我很看重王老師,我認為他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我希望能與王誌綱工作室長期合作。

黃巧靈的“**論”,與王誌綱所提出的“財智時代”的思想不謀而合。王誌綱認為,“財富是生產力之母,智慧是生產力之父”,二者之間的關係猶如亞當與夏娃,誰也離不開誰。

在這個全新的時代裏,“智”,尤其是那些難以用“工業化”的方式生產和克隆的“智”,將越來越稀缺,越來越有價值。黃巧靈白手起家,以創意與智慧打天下,一躍而成為中國主題公園與民營旅遊業之翹楚,便是對財智時代最好的詮釋。宋城集團本身就已“財智雙全”,而且又善於利用外腦,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像宋城集團這樣的企業,必將在財智時代裏大有作為。

其實,當我們換個角度透視,不難發現,黃巧靈正是財智時代企業家的典型代表。

在財富時代,財與智往往是分離的;在財智時代,財與智趨於一體化。從黃巧靈的成功可以看到,與財富時代相比,財智時代的成功企業家具有“財智雙全”的特點。

黃巧靈的成功在於三個方麵的核心能力。

第一,策劃能力。黃巧靈最突出的核心能力,不是管理能力,而是策劃能力,即創意能力。黃巧靈的創意,不是點子,不是公關,不是CI,而是對旅遊新產品準確的市場定位、獨特的概念(主題)設計、係統的功能規劃和以小搏大的營銷策劃(含廣告策劃)。所有這些,加上其一流的操作能力,最終綜合表現為做市場的能力。(1)準確的市場定位:通過對旅遊業和區域板塊的大勢把握,確定自身定位與經營思路。其一是不按牌理出牌,敢於在別人都不看好主題公園時進軍主題公園。其二是看到“觀光旅遊——休閑度假”的行業大勢,不斷進行產品的升級換代。在規劃設計時就預留管線,確立“主題公園——度假村——房地產——俱樂部會所——學校”的“五道防線”的經營思路。(2)獨特的概念設計、係統的功能規劃、以小博大的營銷策劃。表現為四個方麵,其一是對“宋城”(主題公園)的準確概念定位與功能規劃。其二是主題公園內的各種活動(商業、演出等)的係統策劃。其三是“宋城”廣告語的絕佳創意:“給我一天,還你千年。”其四是僅以幾十萬的投入就打開上海市場的市場營銷策劃。

第二,資源整合能力。黃巧靈曾是記者、紅學研究者,是一個頗有素養的文化人,在文化圈子裏積累了大量的資源。黃巧靈個人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其開展文化產業——旅遊業、教育產業、泛地產開發提供了條件。黃巧靈在整合相關資源方麵,不僅呼風喚雨,而且很有高度。

第三,學習能力。黃巧靈是典型的學習型企業家。廣結“智”緣,與國內外許多外腦(旅遊規劃、園林設計、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廣告、CI等)打過交道,在這一過程中,黃巧靈的企業形成了先進的經營理念。在旅遊淡季時,黃巧靈常常雲遊四海,采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光華,每次從國外回來都帶回幾十個膠卷。黃巧靈已是一流的旅遊產品設計專家。

黃巧靈的這些能力,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財智時代企業家的一些重要特點。黃巧靈說:“策劃與整合太重要了!宋城集團的成功,即得益於此。”

目前,在中國,像黃巧靈這樣的企業家還不多見。然而,大浪淘沙,在財智時代巨浪的衝刷下,最後能沉澱下來的,將是那些財智雙全的新型企業家。

企業家本身財智雙全,我們稱這樣的企業家為複合型企業家。

從財與智的組合來看,如果財不是巨人,智也不是巨人,但二者嫁接,也有可能造就一個巨人;即使財是巨人,但若不與智嫁接,在財智時代就可能萎縮沉淪,不再是巨人;如果財是巨人,智也是巨人,就很有可能造就一個超級巨人;如果財智渾然一體,企業家財智雙全,則必定是一個超級巨人。

縱觀中外產業巨子、經營大師,從福特到鬆下幸之助,從比爾·蓋茨到李嘉誠,之所以有今天的輝煌成就,莫不是財智雙全之故。

中國改革開放至今僅僅20多年的時間,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學習、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家主力階層,是缺乏理論準備的。許多人是從紅衛兵到上山下鄉、應征入伍或提幹任職,再到企業家的轉型過程中,過去的人生經曆、人生理想和價值觀往往容易帶到企業管理中來,於是乎“小農意識”、“家天下”、“拉關係”、“勾兌”、“獨裁”、“炒作”、“搞運動”、“軍事化管理”、“唯技術論”、“政治情結”、“毛澤東情結”等構成了中國當代企業家共同的劣根性。

今天,我們已經看到,在財智時代,昨天的時勢造就的“偶然英雄”,正在走向“必然”的失敗。

如果我們稍作橫向的對比,便會發現,當今活躍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的國際級企業家,都有極其紮實的知識功底與豐厚的理論準備——英特爾公司總裁安迪·格魯夫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西爾斯公司總裁亞瑟·馬丁尼茲畢業於哈佛商學院,思科係統公司總裁約翰·錢伯斯頭帶弗吉尼亞大學法學學士與印第安大學MBA兩項桂冠,太陽微係統公司的斯科特·麥克尼裏先後在哈佛大學與斯坦福大學兩所大學就讀,IBM公司總裁路易斯·格斯特納在哈佛讀完MBA之後在麥肯錫谘詢公司磨練了13年……

當我們仔細研究這些管理大師們的成功軌跡,便會發現,他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不僅僅是由於超群的智力(IQ)與學識,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不管是“敢於逆流而上,取人之異,獨得其利”的戴爾公司總裁邁克爾·戴爾,還是“以超常規思路實現企業超常規轉型”的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這些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全球最佳經理人的世界頂尖管理高手們,雖然采取的經營方式各異,但他們的共同之處在於,他們都有一種超凡的創新精神和超常規的思維方式,綜合表現為一種不同凡響的個性(EQ)。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思路決定出路”。

邁向新世紀的中國,加入WTO的中國,在呼喚什麽?首先不是《財富》500強,而是真正有現代意識、全球意識、財智雙全的超級巨人型企業家,他們將是21世紀中華民族的棟梁。

歌德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鳥兒,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歌喉。”

如果說20世紀的中國是一個偉人輩出的“政治家時代”,那麽,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財智一體的“企業家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