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在衛星軌道下看“智慧生命”
他們沿著一條鋪著地磚的大道向前走,開始竊竊私語,就像來到了一個巨大空曠的圖書館或者陵墓,隻有空洞的風和孤寂的星光在這裏居住。
——雷·布萊伯利
《火星編年史》(The Martian Chronicles)
我注視著手中的一張小照片,上麵有謎樣的“火星臉”,西南邊是一小簇金字塔狀的結構,“火星臉”的“嘴巴”像時間之箭一樣指向“金字塔群”的中心。如果真的走進這座如同特洛伊和烏爾一般,隻可能在神話中出現的古城,我會有怎樣的感覺?會不會像發現了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一樣興奮?
如果我是對的,那麽眼前的東西就是一個消失文明的廢墟,如果這個文明不是太古老,那麽在它興盛的時候,地球人剛剛學會鑽木取火。
用“夏至點”理論推測時間,其精確度是有限的,這座城市可能出現在100萬年前、150萬年前或者250萬年前,甚至更早。現在我們無從得知。不過這個設想本身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精確隻是一種奢求而已。
我坐在那裏,手持5×5英寸、經過放射狀像素交織技術處理的35A72號照片,拉回了思緒。眼前仿佛出現一個場景:考古學家們在掩埋著失落文明的沙漠中挖掘,進入那些古老的城市,城市居民的靈魂在廢棄的狹長門窗後麵盤旋……
我能從計算機生成的圖片上感受到這一幕,從距離火星地表1000英裏之遙的地方觀察它。它的居民也許早已消失在為獨角獸與龍準備的神話世界,他們曾經住在那裏……那些巨大的“金字塔”就是他們設計的,那一絲不苟的直線形位置安排具有特定的意義,它們朝著並不湛藍的天空咆哮,這個世界可能曾是他們的家。地質學家、行星學家也許會覺得荒謬可笑,以為這不符合火星目前的現實。然而,它就在那兒——像我坐的沙發上塗的金色一樣實實在在。我正注視著一座宏偉壯麗的城市的廢墟,它孤獨地矗立了數千年,直到現在,仍然蹲踞在那裏,在這個奇怪星球的沙漠上投下長長的影子。
在這兒,有些超然於時間之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