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四羊方尊 中國青銅器寶庫中首屈一指的珍品

國寶小檔案

年代: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尺寸:上口最大徑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

出土地:湖南省寧鄉縣黃材鎮

館藏地:中國國家博物館

主講人:劉鈺婷

您好,今天我為您介紹的這件器形為“尊”的青銅器,您一定從小就認識它,因為它曾出現在我們中小學的課本裏,它就是四羊方尊。您還能回憶起它的樣子嗎?

四羊方尊的造型十分高大,是目前發現的商代最大的青銅方尊。讓我們記憶最深刻的是,它的肩部裝飾有四隻向外伸出碩大卷曲羊角的羊頭形象,羊的嘴微微張開,嘴角含笑,羊身與羊腿緊貼於器物的腹部及圈足之上。這件器物將羊的寧靜和溫馴表現得淋漓盡致。羊具有獨特的象征意義,有“跪乳”的習性,是一種善良知禮的動物,被後世演繹為孝敬父母的典範。而在古代,“羊”與“祥”是諧音,羊代表著吉祥,因此羊的造型經常被藝術化,用於器物的裝飾。

四羊方尊的紋飾繁縟瑰麗,表麵布滿纖細的雲雷紋,頸部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麵紋。肩部裝飾的是蛇身,並有爪的龍紋。龍紋為高浮雕,從方尊的四邊蜿蜒於前。每一麵的龍紋中間,都有一個雙角的龍頭從方尊器身上探出來。方尊四角和四麵中心線處,還裝飾有扉棱。這麽精美的方尊,當年是如何鑄造的呢?這幾道扉棱的設計,又起著什麽樣的作用呢?

四羊方尊的鑄造

其實這是古代青銅器的一種鑄造方法,叫作“接鑄法”。在製作造型複雜的青銅器時,常常采用這種方法將器身與附件分別鑄造,然後再進行接鑄成為整器。四羊方尊就是采用接鑄法鑄成的。工匠先將羊角與龍頭分別鑄好,然後與器身進行接鑄。如果沒有高超的鑄造技術,很難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然而,我們在四羊方尊上,看不到拚接的痕跡。這全靠器身上的扉棱,很好地掩蓋了方尊在接鑄時的痕跡,起到特殊的裝飾效果。

四羊方尊采用了線雕、高浮雕和圓雕的綜合技法,很好地把握了平麵紋飾與立體雕塑之間的關係,以及動物造型與器物的結合,展現了高超的鑄造水平,整件器物一氣嗬成,可謂匠心獨運。生動繁複、寓動於靜的紋飾,也給冰冷厚重的青銅器增添了端莊、典雅的神韻。

它的肩部裝飾有四隻向外伸出碩大卷曲羊角的羊頭形象,羊的嘴微微張開,嘴角含笑,羊身與羊腿緊貼於器物的腹部及圈足之上。這件器物將羊的寧靜和溫馴表現得淋漓盡致。

四羊方尊作為禮器

四羊方尊不僅在製作工藝、結構造型上有獨到之處,它也是一件重要的禮器。您可能讀過很多關於“尊”的古詩詞,比如“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裏的“尊”經常和酒一同被提起,因為“尊”本來就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盛酒器。在商周時期,青銅尊經常作為禮器出現在祭祀儀式上。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了酒禮器中的至尊氣象,具有獨特的象征意義。

我們會發現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中,酒器占很大一部分,這與當時釀酒技術的發展不無關係。早在夏朝,酒文化就開始盛行,夏人善飲酒。考古學家在二裏頭遺址中,就發現了目前我國已知最早的青銅酒器“青銅爵”。到了商朝,釀酒業十分發達,青銅器製作技術也有很大的提高,酒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還出現了“長勺氏”和“尾勺氏”這種專門以製作酒具為生的氏族。當時飲酒的風氣很盛,特別是貴族飲酒極為盛行。而我們熟知的還有紂王沉迷“酒池肉林”,最終眾叛親離,以致亡國的故事。

