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海戰
保羅·G. 霍爾本
北海戰略
戰爭爆發之際,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與其競爭對手德國相比,仍然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但英國也需要維持國際貿易往來並維護帝國的利益,而且他們的資源也確實在戰爭的頭幾個月就瀕臨枯竭。海上戰爭的新武器——水雷、潛水艇、魚雷——迫使英國放棄傳統的近距離封鎖策略和把敵軍海岸作為前線的想法。他們采取了遠距離的封鎖戰略,從地理位置來看也確實有利於這一點,因為不列顛群島相當於防浪堤或瓶塞子。德國的船為了離開北海到達世界其他地方,就必須經過英國這裏。1914年的海軍方麵也認識到了新式武器的危險性,海軍上將約翰·傑利科是戰爭爆發後大艦隊的總司令,他一直想辦法避免遭到潛水艇的攻擊或駛入事先埋好的雷區。
帝國海軍辦公室海軍上將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在1898和1900年大力推展了海軍計劃,使德國海軍取得了實質性巨大進展。盡管如此,他們仍在摸索作戰策略。考慮到英國海軍在數量上占有優勢,德方想要在其海岸外沿布置水雷及魚雷,以此削減英國聯合艦隊的優勢,直至希望自己的艦隊在數量方麵有利於其大型作戰。但這一切都以假設英國會采取緊密包圍政策為前提。當提爾皮茨問德國軍艦指揮“如果他們不來你要怎麽辦”時,他意識到了這種想法的弊端。他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答複,德國人也從未找到一個應對策略。如果英國海軍軍官還沒有愚蠢到讓自己落入陷阱的話該怎麽辦?最基本的方法仍然是嚐試以全部公海艦隊圍剿一部分英國聯合艦隊,將其消滅,以取得數量平衡。而英國的目標則依舊是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使公海戰隊與全部的聯合艦隊背水一戰。北部發生的幾次重大交鋒都源於這些策略。德國皇帝不願冒寶貴艦隊被摧毀的風險,而是希望將其留作未來和平談判的籌碼,這使得問題複雜化了。反過來,英國人十分清楚,作為一個島國,其生存依賴對海洋的利用。丘吉爾曾評論道,“傑利科是兩黨中唯一能在一個下午內輸掉戰爭的人”。就是對其最好的詮釋。基於以上情況,英德雙方的海軍指揮都十分審慎小心,戰爭期間隻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海上交鋒也就不足為奇了。
地中海
在中部地區,尤其是地中海地區,協約國未必就具有壓倒性的海軍優勢。在戰爭開始前,德軍的同盟——奧地利-匈牙利軍隊就已經開始進行重要的海軍建設項目,其目的是將以海岸防禦為主的部隊培育成為極具戰鬥力並且英勇無畏的海上軍隊。當然,奧地利正在打造的軍隊一定能夠足以與其在三國聯盟、意大利和其他潛在敵軍中的昔日同盟抗衡。在1913年,奧地利、意大利、德國達成了一個公約。而三國聯盟中各國海軍的聯合,對法國和英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法國海軍的實力在歐洲海域以前僅次於皇家艦隊。然而,在戰爭開始的10年前,法國軍隊的實力已經逐步落後於德國了。法國軍隊相對三國聯盟的優勢已經極其微小——至少在各種報告中是這樣體現的。在長時間的事態演變中,這種威脅逐漸變成了一種幻想。在戰爭開始的初期,意大利宣布中立,而奧地利艦隊則注定留在亞得裏亞海繼續防禦任務。表麵上來看,地中海地區對於協約國來說沒有任何威脅。
