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豺民。印度語中,“饑度爾”諧音是豺的意思,“洛格”諧音是民的意思。——譯者注(如無特殊說明,本書注釋均為譯者注)

[2]這裏的“可汗”二字讀作“克寒”,可汗是古代遊牧民族最高統治者的稱謂;謝爾在印度語中的諧音是老虎的意思。

[3]瘸子。“浪格離”在印度語中是“腿瘸”的意思。

[4]在印度語中,“阿克拉”的意思是孤獨。

[5]“巴洛”在印度斯坦語中意思是“熊”。

[6]“巴赫拉”在印度斯坦語中意思是“豹”。

[7]當地土著語稱孔雀為“莫奧”。

[8]烏代浦是古代印度拉賈斯坦地區的一個公國,現為印度拉賈斯坦邦的一個湖區城市。

[9]哈提是印度人對大象的稱呼之一。

[10]印度語中,“班達爾”諧音是猴子的意思,“洛格”諧音是“民”的意思。

[11]在最初的英文版本中,老鷹名Chil,後作者在美國版本中將其改名為Rann,故現有中譯本老鷹名譯法不同,甚至前後不一。

[12]一碼為三英尺,不到一米。

[13]這一段話裏出現了兩個“啄”字,還有一個比喻“剛學飛的幼鳥”,這是作者在暗示鳥類的思維。

[14]這裏作者用了一個生造的詞scumfish,可能是scum的動詞含義(飛快地經過)和fish(魚)的組合,姑且譯作“魚飛”。

[15]滑膛槍是步槍的前身,塔瓦式滑膛槍是最負盛名的一種,因由塔瓦公司生產而得名。

[16]環小姐,一種環形交誼舞舞步。

[17]過去印度使用的貨幣單位,一安那等於十六分之一盧比。

[18]聖羅勒為印度草藥,有草本皇後之稱,據認為能用來治愈身體、精神和心靈上的傷痛。

[19]海捕手是俄國人對成年海豹的稱呼,作者用此稱呼應該是因為諾瓦斯托什納島在俄國領海上。這篇故事中好幾個名字用的是俄語諧音,如柯迪克是俄語海豹寶寶的諧音,瑪特卡是俄語海豹媽媽的諧音。

[20]海洋深度單位,一英尋等於六英尺。

[21]位於南美洲,屬智利。

[22]一碼等於三英尺,一英尺等於0.3048米。

[23]海威奇是俄語海象的諧音。

[24]麥哲倫海峽位於南美洲大陸南端與火地島等島嶼之間,麥哲倫海峽的巨浪指的是從南極湧向南美巴塔哥尼亞地區的海灘和礁岩的巨浪。

[25]童話《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中的人物。

[26]蒲式耳為計量單位,在英國,一蒲式耳等於36.268公升,在美國,一蒲式耳等於35.238公升。

[27]海牛屬哺乳動物,而哺乳動物的頸椎一般都有七節骨頭。

[28]英尋為海洋長度單位,一英尋等於1.8288米。

[29]“戴兜帽的死神”指眼鏡蛇納格,眼鏡蛇的頸部皮褶膨脹起來時,頗像兜帽

[30]達西是印度語對縫紉工的稱呼。

[31]1817年一位法國園丁用麝香薔薇和中國月季雜交培育出來的玫瑰。

[32]納格是當地土人對眼鏡蛇的稱呼。

[33]蓖麻樹不是樹。蓖麻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長得比較高,對於小動物獴有點像樹。

[34]西奧多二世,1855年36歲時自立為埃塞俄比亞皇帝,1868年在對英作戰中兵敗自殺。馬格達拉位於埃塞俄比亞高原以東,西奧多二世在此修建要塞,作為他的首都。

[35]阿比西尼亞是埃塞俄比亞的舊稱。

[36]緬甸孟邦首府。

[37]加羅山區位於印度的阿薩姆地區,居民是屬蒙古人種的加羅族人。

[38]拉甲是舊時印度稱呼,指酋長、王公或貴族。

[39]印度最東北的邦,多山,與中國相鄰。

[40]過去印度使用的幣名,一個安那等於十六分之一盧比,盧比是相當於“元”的貨幣單位。

[41]迪漢河是布拉馬普特拉河位於印度境內的中間一段;布拉馬普特拉河是亞洲主要大河之一,在中國境內的一段稱為雅魯藏布江。

[42]在印度教中,濕婆神又稱瑪哈德奧,意思是毀滅者,同時又是複生者。

[43]當時的印度是英國殖民地,英國派遣的印度總督為最高統治者。

[44]濕婆神的妻子,雪山神女。

[45]嘀嘟當和嘀嘟嘀是童話《愛麗絲漫遊奇境》中的孿生兄弟,這兩個人物最初是英國大詩人拜倫創造的,現已被用來比喻難以區分的兩個人或難以區別的兩件事物;“波爾溫和溫爾波”是吉卜林本人的詩集《七海》中《班卓琴》一篇中的人物。