到了周代,統治者為了防止重蹈商朝覆轍,頒發了《酒誥》,大力倡導“酒禮”與“酒德”,嚴格限製飲酒,並把酒的主要用途限製在祭祀上,於是出現了“酒祭文化”。周代飲酒風氣雖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還是沿襲了商代的風格,也出現了專門製作酒具的“梓人”。

商代繁多的青銅酒器

前麵提到商代酒器的繁榮,目前發現的青銅酒器種類繁多,大體可分為三類:盛酒器、溫酒器和飲酒器。

盛酒器中最著名的就是“尊”,即一種體形高而大的古代盛酒器,早期的酒尊為陶製,到了商代,青銅質地的酒尊開始出現。青銅尊在古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青銅禮器,被廣泛應用於祭祀等重大禮儀活動。尊的特點是敞口,口徑較大,長頸,看到它的外形也不難理解它是用來儲藏酒的器具了。除了常見的圓形尊,還有少數的方形尊,比如我們今天說到的四羊方尊就是方形,此外,還有很萌的動物形狀的鳥獸形尊。

鳥獸形尊和一種叫作“觥”的酒器外形上十分相似,成語中“觥籌交錯”說的就是這種器物。那麽觥和鳥獸尊有什麽不一樣呢?觥的蓋子一般比尊大,整個器形的脊背部都是蓋子,鳥獸尊的蓋則比較小,往往隻有脊背的一部分或者腦袋的一半。

還有一種盛酒器是“卣”,卣和其他類似的器物最大的區別是帶有一個提梁把手。卣一般是用來裝鬯酒的。[4]此外有“罍”“彝”“壺”等盛酒器。

商代在飲酒的時候,往往要把酒加熱,所以還出土了很多用來溫酒的青銅器,最著名的就是“爵”。爵的用途也有過爭議,《說文解字》認為爵是用來飲酒的,但是爵上往往帶有柱,也就是在它上麵有凸起的地方,喝酒的話會觸到眉毛,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於是專家們腦洞大開,有人認為爵是用來過濾酒的,雙柱用來固定濾酒的茅草;也有人認為爵是用來加熱酒的,柱是加熱之後用來移動爵的抓手。直到之後考古發現,一些爵的底部有加熱之後留下的積炭痕跡,由此確定爵是用來溫酒的。

還有一件和爵長得很像的器物叫“斝”,斝和爵一樣有三個足,口沿也大都有柱,但是斝沒有爵那樣突出整個器身的流和尾,而且個頭也要比爵大一些。

盛酒溫酒都有專門的器皿,那麽喝酒用什麽容器呢?

喝酒用的器物名叫“觚”,它的定名始於宋代,因為在它的腹、足都有四個棱,而棱在宋代又叫觚,因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這類器物從口到底呈弧線形,而觚就是弧的意思。在墓葬中,觚和前麵說到的爵往往是“同框出鏡”,是商代禮器的重要組合。所以也有研究專家認為觚和爵是一對需要配合使用的酒器。

四羊方尊的流轉經曆

剛剛我們說了一些常見的酒器,除此之外,目前存世的青銅器數量也並不在少數,但為什麽偏偏是四羊方尊被提到了這麽崇高的位置呢?我認為這不僅因為它的鑄造工藝巧奪天工,代表著中國古代文明的巔峰,還因為四羊方尊的流轉經曆也倒映著一個時代的動**,承載著一個滿懷赤忱的愛國故事。

故事要從湖南省寧鄉縣說起。在中國古代青銅器曆史上,寧鄉的青銅器大名鼎鼎。寧鄉有條河叫“溈水”,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這條河周圍就總是出土青銅器,著名的四羊方尊、皿天全方罍、人麵方鼎、象紋鐃等都出土於這裏,我們做過計算,在這裏目前已經出土了300件左右的青銅器。青銅器是商王朝的產物,傳統的觀點認為,長江以南是蠻荒之地,是中原商文化鞭長莫及的地方。這裏出土了這麽多青銅器真是讓人奇怪。更奇怪的是,挖出來的都是少見的非常精美的青銅器,像四羊方尊,絕對是中國青銅器寶庫中首屈一指的珍品;象紋大銅鐃重量為221.5公斤,堪稱青銅器之王。寧鄉出土的這麽多、這麽罕見的精美青銅器,隻是巧合嗎?