自從1912—1913年的巴爾幹半島戰爭開始,德國已經在地中海地區部署了自己的海軍,也就是德國海軍地中海分隊。在1914年7月,這支軍隊已經擁有了戰鬥巡航艦——“高本”號和快速輕型巡航艦——“布雷斯勞”號。8月3日,德國指揮官——海軍少將威爾姆·索科恩炸毀了博恩和菲利普維爾的法國阿爾及利亞港口並且拉開了戰爭的序幕。索科恩並沒有試圖和他的奧地利同盟軍一直駐紮於亞得裏亞海,並且也沒有試圖使達達尼爾海峽保持獨立。然而,由於英國和法國軍隊的失誤,他成功了。為了逃避中立法案,“高本”和“布雷斯勞”兩艘軍艦表麵上賣給了土耳其海軍並且掛上了土耳其的徽章。他們保留了德國的官員和船員,因此這個買賣就是一個假象。英國和法國理應受到質疑,並且也有責任遠離達達尼爾海峽。
1914—1915年,北海行動
在北部,英國海軍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衛英國遠征軍到法國的通道,而且重要的是,德國海軍並不能試圖阻止此事。英國人和法國人建立了一個封鎖線切斷了德國與外界的接觸。這個封鎖線最初是由廢棄的巡洋艦組成,這些船艦在主要戰鬥中不再發揮任何作用。皇家海軍也逐漸使用輔助巡洋艦,武裝商船(通常是客輪)用作戰艦。可能他們最為知名的雇傭船就是第十巡洋艦中隊,此艦隊在蘇格蘭北部的海域開展了所謂的北部巡邏,然而那裏的天氣狀況卻暴露出初次使用的老艦並不適合。大型的郵輪或許可以忍受頻繁出現的惡劣海上狀況,能夠裝備大量的煤炭,仍舊能繼續長期的巡邏。
在封鎖區內,海軍的作用是緩慢而穩定的,但並不顯著。這與陸地上沉重的打擊和傷亡數形成對比,並不可避免地引發這個不公平的問題:“海軍究竟在做什麽?”在戰爭開始的幾周裏,大多數人都期望一次重大會麵,當它並沒有出現的時候,大艦隊必然存在失落感。怎麽能讓德國人出來呢?第一次重要海軍行動發生在8月28日,此時隊長雷金納德·蒂裏特帶領的哈裏奇部隊的輕艦和驅逐艦正試圖結束德國在赫裏戈蘭海灣的巡邏。英國的潛艇將被部署好,去襲擊任何可能出來的德國重型輪船。因為海軍部、大艦隊、哈裏奇部隊和英國潛艇之間的錯誤聯絡,此次行動因濃霧和陰霾變得更為複雜,幾乎讓英國一敗塗地。當來自大艦隊的輕艦到達時,場麵相當混亂,沒有被告知出戰的英國潛艇曾一度向一個英國輕艦開火。越來越多的德國艦隊出來支援德國驅逐艦,使得英國輕型部隊非常難熬。對英國人來說幸運的是,德國艦隊各自作戰,因為較低的水位阻止了外海艦隊穿過珍珠港。盡管能見度低,德國重型艦隊、水雷和潛艇的情況未知,海軍少將大衛·貝蒂最終決定帶著他的戰鬥巡洋艦中隊幹預此次戰爭。他的艦隊的到達起著決定性作用。在此次行動結束時,德國巡洋艦“美茵茨”號、“阿裏阿德涅”號、“科隆”號以及驅逐艦V187已經被擊沉。英國沒有損失艦船,隻是兩個驅逐艦和蒂裏特的旗艦,巡洋艦阿瑞圖薩最終必須被拖行返航。在沒有公海艦隊的及時幹預下,海岸邊上的戰敗對德國確實是一次心理上的重擊,德皇也明確了他的防禦態度。珍貴的戰鬥艦隊不能再遭受同樣的命運了,他命令艦隊的指揮官在參與任何艦隊活動之前一定要得到他的明示準許。
