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我本色
在每個人的教育過程中,總會在某個時期發現,羨慕就是無知,模仿就是自殺。無論好壞,你都應該保持自己的本色。
詹姆斯·季爾基博士說:“如何保持本色,這一問題像曆史一樣古老,也像人生一樣的普遍。”不願意保持本色,包含了許多精神、心理方麵潛在的原因。安古羅·派屈在兒童教育領域曾經寫過13本書和數以千計的文章,他認為:“沒有比想做其他人,或者除自己以外的其他東西的人更痛苦了。”
這種渴望做與自己迥然相異的人的想法在好萊塢尤其流行。好萊塢最知名的導演之一山姆·伍德說當他在啟發一些年輕演員時,所遭遇到的最令人頭痛的問題是如何讓他們保持本色。他們都願意做二流的拉娜透納;二流的克拉克·蓋博。山姆·伍德不斷地告訴他們,這些套路觀眾們已經無法容忍了,他們更需要新的東西。
山姆·伍德在開始導演《萬世師表》和《戰地鍾聲》這類電影前,曾經從事房地產業多年,並且掌握了一些推銷技術。他認為,相同的道理也可以用在生意上和電影上。如果你亦步亦趨、人雲亦雲,是不可能取得好效果的。他說:“經驗告訴我,盡快丟開那些裝腔作勢的家夥才是最穩妥的。”
近日,我曾詢問素凡石油公司人事部主任保羅先生,求職者常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麽。保羅先生曾經與六萬多個求職者麵談過,並且出版過一本名為《求職的六種方法》的書。他的回答是:“求職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能保持本色,不以自己的本來麵目示人。他們不是完全坦誠地麵對招聘者,而是給出一些自以為對方想要的回答。”可是,這樣做對求職者來說沒有任何好處,沒有人願意聘請一個偽君子,就像沒有人願意收假鈔票一樣。
有一個女孩子渴望成為一名歌唱家,可是她長得不漂亮——臉很長,嘴很大,牙齒又很暴露。當她第一次在新澤西州的一家夜總會裏公開演唱時,她一直試圖掩蓋自己的暴牙,希望能表現得美些,結果適得其反,大出洋相。就在她自認為注定失敗的時候,夜總會裏聽過她唱歌的一個人,認為她很有天分,並且十分坦率地對她說:“我一直在看你的表演,並且知道你想掩藏自己,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牙長得很難看?”女孩子顯得很窘迫,但那個男人依然繼續說:“難道說長了暴牙就是罪過嗎?不要試圖遮掩,請張開你的嘴。如果你自己不在乎的話,觀眾也不會在意的。或許那些你想遮起來的牙齒還會帶給你好運呢。”
女孩子接受了這一忠告,不再刻意去注意自己的牙齒。演唱時一心隻想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她張大嘴巴,熱情歡快地歌唱,後來終於成為一名娛樂界明星。
保持自己的本色——正如歐文·柏林給已故的喬治·蓋許文的忠告那樣。當柏林和蓋許文初次見麵時,柏林已是大名鼎鼎,而蓋許文不過是一個剛出道的年輕作曲家,一個星期隻能賺35美金。柏林十分欣賞蓋許文的才華,就問蓋許文願不願意做自己的秘書,薪水大概是他當時收入的兩倍。柏林同時也忠告說:“我建議你不要接受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你可能會變成一個二流的柏林,但如果能繼續保持自己的本色,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一流的蓋許文。”蓋許文接受了這一忠告,後來他成為美國著名作曲家之一。
你應該慶幸自己是這個世界上獨特的人,應該充分利用自然賦予你的一切。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的藝術都帶有一些自傳體性質,你隻能唱自己的歌;你隻能畫自己的畫;你隻能做一個由自己的經驗、環境和家庭所造成的你。無論好壞,都得自己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花園;無論好壞,都得在生命的交響樂中演奏自己的小樂器。
正如愛默生在那篇《論自信》中所說的一樣:“在每個人的教育過程中,總會在某個時期發現,羨慕就是無知,模仿就是自殺。無論好壞,你都應該保持自己的本色。廣闊的宇宙間充滿了未知事物,但除非你好好耕種自己的那塊土地,否則就得不到好收成。自然界賦予每個人的都是一種新能力,除自己之外,無人知道你能做些什麽。”
想讓自己心靜且快樂,要遵循這條原則:
不要模仿他人,保持自我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