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人喜歡的主角
你要考慮的第二個問題同樣很重要。人們願意在這些角色身上花時間嗎?如果在好萊塢賣劇本是一個擴展版的賺錢遊戲,那麽創造出立得住的角色,就是對“我為什麽關心他”這個問題的擴展版回答。如果我們對事件的主角漠不關心,又怎麽會在意電影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呢?你應該小心提防這類問題,而且有充分的理由這麽做。“討喜”常常被編劇和業內人誤認為是“完美”。然而完美的角色不僅無趣,也無法從我們要講的故事裏學到任何東西。沒有證據表明有瑕疵的,甚至是有嚴重瑕疵的角色會勸退觀眾。實際上,相反的情況倒是更常見。看看那些片名裏帶“壞”字的電影就知道了。《壞媽媽》(Bad Moms)、《壞老師》(Bad Teacher)、《聖誕壞公公》(Bad Santa)。熱門,熱門,熱門。看看傑克·尼科爾森或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演的幾乎任何一個角色,都不是什麽乖乖仔。再看看讓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獲得奧斯卡影後的角色——《三塊廣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裏的米爾德雷德,也不好惹。
所以討喜的主角並不等於完美的主角,但討喜很重要。看一部電影,要在電影院裏坐兩小時。你願意在電影院裏或其他地方,跟一個你不喜歡,或至少覺得不有趣、沒意思的人,一起度過兩小時嗎?如果讀者覺得一個劇本的主角沒什麽意思或令人討厭,就不會把這個劇本讀完的。觀眾也不太可能會為了這樣的主角去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