從1914年9月開始,潛水艇開始展現出它們的潛力。1914年9月5日,德國的U-21潛水艇用魚雷攻擊了偵察巡邏艦“探路者”號,並將其擊沉。這是英國第一艘被潛水艇擊沉的軍艦。在此之後的一周多一點,英國的潛水艇E-9擊沉了德國老式巡洋艦“海拉”號。傑利科非常清楚地意識到,停泊在斯卡帕灣的艦隊在潛水艇麵前會不堪一擊,於是在戰爭早期,他便將艦隊轉移到了蘇格蘭西北海岸的艾斯灣。直到斯卡帕灣的防禦力量有所提升,傑利科才將艦隊轉移回去。不幸的是,傑利科對潛水艇的重視並沒有得到海軍總部同僚的廣泛認可。盡管海軍總部已經收到了警告,可能會有潛在風險,但是在荷蘭海岸約14托平均水深的海區,他們仍然反布置了一隊老式裝甲巡洋艦,還極諷刺地將艦隊命名為“活餌中隊”。9月22日,德國潛艇U-9擊沉了“克雷西”號、“阿布基爾”號和“霍格”號巡洋艦,人員傷亡慘重。潛水艇以這樣驚人的方式向世人宣布,它將成為英國海洋霸權的最大威脅。傑利科將艦隊的停泊地點先轉移至蘇格蘭海岸更南部的洛蘭納什爾,接著又轉移到愛爾蘭北部海岸的洛克斯威利。傑利科承認,直到1915年早些時候,斯卡帕的防禦達到了可觀的程度時,他在海上才感覺稍稍有些安全。
巡洋艦之戰
在歐洲海域之外,德國和奧地利的海運很快被驅逐出其他的相關海域,船隻或被扣,或被迫尋求中立港灣的庇護。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迅速成為聯合遠征軍的目標,雖然有時候會經曆漫長的作戰,但還是避免不了其殖民地接連被他國搶走的命運。在戰爭爆發時,德國隻有零星巡邏艦散布在海外,一些德國郵輪則搖身一變,成為輔助巡洋艦。在南大西洋航行的“卡爾斯魯厄”號巡洋艦因其內部爆炸沉船。在這之前,“卡爾斯魯厄”號已經深陷麻煩。另外,“哥尼斯堡”號巡洋艦最終在東非的魯菲季河拋錨停船且被毀。在此之前,“哥尼斯堡”號就需要大量的維修,但完成的數量寥寥無幾。德國的輔助巡洋艦也是同樣的情況。作為入侵方,德國那些大型班輪的表現讓人失望。這些班輪對煤炭的需求量十分大,但是煤炭在當時並不容易補給,而且即便到現在,煤炭也不容易在海上或臨時停泊中運輸。盡管這些郵輪截獲了些煤炭,但在戰爭爆發的那年年底,它們仍然有的被擊沉,有的被扣在中立海港。
一戰初期,所有的德國海軍中,唯有中將馬克西米安·格拉夫·馮·斯佩帶領的東亞艦隊十分可觀。斯佩手下有兩艘裝備巡洋艦,分別是“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這兩艘巡洋艦是聞名於所裝備的重炮的戰鬥艦艇。他還有“艾登”號、“紐倫堡”號、“萊比錫”號輕巡洋艦。這些德軍艦隊駐紮在德國強占的中國青島。在1914年8月23日,日軍與德軍開戰,青島淪陷。日本人派出了一支遠征隊來攻打青島,隻因國內根本無法給予增援的軍隊,德軍還是於11月11日投降了。而斯佩早在日本剛開始攻城的時候就離開了青島。他派遣了自己最新最快的巡洋艦——“埃姆登”號攻打印度洋。“埃姆登”號的上將打了一場非常漂亮的仗,共擊沉16艘英國輪船、1艘俄羅斯輕巡洋艦和1艘法國驅逐艦。這也成為此次戰役的傳奇。通過此次戰役,他完全擾亂了印度洋上的貿易,曾給英國和法國帶來相當多的麻煩,而那時這兩個國家正忙著所謂的偉大的“帝國護航艦隊”的行動。澳大利亞、新西蘭,還有這個帝國其他部分總是不乏軍事暴動。實際上,要不是日軍的幫助,這支皇家軍隊要想完成任務就會很難。“埃姆登”號最終在11月9日被澳大利亞的輕巡洋艦“悉尼”號擊毀於科科斯島。德國的巡洋艦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也一時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但他們帶來的損失也隻是英國及其盟軍戰艦的一小部分。他們與戰爭後期潛水艇帶來的威脅相比簡直不算什麽。