[46]現屬巴基斯坦,原屬印度,1849年被英軍占領後,因處於印度西北的防禦要衝而受到重視。

[47]阿米爾為阿拉伯國家國王、王公和最高軍事長官的稱號,現隻用於稱呼某些君主世襲製國家的元首。

[48]一種老式尺子,形狀類似圓規,但用來量物而不是畫圓。

[49]長度單位。一手寬為四英寸,用來測量馬等家畜的高度。

[50]這兒“腦袋上的繩子”也就是韁繩,這是動物比較自尊的說法。

[51]藍桉原產於澳洲。

[52]軍馬和騾子都說charge,但他們表達的是這個字眼的不同意思。前者的意思是衝鋒,後者的意思是裝填炮彈。

[53]“雙尾巴”是營地裏稱呼大象的俚語。——原注

[54]印度北部靠近首都新德裏的一個小地方。

[55]蘇諾爾是當時美國一匹著名的母馬,因在單座雙輪馬車賽中屢屢獲勝而聞名。

[56]西班牙南部省名及其首府名,該省山區多驢。

[57]大象說的是“there you are!”,意思是“你們瞧,我說對了吧!”,閹牛沒弄明白,理解成了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原來你們在這兒!”

[58]《邦尼·鄧迪》是蘇格蘭詩人瓦爾特·司各特1830年創作的一首詩歌,譜曲後成為蘇格蘭軍團的軍樂。

[59]“亞曆山大”指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大帝,“海格立斯”又譯“赫拉克勒斯”,希臘神話中主神宙斯在人間的兒子,力大無比的英雄。

[60]“哈提”是印度語中對大象的稱呼之一。

[61]豺狗總是跟在老虎之類的猛獸後麵,等著吃猛獸捕殺的獵物,而晚星常常伴隨著月亮,所以,在老虎的眼裏,晚星是月亮的豺狗——這是作者匠心獨運的地方之一。

[62]這裏指的是把老虎關在籠子裏。

[63]印度中部的德拉維地族的一支。

[64]印度的世襲等級製度,以姓氏分高低貴賤而沿襲。

[65]此為二等勳章,和印度之星大十字勳章一樣,同屬英國聖米切爾及聖喬治勳章係列——當時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

[66]地萬是印度對邦政府首席部長或財政部長的稱呼。

[67]原文sunnyasi應該是作者對梵文“苦行僧”一詞的音譯,通用的英譯名是sadhu。

[68]又稱雙椰子、海椰子、大實櫚、巨籽棕等,全世界每年收獲的這種椰子果實僅1200枚左右,十分珍稀。

[69]古代城堡的一種,形狀不是通常的凸多邊形,而是凹多邊形。

[70]苦行僧的先祖之一,據說能睜著眼睛站著睡覺。〈/Annotationea〉

[71]印度哈裏亞納邦東南部城市,在德裏西北50公裏。

[72]印度哈裏亞納邦一地區。

[73]古盧是印度喜馬拉雅山地區的一個縣,應該就是普倫此時所在的位置。

[74]喜馬拉雅山脈印度一側的一支。

[75]印度北部的一個鎮子。

[76]這裏的“法律”一詞實際上指的是執法的警察。

[77]這裏的法律實際上指的是“道”,普倫正在修行求道。

[78]“喬塔”的意思是“小”,小西姆拉是西姆拉鎮土著人的居住區域。

[79]桫欏是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

[80]拉甲是舊時印度稱呼,指酋長、王公或貴族。

[81]迦利女神和難近母杜爾迦是印度教大神濕婆之妻雪山神女帕爾芭蒂的兩個凶相化身,在印度南方,又被當作天花女神濕陀羅。

[82]拉達克是今天西藏阿裏地區以西,克什米爾以東,以列城為中心的地區。

[83]mushick-nabha,麝鹿之一種,主要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地區。此動物名出自Robert A Sterndale的《印度哺乳動物》一書,很少使用。

[84]布亥,印度語“兄弟”。

[85]鬐,音qi;鬐甲,馬等動物肩胛骨中間隆起的部分。

[86]另一個世界指的是“下世”,死後的世界,死者的世界。

[87]Kabir(1440—1518),印度教虔誠派運動著名領袖,虔誠派信徒即為虔信者。他同時是詩人,有大量詩作遺世,其中一部分詩歌由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編譯成了《伽比爾詩集》。

