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誰能斷言尤莉迪絲的文字不會受到應得的關注?也許,在作者百年之後,會有人幫她完成生前的心願。可能是塞西莉婭(因為安德諾爾泣下沾襟,自見到瑪麗婭·麗塔屍體的那日起,他體內蘊蓄了太多眼淚),當她獨自收拾母親的書房時,終於有時間翻閱起置於抽屜中的稿件。

也可能是西科。阿方索和塞西莉婭委任他整理書房,如果看到感興趣的書可以帶走,畢竟他曾和尤莉迪絲那麽親近。

又或許是阿方索。母親死後,還未從天旋地轉中緩過神來的他,麵對尤莉迪絲的衣櫃和書稿無所適從:“這些稿子歸我!衣櫃給塞西莉婭!”他自欺欺人地斷定,這樣便能離母親的氣味遠些。

還可能是吉達。阿方索和塞西莉婭請求她保管尤莉迪絲的遺物。要是母親仍在世,兄妹倆一定會躲進她懷裏尋求安慰,嗔鬧著拒絕作如此痛苦的選擇。可斯人已逝,他們隻好期盼姨媽能施以援手。

但絕不會是安德諾爾。他看不得任何與尤莉迪絲有關的東西,隻消一眼,便悲不自勝。淚眼婆娑間,男人喃喃道:“尤莉迪絲是個偉大的女人,尤莉迪絲是個偉大的女人。”一遍又一遍。

不論如何,倘若某天,誰在書房的大抽屜中發現一捆稿件,並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逐字讀完,他定會明白,這本《一段看不見的曆史》,不該蒙塵於某間圖書館內。這本書,是滄海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