斯佩向東穿過浩瀚的太平洋,最終到達南美的西海岸,在那裏他加入了輕巡洋艦“德雷斯頓”號。此艦正準備離開智利海岸。因此在11月1日斯佩遇到一支英國軍隊的時候,他有兩艘裝甲巡洋艦和3艘輕巡洋艦。這支英國後方軍隊正在克裏斯托弗·克拉多克上校的帶領下離開科羅內爾。盡管克拉多克的軍隊比起斯佩並不占優勢,隻有老艦“好望角”號和“蒙默思”號,1艘輕巡洋艦“格拉斯哥”號以及輔助艦“奧特朗托”號,但他認為老戰艦“坎諾普斯”號速度太慢,會阻礙他帶領德國人發起戰鬥,所以他不願意等待“坎諾普斯”號的到來。在此次科羅內爾戰役中,英國慘敗,“好望角”號和“蒙默思”號全部沉沒,無一人生還。這次戰役是皇家軍隊一個世紀以來第一次打敗仗。盡管如此,斯佩對他具有曆史性勝利的戰役仍不敢相信。據說他的手下在瓦爾帕萊索吩咐人在斯佩臨走時獻上一束花,斯佩說道:“謝謝,我要是死了,正好放我的墳墓前。”
斯佩的直覺是正確的。英國新的第一海軍大臣——上將費舍爾勳爵反應敏捷,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將戰列巡洋艦“不屈”號和“無敵”號分開部署到南美洲海域,將“皇家公主”號部署到北美地區。這種幾乎遍及全球的海軍力量調整,對現在的斯佩而言,意味著一種潛在的威脅,這種威脅針對的是非洲、加勒比地區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盟軍遠征軍以及貿易,而他需要思考的是,是否應該返回西方世界。斯佩決定繞過好望角並且突襲馬爾維納斯群島。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決定。英國海軍在中將多夫頓·斯特迪的帶領下剛剛到達。斯坦利港口重重的三角桅杆意味著斯特迪將巡洋戰艦“肯特”號、“卡那封”號、“康沃爾”號以及輕型巡洋艦“格拉斯哥”號全部投入戰鬥。隨後,在12月8日的撤離行動中,德國艦隊中除了“德累斯頓”號,盡數沉沒,而且傷亡慘重(包括斯佩自己的)。“德累斯頓”號一直處於逃亡狀態,直到英國艦隊在智利一個偏遠的太平洋島嶼——魯賓孫·克魯索島發現了它的殘骸,是德軍自沉了德累斯頓號。福克蘭海戰中德軍的失敗使得之前克羅內爾海戰帶來的榮譽**然無存,自此之後,一戰進程中就再也沒有德國海軍的小艦隊(與小型海盜相比)在海外出現過。
波羅的海
海戰不僅是英德兩軍間的競爭,其他海軍,比如波羅的海的俄羅斯海軍,同樣參與了戰爭。在1914年,盡管俄國的戰前建設項目已經開始奏效,俄羅斯“無畏”級戰艦和大型驅逐艦已經投入使用,俄羅斯波羅的海戰艦主隊的實力遠遠低於德國公海艦隊。然而,在皇帝的哥哥,普魯士的海因裏希親王的主導下,德軍通常選擇在北部海域部署公海艦隊,在波羅的海部署的艦隊處於防禦狀態,後來卻很大程度上成為廢棄船隻的一部分。這給予俄羅斯一個明顯的優勢,但如果德軍決定通過基爾運河運送戰艦進入波羅的海,這種優勢就會輕易丟失。俄羅斯海軍的主要目標是保衛芬蘭海灣和首都彼得格勒。基於他們的戰艦可能劣於其潛在敵人,俄羅斯在“中心位置”芬蘭和愛沙尼亞海岸間密集地布滿雷區。他們計劃用沿海的炮台覆蓋這些雷區,他們的戰艦可以在其後戰鬥並靈活移動。沙皇在對海事的態度上極其小心,決心不再重演日俄戰爭的災難。海軍上將艾森直到其1915年3月去世前,一直擔任俄羅斯海軍指揮官。他可能是戰爭中最有才幹的俄羅斯海軍上將。有一次,德國海軍公然地被集中於北部海域,艾森所帶領的位於芬蘭灣外的巡洋艦和驅逐艦發動了更積極的進攻,在波羅的海南部德軍的航線布滿了水雷。德軍對此的回應是定期排雷,進行一些潛艇活動,當然也包括他們自己的礦業運輸。德軍可以通過從瑞典運來的鐵礦石來維持他們的核心交通,並且聲稱他們成功地把俄羅斯控製在了一個次要位置。