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是我編選的短篇小說集的第一卷。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寫過幾篇小說,但是現在看來寫得很不成熟,所以我不想再付梓重印。有幾篇小說曾經出過集子,但現已絕版,另有幾篇散見於各種雜誌。我希望這些作品最好都被大家遺忘。本卷收入的第一篇小說《雨》是1920年在中國香港寫的,但是寫這個故事的想法早在1916年冬季在南太平洋的一次旅途中就已形成。最後一篇是1945年在紐約根據早在1901年就記在一本簡要創作筆記中的梗概寫的,我偶然在文件堆裏發現了這本筆記。我希望從此停筆不再寫短篇小說了。

一個作者想要編選一部短篇小說集,麵臨的一個最大難題是決定按什麽順序編排。假如這些小說的篇幅大致相同,或者故事發生在相同的場景(這裏我本想用locale一詞來表示“場景”的意思,但是《牛津詞典》裏說這個詞雖然常用,卻是錯誤的[1]),這項工作就會比較簡單,在編排上形成一定的篇章布局並不難。一個作者希望看到的滿意結果是:他所編選的小說集在最後呈現給讀者時能有一個明確的篇章布局,即便讀者不一定會注意到。一部長篇小說的篇章布局當然是顯而易見的,有開頭,有中間,有結尾,因而在故事結構上可以做到清晰合理。

可是我的這些短篇小說篇幅不同,有的短至一千六百詞,有的則有十倍的長度,有一篇竟超過了兩萬詞。我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地方逗留過,在我寫短篇小說的過程中,很少會在某個地方逗留了一段時間後還不能收集到寫一個或幾個短篇故事的素材。我寫過悲慘動人的故事,也寫過幽默好笑的故事。要把這麽多篇幅如此不同、發生在這麽多不同的國家、又具有如此不同特點的小說編成一個集子,使其具有一定的對稱性,至少不顯得篇章布局雜亂無序,同時又能方便讀者閱讀,實在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其原因在於:盡管一個作者的最初寫作動機並不是為了有人讀,而是另有動機,但是一旦寫就,作者便會渴望有人讀,而為了有人讀,作者也就自然要盡力使其作品更有可讀性。

也就是出於這個意圖,我盡可能將一組篇幅較長的小說同一組篇幅較短的小說——有的非常短,有的則有五六千詞——穿插編排在一卷中,以免使讀者不得不突然從中國跳到秘魯,又不得不再跳回去。也就是說,隻要不是很難做到,我盡量把以同一個國家為故事場景(local或locale)的小說編排在一起。我希望這樣編排可以使讀者不至於因為我寫的故事把他帶到了一個遙遠的國度而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