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十二:糖吃多了容易得糖尿病
*“添加糖”指的是生產食品時被添加進去的糖,不包括食物天然含有的果糖、蔗糖或澱粉。
總之,你每天胡吃海喝的糖已經遠遠超出了建議攝入量,不知不覺中,你的身體就會被“糖”慢慢掏空……
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不會……
下麵,我就來講講糖是怎麽逐漸摧毀你的身體的!
糖進入口腔後,馬上就開始“勾搭”你牙齒上由各種細菌構成的一層膜,有人叫它“垢膜”。
聽說我有脫單的機會?我來了!
垢膜會與糖發生一些羞羞的行為,(其實就是細菌分解掉糖)從而製造出“酸性物質”。
你看這孩子長得多像我!
是啊,長得跟鬧著玩似的。
這些酸性物質會繼承父母的搗亂基因,腐蝕你的牙釉質,讓牙齒脫鈣,最終送你一口壞牙。
這還不算完。糖的下一個目標是你的皮膚,要知道皮膚白嫩光滑有彈性,主要是靠膠原蛋白。
而糖又很快“勾搭”上了膠原蛋白,和它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來跟我一起“糖化”吧。
受不了**的膠原蛋白在“糖化”反應下變質,致使彈性纖維斷裂。這時你的皮膚就會長出皺紋,變得鬆弛、蠟黃,成為真正的“黃臉婆”!
你以為吃辣會長痘,但其實是糖破壞了激素平衡,糖才是長痘的罪魁禍首!
還有呢,糖還是個耍賴高手!
都是它們幹的,嗚嗚嗚……
其實還沒完。知道為什麽糖有這麽多危害,你還對它愛不釋手嗎?因為糖會“洗腦”!
你早就被我“洗腦”啦!
沒錯,人的大腦也抵抗不了糖的**。
糖給你“洗腦”,總共分兩步。
第一步:讓你上癮
吃了糖之後,甜味會順著你的味覺神經傳到大腦,刺激大腦分泌出讓你快樂的“多巴胺”。
一旦哪天沒吃糖,整個人都會空虛、寂寞、冷。大腦也會不停發出信號,催促你繼續吃糖,於是你又忍不住向糖伸出了手……
第二步:讓你變傻
哎?剛剛說啥來著?
糖不僅會讓你上癮,還能讓你失憶。因為你大腦裏管記憶的“海馬體”也被糖俘獲了。
我感覺已經陷入愛河。
德國神經科學家用腦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進行過實驗,發現愛吃糖的人的海馬體明顯萎縮,物理結構與記憶功能都受到了損害。直白地說:吃糖越多,你就越傻!
巴啦啦能量!變豬!
第三步:大開“殺”戒
除了上麵說的這些部位,你體內的各個器官都逃不過糖的魔爪。
都有都有,一個一個慢慢來!
做完這些壞事之後,糖還沒耗盡所有的力氣,那剩下的去了哪裏呢?
嗬嗬,這裏唄。
看到這裏有的老爺可能迫不及待地想問一個問題:
糖尿病是不是也是吃糖吃出來的?
雖然吃糖多危害大,但是站在客觀角度說:患糖尿病並不全是糖的鍋!
患糖尿病主要是因為你的“胰島”出了點故障,胰島素分泌功能異常,或分泌有缺陷,導致吃的糖進入身體裏後,難以被分解,所以血糖異常增高。
這就是我的天下了!
而胰島出問題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你平時各種不良生活習慣綜合導致的,並不隻是“吃糖多”惹的禍。
如果你隻想著不吃糖,但不改變其他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也是白搭!
而且糖尿病人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糖,如果發生了低血糖的症狀,可以用吃糖來調整狀態,日常情況下隻要能維持血糖穩定,適量吃點糖也可以。
有點暈,真的缺糖了!
敲黑板!“糖”很複雜,吃多了巨傷身,但也不用一點都不吃。保持每天合理的糖分攝入,均衡飲食營養,再配合適當運動才最健康!
附錄:
壹
代糖比糖健康,能不能多吃?
很多人嗜甜又怕胖,所以出現了“代糖”。代糖食品就是不加糖(果糖、蔗糖、葡萄糖等),靠代糖提供甜味,這類食品的包裝上通常標著“無糖”。甜味劑的種類很多,根據產生熱量與否,一般可分為營養性的甜味劑(可產生熱量)及非營養性的甜味劑(無熱量)兩類。
營養性甜味劑有:蔗糖、果糖、木糖醇和阿斯巴甜(後兩種是代糖);非營養性甜味劑有:糖精、甜菊苷和甘草甜素。
蔗糖最常見,但容易攝入過多,造成肥胖或齲齒;
果糖健康一點,比蔗糖更甜,所以用的克數會少一點,但熱量也不低;
木糖醇甜度與蔗糖相仿,也能提供能量,但不會導致齲齒,比蔗糖健康很多;
阿斯巴甜(也叫蛋白糖)甜度是蔗糖的200倍,雖然會產生熱量,但可忽略不計,體重60kg的人每日允許攝入量為2.4g;
糖精甜度為蔗糖的500多倍,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吃,但其安全性曾受到質疑;
甜菊苷熱量低,甜度約為蔗糖的200倍,但略帶青草味;
甘草甜素甜度約為蔗糖的250倍,但味道不純正,一般用在醬油等調味品中做輔料。
所以吃糖有風險,代糖要適量,老爺們平時吃甜食也要悠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