波羅的海兩岸的密集開采最終使這裏受到汙染。由於1914年秋末英國艦艇的到來,這裏的形勢對德國來說更加不利。費舍爾想通過運送一支艦隊進入波羅的海以幫助俄羅斯人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但從桑德這條位於丹麥和瑞典之間的狹窄通道,使少數的潛艇通過到達波羅的海成為可能。兩艘英國潛艇設法在年底前加入俄羅斯軍隊,到1915年又多出3艘。1916年德國人使通過海峽的航行變得十分危險,但是英國人卻能派出4艘小型C型船隻,經過天使之路和俄羅斯北部的河流和運河。英國潛艇獲得了某種程度上的成功,但其運行受到了洋流和氣候的不良影響——波羅的海東部冬季結冰;同時,瑞典海軍在通過自己的近海水域時開始護航,以此迫使瑞典中立。德國陸軍在1915年取得長足發展後,使裏加灣變得出名。德軍想在通向海灣入口處駐軍但失敗了,並且直到1917年10月德軍才鞏固了海軍對海灣的控製權。即便如此,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也需要對奧塞爾島進行一次兩棲作戰——“阿爾比恩”行動,這注定是一場艱苦卓絕的鬥爭。
海軍情報
在戰爭早期,波羅的海上的海軍作戰行動也促使英國進行了一場意義重大的情報變革。1914年8月26日,在與俄國巡邏隊的一場對戰中,德國的輕型巡洋艦“馬格德堡”號在愛沙尼亞海岸觸礁擱淺。由於俄國的戰艦已經迫近,德軍被迫棄船而逃。於是俄國繳獲了德軍的電報密碼本,並將一份複印件送到了英國。英國在太平洋上的1艘德國貨船和在北海沉沒的1艘德國魚雷船上繳獲了其他密碼本,並把複印本與這些密碼本聯係了起來。因此,英國得以建立一個高效的解密組織。這個組織位於海軍部,通常以“40號辦公室”而為人所熟知。英國意識到這筆資產非常難得,所以密切地保護著這一秘密。但由於保護程度過高,重要的信息往往無法傳達給需要的人,導致英軍錯失了許多機會。在戰爭後期,英國建立了一個情報分工體係,下設竊聽站和測向站。直到此時,解密組織才意識到其巨大的潛能,尤其是在反潛艇戰中。由於英國能夠讀取德國的無線情報,1915年初,北海上又一場遭遇戰在雙方之間展開。1914年秋,德軍采取了襲擊的計策,準備派遣快速戰艦轟炸英國的雅茅斯、斯卡布羅、哈特爾普爾和惠特比等沿海城市。德軍除了想不擇手段重創英國和提振士氣,還意圖將英軍皇家艦隊或其部分戰艦引誘到剛設伏的雷區,或使英軍戰艦處於U型潛艇的火力範圍之內。德軍想俘虜離開了皇家艦隊的部分戰艦,其意圖差一點得逞。“40號辦公室”雖然發出了德國即將入侵的警告,但是並沒有意識到德國一整支公海艦隊會在海上支援。英國海軍部認為從聯合艦隊抽調一支戰鬥小分隊,足以支援海軍上將貝蒂的巡洋艦隊,還不必讓傑利科率領整支艦隊出海。反過來,德軍也沒有意識到英軍已經提前收到警告。同年的12月26日,德軍成功地進行了轟炸任務。然而,由於天氣狀況太差以及海上能見度過低,加上在通信和報告方麵的人為失誤,德國海軍的各大主力艦隊彼此間失去了聯絡。
德國人在1915年1月24日這天並不是那麽幸運。為了一舉殲滅英國巡洋艦隊,“希佩爾海軍上將”艦隊下屬的巡洋戰艦突襲了位於北海中部的多格爾灘,他們本以為英軍會在此巡航。然而英國“40號辦公室”情報機關發出警報,英國海軍元帥貝蒂率領巡洋戰艦企圖困住德軍。在這場持久戰中,德軍的“布呂歇爾”號裝甲巡洋艦被擊沉。但由於旗艦“雄獅”號受創以及貝蒂指揮失誤,德艦最後得以逃脫。然而多格爾灘行動的失敗導致馮波爾上將代替英格諾爾上將成為公海艦隊的司令官,這讓德皇比以往更加堅定除了偶爾的襲擊,艦隊不許在赫裏格蘭和拜特之外的海域交戰,因為這一地區有輕型艦部隊和廣闊的雷區支援。換言之,傑利科不會迫使德國人故意將大型艦隊置於危險境地。因此人們關於主力戰艦在海戰中的擔憂於1915年日趨減少,也就不足為奇了。盡管英軍和德軍的輕武器部隊時有衝突,有的人說這是北海中的僵局,但是這一僵局也暴露了德國人的弱點,因此,對於德國人來說,英軍的屏障是牢不可破的。