[88]拜拉吉,苦行僧的拐杖。

[89]長度單位。一手寬為四英寸,用來測量馬等家畜的高度。

[90]犧牲一詞的原意是為祭祀而宰殺的牲畜。

[91]賈卡拉是一條鱷魚,在《紅豺》一篇中提及。

[92]英國19世紀喜劇人物,曾紅極一時。

[93]剛生下來的小動物,包括嬰兒,眼睛是看不見的,他們從看不見到看見,謂之為“開眼”。

[94]豺當然是有尾巴的,他說自己沒尾巴是為了向鱷魚表示謙卑。

[95]鱷魚腦子裏想著吃豺,說到此處差一點脫口而出“年輕的豺”。

[96]卡西和普雷亞格均為印度教聖地,其中卡西又稱瓦拉納西,是濕婆神的領地,為印度教七大聖地中的第一聖地,普雷亞格為出現長生不老仙丹的四個地方中的一個。

[97]回水是一個術語,指水流受阻後回流。

[98]這裏的雷瓦、莫霍、查普塔、巴恰和契爾瓦,都是淡水魚的名稱,作者是用梵文的英文音譯來稱呼它們的,具體是什麽魚無從查考。

[99]這種棍子是一端外包鐵皮的竹棍,印度人常用來防身和毆鬥,舊時的印度警察也當警棍使用。

[100]說賈特人是以民族論,賈特人大部分生活在印度,是印度的少數民族;說馬爾瓦人是以地區論,馬爾瓦地區位於印度北方中西部,是一個高地地區。此處澤鱷的說法混亂。

[101]印度南方一個很重要的大城市。

[102]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個湖泊。

[103]印度的聖城,在恒河中遊新月形流段左岸,今名瓦拉納西。

[104]這裏的錫爾欣指的是旁遮普邦的錫爾欣大運河。

[105]亞格拉為印度北方邦西沿一古城,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泰姬陵的所在地;埃達沃為印度北方邦南部一城市;阿拉哈巴德為印度北方邦東南部城市,位於恒河與亞穆納河的交匯處,印度教聖地之一。

[106]印度比哈爾邦中部城市,在恒河中遊平原的南部。

[107]這裏鱷魚說的“另一種情形”指的是死屍。

[108]印度比哈爾邦西部城市。

[109]印度土著人步兵團的英文稱呼。

[110]指英國人。印度鄉村的人往往光腳,而英國人總是穿著皮鞋,“腳步沉重”。

[111]早年英國陸軍使用的步槍。

[112]這是19世紀一種專打大型獵物的武器,使用黑火藥加細鉛彈,口徑約一英寸(約25毫米)。

[113]拉甲是舊時印度稱呼,指酋長、王公或貴族。

[114]達圖拉是曼陀羅的英文音譯名,作者拚作Dhatura,通常拚作Datura。

[115]長度單位,相當於六分之一英裏。

[116]颮讀作biāo,雨颮是一種天氣現象:雨伴隨著突然轉向的大風。

[117]北美哈德遜灣與大西洋之間的半島。

[118]位於加拿大西北部。

[119]位於巴芬島和麥爾維爾半島之間,最窄處隻有兩公裏。

[120]加拿大第一大島,世界第五大島,在加拿大東北部,大部分位於北極圈內。

[121]在巴芬灣西麵,所有從大西洋經過加拿大北極群島通往太平洋的航線,都要穿過這個海峽。

[122]蘭開斯特灣的南邊是巴芬島,北邊就是北德文島,埃爾斯米島在北德文島的西北。

[123]作者是英國人,所以這裏的零度指的是華氏零度,相當於攝氏零下十七八度。

[124]皂石是一種矽酸鹽礦物石料,摸上去很滑,我們通常用來製作實驗室桌麵和洗滌池等。

[125]位於巴芬島東南海岸。

[126]本迪集市頗有名,位於印度孟買南部。

[127]作者是英國人,所以這裏的零下四十度指的是華氏零下四十度,但華氏零下四十度正好等於攝氏零下四十度。

[128]因紐特人“巫師”一詞的英文音譯,見前文。

[129]冰磧為冰川作用過程中所挾帶的碎屑構成的堆積物。

[130]這裏的“他”指太陽。北極日出日落的間隔與我們所見的不同,一年中大部分時間24小時不見太陽,而在夏天日照時間相當長,即所謂的“白夜”。這兒描述的是冬天和漫長的黑夜即將結束的時候,太陽非常短暫地出現一下,可以說還沒升起來就已經落下去。

[131]原作中此處為卡德魯,這是一個明顯的筆誤或印刷錯誤。

[132]因紐特人“唱歌屋”一詞的英文音譯,見前文。

[133]按前文,埃爾斯米島是姑娘的家鄉。

[134]在巴芬島上。

[135]加拿大西北部因紐特人聚居的努納武特地區的一個島。

[136]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的一部分。

[137]在挪威最北端,也是歐洲的最北端。

[138]南亞島國斯裏蘭卡的舊稱。

[139]斯裏蘭卡首都。

[140]印度的一個縣,該縣境內的叢林現已辟為保護野生動物的甘哈國家公園。

[141]指老虎。按前文,狩獵時老虎在前,豺在後。

[142]德幹高原位於印度中部和南部,是有名的熔岩高原。

[143]如前文,叢林裏的動物把火稱作“紅花”。

[144]蛇的眼睛是無眼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