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重新學習對話

我剛上小學時,父親每次在打了我之後,到了晚上又會覺得對不起深愛的女兒,內心十分痛苦。但是,他從來沒有對我說過“對不起”,隻是會問一句:“你還好嗎?”我回避父親的視線,回答說:“還好。”即使心裏很想大喊“我不好,我覺得很痛”,卻因為害怕表達真實的自己,所以說了謊。

我在演講和著作中講過很多次,我是因為自身的童年經曆而開始關注“人際關係內在的暴力性”,從而對決定一段關係的“對話”產生了興趣。

何為表達?何為傾聽?

有時候,我們很想正確表達,卻又不知道應該如何表達與傾聽,就算心裏明白,也很難真正做到,於是經常會傷害到對方,導致與珍視之人的關係出現隔閡。

對話是表達自己

通過與他人的對話,可以展現出我們的人品。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對話態度。我們是既能夠培養,也能夠破壞自己的品格的。

學習對話,並不會在某一天突然改變我們的人品。對方不會突然認真聽我們說話,討厭我們的人也不會突然開始喜歡我們。但是,我們看待對方的視線會發生改變,變得更加理解對方。我們還可以鼓起勇氣,通過對話的技巧與方式使狀況完全發生改變。

“成功”對話的兩個前提條件

隻要開始對話,每次都會事與願違,心裏感到不適,事後還覺得後悔。如果你屬於這種情況,請務必記住以下兩點。

第一,我們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

現代人似乎覺得自己永遠不會死。為了未來可以擁有更成功、更安全的生活,大家現在必須積極地做準備。所以,我們會推遲陪伴深愛的家人和朋友的時間,認為與子女麵對麵交流的時間也不必著急。我們似乎永遠不會死,會一直活下去,這種觀念在爭吵中也有所體現。就算是麵對深愛的家人和朋友,我們在發怒時也會拚命地互相攻擊,堅持認為自己沒錯,甚至揮起拳頭,刻意說出最能戳痛對方內心的話來。我們總認為,以後會有和解、道歉的時間。

但是,我們總有死去的一天,而且時間未知。所以,活著等同於死去。我們今天活在這個世上,卻也距離死亡近了一天。

我們早晨說出口的一句狠話,可能會成為深愛的父母這輩子聽到的最後一句話,我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求得他們的原諒。我們不斷推遲陪孩子的時間,錯過了小小的幸福,今天卻可能是與孩子在一起的最後時光,我們閉上眼睛的瞬間,可能再也無法為孩子留下片刻的記憶。

隻要記住“我們總有死去的一天”,就會意識到那段記憶在人生中的重要意義,從而明智地選擇如何表達與傾聽。

第二,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言行。

早晨睜開眼睛,我們會習慣性地思考“今天應該做什麽”,而不是“今天想做什麽”。如果隻集中於“應該做什麽”,就算完成了那件事,也很難發現那件事對自己有什麽意義,即雖然知道應該做什麽,卻很難確認那件事滿足了自己的欲求。這種義務性的生活態度,會讓我們逐漸忘記自己具備選擇的力量。

對話也是一樣。人們總是把“對不起”當成一種義務,把“謝謝”當成一種形式,甚至“我愛你”也隻是一種習慣。

比如,對方說“今天很累”,可是我們已經聽過太多次這句話,不想再聽到了。於是,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回答:“真能抱怨啊。”或者:“隻有你一個人累嗎?”

我們未經過認真思考,不自覺中說出口的話,構成了我們的對話,最終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這種回答在對方給予的刺激與我們展示給對方的反應之間沒有任何空間,隻是一種無意識的習慣性回應。

如圖所示,如果我們聽到對方說出某句話時(刺激),暫時停頓,保持好奇心,認真思考,就可以做出與現在不同的回答(反應),構建不同的關係。

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表示:“人性最後的自由,是在既有環境中選擇自己的生活。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有一個空間,我們在那裏做出選擇,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例如,對方說“今天很累”,我們聽到了這句話(刺激),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原來這個人今天很累。我今天也很累,我們倆今天都很辛苦。”隻要像這樣暫時冷靜思考,就會做出其他的回答(反應),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原來你也很累。我今天也特別累,看來我們都需要休息。”

隻通過這種簡單的對話,也會對人際關係的質量造成很大的差別。我們在對話中做不到這一點,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具備這種能力。原因在於,聽到對方陳述的瞬間,我們會不知不覺地做出習慣性、形式性、義務性的回答。就算平時認真思考過對話的方式,在實際進行對話的決定性瞬間,也會無意中做出反應。

因此,通過本書的學習,我們將一起練習在心靈空間中暫時停頓、呼吸、保持好奇心,然後選擇自己的言行。隻要認識到我們的反應會決定我們的人際關係品質,這就足以成為我們重新學習對話的理由。

所以,深呼吸,和我一起學習一直被我們誤解的對話吧!

對話訓練、矛盾調解、創傷谘詢

感謝可以從事這些工作的

樸宰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