亞得裏亞海行動
亞得裏亞海沿岸出現了相似的僵局。意大利退出三國同盟以後,奧地利艦隊遠遠不及法國,並且麵臨這樣一個困境,它的前盟友意大利很快會加入敵方陣營。奧地利指揮官海軍上將海斯在戰爭開始之際就拒絕了德軍想要奧地利艦隊繼續深入伊斯坦布爾的要求,並且明智地阻止了和實力較強的法國在南亞得裏亞海的定期作戰。8月16日,法國在黑山海岸以壓倒性的優勢戰勝了小型巡洋艦“真他”號,但由於缺少合適的基地而受到了牽製。1914年12月21日,奧地利潛艇U-12號用魚雷襲擊了法國無畏艦“讓·巴爾”號。雖然“讓·巴爾”號沒有沉沒,但法國在亞得裏亞海沿岸失去了主要的戰艦,並且橫跨奧特朗托海峽設立了遠線封鎖。1915年4月法國不明智地把巡邏隊轉移至極遠的北部以後,他們損失掉了武裝過的巡洋艦“萊昂·甘必大”號,敗給了U-5號。
5月23日意軍的參戰並沒有從根本上扭轉戰局。奧地利戰艦處於一個無望的劣勢,但在戰爭開始,海斯依然帶領奧艦隊橫跨亞得裏亞海,突襲意大利港口。這是戰爭期間奧地利唯一的艦隊行動。戰爭開始的前兩個月,如同英軍在北海的遭遇,意軍受到了相同的經驗教訓,損失了武裝巡洋艦“阿馬爾菲”和“加裏巴爾迪”號,敗給了奧地利潛艇。意軍在亞得裏亞海並沒有損失無畏艦隊,亞得裏亞海的海軍輕型部隊,負責偵察巡洋艦、驅逐艦以及魚雷艇。奧地利艦隊核心力量牽製了意軍的行動,每當意軍想對局勢多變的達爾馬提亞地區發動海上和陸地襲擊時,便會受到奧地利軍隊的牽製。在沒有強有力支持的情況下,德軍不會貿然采取行動,以防奧地利戰艦的不配合。由於奧地利潛艇的存在,意大利戰艦在亞得裏亞海的行動現在來說是很危險的。在此種局勢下,奧地利海軍扮演了傳統的艦隊角色。輕型部隊間打了就跑的突襲貫穿整個戰爭始終,1915年底同盟國占領塞爾維亞以後,不難想象,奧地利海軍已錯失了阻止塞爾維亞軍隊餘部撤離的良機,塞軍餘部已退回海岸防守。1915年12月29日,奧地利軍隊突襲了都拉佐,但其兩艘驅逐艦被炸毀,在隨之而來的更猛烈的同盟國艦隊的攻擊中也隻能倉皇而逃。
自從土耳其在1914年10月29日加入同盟國一方,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黑海也成了海軍作戰的戰場。桑鬆與土耳其政府中的親戰派密謀,突然挑起事端,率領土耳其艦隊襲擊了俄國港口。俄國人以宣戰回應。除了“戈本”號和“布雷斯勞”號戰艦,土耳其海軍僅擁有很少的現代化驅逐艦能配合德國戰艦作戰。這些僅有的土耳其戰艦接近報廢,行動遲緩。1915年,隨著俄國的無畏戰艦、大型驅逐艦、潛艇等投入使用,在這場力量角逐中俄國開始占據上風。俄國對博斯普魯海峽實施了封鎖,力圖阻斷從黑海上的運煤港口到伊斯坦布爾的煤炭運輸。在1916年,俄國人利用他們的海軍優勢實施了成功的水陸兩棲作戰,支持了俄國軍隊在黑海東部拉齊斯坦海岸線的作戰。戰役最終以俄國軍隊攻破特拉布宗結束。俄國軍隊也在切斷土耳其煤炭貿易上取得了極大的勝利,使得伊斯坦布爾內煤炭短缺。但是由於1917年俄國革命,混亂逐漸蔓延到黑海艦隊,俄海軍的勝績由此大打折扣。