有人結合了曆史材料後分析,大概在商周交替之際,有一批商人或受商文化影響的人群經鄂東南越過長江,溯湘江而上到達黃材盆地。這些人南來時,不僅帶來了大量商代青銅器,而且帶來了中原先進的銅器鑄造技術,他們在溈水流域定居下來,建築城池、鑄造銅器,創造出了燦爛的炭河裏文化和寧鄉青銅器。這應該就是寧鄉青銅器群來源之謎的謎底。

1938年4月,湖南省寧鄉縣黃材鎮的農民薑景舒、薑景橋、薑喜橋兄弟3人正在半山腰上栽種紅薯,忽然鋤頭下發出當的一聲金屬碰撞的聲音,一件碩大的金屬器物出現在薑家兄弟眼前。他們不知道這個墨綠色、帶有4隻卷角羊頭的東西是何物,更不清楚其價值,隻猜想肯定是個寶貝。其中,薑景舒用工具敲敲打打,還一不小心敲下來一片手掌心大小的碎片。很快,薑景舒挖到寶貝的消息傳開了。黃材鎮萬利山貨號的老板當即開出了400大洋的價格要購買這件寶貝。那時薑景舒隻有17歲,家裏10多口人的生計就靠爺爺做豆腐、父親做短工的微薄收入度日,聽說這件東西能賣個好價錢,決定忍痛割愛以解決家裏的生計。在經過當地保長、甲長和鄉紳的層層盤剝後,最後到薑景舒手上就隻剩下248塊了。不過,薑景舒在賣掉寶貝時,還將當時敲下的那塊碎片珍藏了起來。

四羊方尊在被黃材鎮的古董商買進後,很快輾轉到了長沙縣靖港鎮某商號。心懷不軌的商人打算以20萬大洋的價格秘密販賣寶物。當時長沙文物的盜掘走私現象十分嚴重,政府部門對出土文物走私也采取了嚴厲打擊。為防止奸商貪利將國寶賣給外國人,長沙縣政府立即派警員前去查處此事,並將四羊方尊沒收,上交了湖南省政府。寶物充公之後,被放在了時任湖南省主席張治中的辦公室裏,四羊方尊作為筆筒,放在張治中幾案之上長達3個月之久。

不久,日軍進攻長沙後,四羊方尊被送到了湖南省銀行保管。1938年11月,國民黨湖南省政府和省銀行均遷往沅陵,四羊方尊在隨湖南省銀行內遷沅陵的途中遭到日機轟炸,被炸成了20多塊碎片,之後這些碎片被存放在湖南省銀行倉庫的一隻木箱內,無人問津。

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專家蔡季襄在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的倉庫中,找到這個破碎的寶貝。兩年後,修複家張欣如挑起了修複四羊方尊的重任,在他的細致修複下,四羊方尊已完全不見殘破的痕跡,而遺憾的是,修複後的尊口沿處還缺一塊殘片。1976年,湖南省博物館原館長高至喜遠走寧鄉縣,千方百計尋找到薑家兄弟,薑家兄弟也將保存完好的殘片捐出,至此,尊口上的雲雷紋殘片才終於完璧歸趙,四羊方尊再次展現出3000年前的瑰麗身影。就這樣,經過戰火洗禮的四羊方尊才又得以重新麵世,並成為我國國家特級文物。

如今,四羊方尊靜穆地矗立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展廳,展現著中華早期文明的輝煌風采,而其背後的身世坎坷、輾轉流傳與奇遇經曆也訴說著一代代中國人為了保護曆史文明所付出的代價。

[1] 渾鑄是指一次性將整件器物澆鑄而成。

[2] 外範就是鑄造的時候貼在模具外的泥片,把熔好的銅水澆鑄在外範和內範製作的模具中,等成形後打開外範,挖空內範,鼎身就鑄造好了。

[3] 簋和鼎一樣也是一種飲食器具。

[4] 鬯酒用鬱金草釀黑黍而成,香氣撲鼻,一般都是祭祀的時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