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的背後是停滯不前
20世紀60年代後期,大型超市迎來了繁榮期。在經曆了經濟的高速成長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迅速高漲,賣方市場的時代正式來臨。這期間伊藤洋華堂趁勢加快了開設新門店的速度。然而,這一舉動卻遭到了當地商店街的強烈反對。1971年9月,38歲的我時任公司董事,以高層管理者的身份參與了兩方的談判會議。雖然我方反複強調“我們能夠實現大型商店和中小零售店的共存共榮”,可對方卻不予理睬,反駁說“這是癡人說夢”或者“不過是強勢方的片麵之詞”等等。對於這一現象,我由衷地感到不解。雖然人們普遍信奉“大者為佳”,然而我所理解的經營在於方式方法,核心因素是產品的品質和服務的內容,與店鋪規模的大小並無直接聯係。如果能真正實現大型超市和小型商店的共存共榮,理應是一個絕佳的平衡狀態。
或許正因為我是個毫無零售經驗的門外漢,思維才能跳出當時固有的商業框架,迸發出許多新奇的想法。直白地說,我注意到中小零售店經營不善的緣由並不在於大型超市的崛起,而是經營方式已經落後於時代,被顧客所淘汰。
任何行業都是如此。人們總是習慣性地以為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越少越對自己有利,但是,一旦沒有了競爭對手,事業往往會止步不前。以零售行業為例,如果一家店鋪的周圍沒有任何同業競爭者,那麽顧客可能隻是由於受到交通上的限製,無奈地進店消費,久而久之,店鋪經營者將變得得過且過,產生麻痹懈怠的情緒,失去對產品和服務進行變革創新的動力。
另一方麵,當事業發展受阻時,怨天尤人是最輕鬆便捷的方法,但是輕鬆的背後即是停滯不前。隻有正視自身的弱點,努力做出改善,並不斷地向新目標發起挑戰,才能腳踏實地地前進,得到穩步的成長。
目睹談判雙方當時的焦灼狀態,我心想,難道就沒有讓大型賣場和中小型零售店共生共存的雙贏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