英國和法國的海軍1915年試圖徹底破壞土耳其戰區,掃除雷區,打通達達尼爾海峽的通道;不過失敗了,使得伊斯坦布爾處於協約軍的嚴密監視下。3月18日的襲擊闖入了一條沒料想到的新布的水雷線,兩艘英國戰艦和1艘法國戰艦被擊沉,其他戰艦嚴重受損。結果使得軍隊陷入僵局,然而英國的潛艇還能在水下穿過達達尼爾海峽,並在馬爾馬拉海上成功作戰,同時重組強化過的海軍力量卷土重來,也取得了成功,最後進入的保加利亞,使得同盟國在戰爭中的失敗成為定局。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也招致德國潛艇抵達地中海。德國此舉是由於在1915年的春天奧地利人無力對被步步緊逼的土耳其人做出任何幫助。第一艘抵達達達尼爾海峽的德國潛艇U-21擊沉了“凱旋”號戰艦和“女王”號戰艦,迫使英國做出戰略調整。然而,潛艇還在打擊地中海商船中取得了最大的勝利,德國最終在普拉建立了一支潛艇別動隊,另一支在科托爾海灣。
潛艇戰
在1915年期間,德國人發現潛水艇最有價值的作用是打擊商船而不是戰船。因為考慮到乘客和船員的安全問題,潛水艇太小了以致不能遵守巡洋艦戰爭的傳統規則,所以德國人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與中立者的摩擦之中。涉及美國人死亡的事件已經導致美國人的強烈抗議,並且他們也下令限製德國潛水艇指揮官的行動。1916年3月“蘇賽克斯號”事件之後,德國潛水艇指揮官再次受到限製,這些限製導致公海艦隊恢複活動。因馮·波爾生病被迫下台,態度更加強硬的萊因赫·舍爾接替了他。1916年5月31日,舍爾在斯卡格拉克附近對英國巡邏隊進行掃**,“40號辦公室”得知德國人外出後,日德蘭海戰爆發,這是一戰中最偉大的一次海戰。一直以來,關於這場戰爭爭論的主題是因為此次戰爭開始時間較晚,較差的海上能見度和黑暗漫起讓垮掉的德國人停止作戰,在黑暗中甩掉了英國艦隊,最終到達了安全的基地。與德國損失的1艘戰列巡洋艦、1艘無畏艦、4艘輕型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相比,英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3艘戰列巡洋艦、3艘裝甲巡洋艦、1艘旗艦和7艘驅逐艦。但是戰略情形沒有改變。大艦隊的優勢始終不能撼動,無情的封鎖仍在繼續。幾周之後,舍爾向德國皇帝匯報說:“即使公海戰役最成功的結局也不能迫使英格蘭講和。”舍爾號召重新恢複無限潛艇戰。
8月18日,舍爾嚐試讓皇家艦隊卷入潛水艇的埋伏之中,英國人又被預先警告了一次,但是還是沒能阻止德國人,並且損失了兩艘巡洋艦和潛艇。之後英國人決定不冒風險,把在北海南邊的皇家艦隊卷入。北緯55度30分以南和東經40度以東的海域將會為潛水艇留出空間。僵局重新開始,在1917年初,德國政府更傾向於號召無限潛水艇戰役的人。
1917年2月1日,德軍重新發動了無限潛艇戰,並迅速取得大規模勝利,4月戰果尤其豐碩。如果德軍繼續以同樣的速度投放潛艇,他們本可以取勝,但英軍采用護衛艦編製應對潛艇威脅。護衛艦是航海時代曆史悠久的裝備,但英軍素來不願采用該係統,其原因是多方麵的:英軍害怕護衛艦在港口出現擁堵或者過度拖延的狀況,擔心錯誤估算需要護衛隊的船隻數量。護衛艦和逃生路線的好處之一是讓潛艇難以發現船隻,其另一好處是護衛艦能在預定地點擊沉潛艇,這是一些雞肋獵潛艇做不到的。因此,協約國商船損失減小時,德軍潛艇的損失反而增加。當護衛艦證明其價值的時候,準備周全的艦隊編製在南北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區誕生。德軍往往遊弋襲擊,攻擊沿海水域以及港口和護衛艦或集結點之間的脆弱區域。英軍派出地方護衛艦作為回應。此外,飛機和飛船與海濱地區一樣擁有重要地位,因為飛機和飛船能阻止潛艇的海麵行動,還能避免潛艇占據有利的開火點。潛艇損失不能完全被消除,但損失最終在可接受範圍。1918年的第二個季度,新裝備的噸位首次超過了損失。反潛艇戰役需要英軍付出不懈努力,英軍需要組織和按特定路線派遣護衛隊,啟用無線攔截和智能機器協調逃生,使裝備標準化,生產諸如小型護航艦的專業反潛艇船艦。最終,努力得到了回報:潛艇優勢並沒有為德國帶來勝利。
奇怪的是,協約國海軍聯盟的領導在很久之後終於意識到護航才是解決潛艇問題的辦法。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在其他方案上浪費了太多精力。1917—1918年間,聯合艦隊仍舊定期進行潛艇追捕行動,但收效甚微。1915年9月初,聯合艦隊嚐試在地中海的奧特朗托海峽建立一係列漂浮著的攔截網,隨後又使其固定並裝備了水雷。但這樣做的結果同樣不樂觀。在1917年5月,盡管奧地利人被成功激怒並偷襲了火力屏障,但在擊沉了14架漂浮艇後,奧地利成功地在之後的追逐戰中甩掉了試圖攔截他們的聯合艦隊。盡管美軍在1918年為其攜有潛水測音器的驅潛艇裝備了火力屏障,但是明顯沒有效果。在1918年的北海,美軍是在奧克尼海峽和挪威海峽之間布置水雷的主要力量。這項巨大的工程被人們質疑是否值得為此付出這麽多的努力。多佛爾南部的屏障更加有效。德國驅逐艦在1917—1918年初對英國進行了突襲,而英國對這些夜間突襲很難進行還擊。盡管在此次被突襲中失敗,英國仍建立起火力屏障來阻止德國佛蘭德斯小型潛艇戰隊通過英吉利海峽向西進攻。他們的目標是通過迫使德軍采取較遠的路線繞過不列顛群島,來減少其配置火力的時間。1918年4月23日,勇敢的英國人突襲了比利時的澤布呂赫和奧斯坦德,這一行動是為了阻斷運河,避免複雜的潛艇戰對布魯日內陸造成影響。但對澤布呂赫的突襲最多隻是一部分的勝利,因為對奧斯坦德的突襲失敗了,而5月份的另一場突襲也以失敗告終。不過,不斷累積的壓力事實上成功地阻止了德國潛艇穿過多佛爾海峽。
1918年的春夏,德軍已無力阻止美軍及其大量物資跨過大西洋,不僅如此,也難以阻止英國遠征軍運往巴勒斯坦的物資以及英法在薩洛尼卡的軍隊。地中海地區的人們擔心德國會將手伸向俄羅斯的黑海艦隊,然後突破達達尼爾。意大利和法國在亞得裏亞海的指揮問題上有著不可調和的分歧,這些分歧掩飾了奧地利的重要性;同時,法國的艦隊在科孚島而意大利的艦隊在塔蘭托。不過法國的戰艦加強了英軍在愛琴海的力量,而黑海艦隊危機事實上隻是杞人憂天。德軍隻占有了幾條船,因為俄軍把其他船隻都擊沉了。而物資和人力短缺的問題在戰爭結束時並沒有產生太多影響。
直到戰爭結束,戰列艦時刻準備著軍事行動。這就需要保留大量的驅逐艦以便更好地保護船艦。但是在戰爭中沒有什麽是注定的,主力艦指揮官傑裏科和貝蒂,以及他們的繼承者們,並沒有享受到先見之明的好處。的確,一場偉大的戰役很可能已經發生,因為德國政府開始就達成休戰進行談判,舍爾和海軍高級司令部不願意接受這個裁決,並計劃采取最後行動。他們被自己的人搞得灰心喪氣,因為公海艦隊的主力艦不主動出擊,已經影響了士氣,此時士兵充滿情緒,在戰爭的最後幾天裏,很少有人願意送死,結果導致大家都無心戰鬥。當公海艦隊最終起航時,它將在蘇格蘭近海與皇家艦隊遭遇,並被押送到蘇格蘭水域,最終自沉在斯卡帕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