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慧黠的少年
1900年6月29日,安托萬·德·聖埃克絮佩裏(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出生於法國裏昂。聖埃克絮佩裏家是當地的名門,家係可以一直追溯到11世紀。聖埃克絮佩裏四歲的時候,父親不幸過世,由教養深厚、美麗端莊的母親一手將五個子女撫養長大。
聖埃克絮佩裏有兩個姐姐:瑪麗·馬德萊娜和西蒙娜,以及弟弟弗朗索瓦和妹妹加布裏埃爾。父親過世後,他們跟隨母親住到了勒芒,因為祖母和大姨媽的宅邸在那裏。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母親加入醫療服務隊,因此,聖埃克絮佩裏和弟弟弗朗索瓦被送到德·蒙格勒學校住讀。第二年,轉到瑞士的學校。在這所貴族學校裏,每到晚上,聖埃克絮佩裏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寫信給日夜思念的母親,或是沉迷在冥想當中。
聖埃克絮佩裏有一頭燦爛的金發,所以同學們都叫他“太陽王”。他的睫毛修長,眼睛是棕色的,寬闊的額頭和線條分明的嘴唇,使得他在同學之間越發顯得聰明慧黠,但也流露出他倔強的個性。他從小就有發明天賦,成為飛行員之後,在航空方麵更是顯著。他共計獲得過十三項專利,其中以1936年的“特殊降落裝置”,以及1941年的“啟動航空引擎新型裝置”最為著名。
飛機是母性的象征
嬌生慣養中度過的童年時代,備受嗬護,因此,聖埃克絮佩裏對童年時代特別眷戀。在以後的日子裏,每每遇到困難,童年時代的回憶便仿佛符咒一般在他的腦海裏清晰浮現。而他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感情生活就以死亡和對母親的思念為最主要的基調。終其一生,無論是有意識或是無意識,他總是在追求母親的保護。
對他來說,在某種意義上,小小的飛機也成了母性的象征。《夜航》中的法比安,在“悲慘的事件”中執行最後的飛行,光是把脖子靠在椅背上,手裏握著操縱杆,心情就變得難以言喻地平靜。聖埃克絮佩裏後來回憶說:“由飛機喂養的我,對飛機抱著孩子般的情感,那猶如嬰兒對乳母的愛。”這是因為他在空中那種絕對的孤獨裏,也能夠感受到有如憩息在母親懷抱裏的安全感。
另外,由於父親的去世,聖埃克絮佩裏很早就知道死亡的冷酷無情,而且,十四歲就夭折的弟弟弗朗索瓦,也給他的一生留下了永遠無法磨滅的陰影。盡管如此,對他來說,死亡並不隻是結束而已,從某種意義來看,死亡代表了新的出發。“我覺得船帆、桅杆和希望交織成的嘈雜,仿佛逐漸向海中沉沒而去。”《南方郵件》中的這樣一句話,表現出他是有意識地把死亡當作誕生的出航。
沙漠上的飛行
二十一歲那一年,聖埃克絮佩裏應征入伍。他從小就對飛行很感興趣,甚至曾經把自行車裝上翅膀當作飛機來騎。開始的時候,聖埃克絮佩裏擔任維修兵,但因為抑製不住對飛行的熱切渴望,他瞞著軍方,私自到民間飛行場接受飛行訓練,而且才累積了一小時二十分鍾的飛行經驗,他就在沒有經過上級允許的情況下嚐試單獨飛行,結果幾乎出事,好不容易才勉強著陸。
聖埃克絮佩裏取得民間飛行員資格後,不久又在摩洛哥第三十七飛行連隊中取得軍方飛行員執照,每天往返於法國和摩洛哥之間,這使得他對飛行的熱情有增無減。所以他在1923年以少尉的官階退役後,生活頓失重心,心情一直無法開朗起來。
從來沒有放棄過在天空遨遊的夢想的聖埃克絮佩裏,終於在1926年秋天進入積極拓展航空路線的拉泰科埃爾航空公司。這以後,他經常在充滿暴風雨的西班牙上空,以及炙熱的沙漠上飛行,同時還結交了無數要好的飛行員同事,認識到友情的可貴。所以他在《人類的大地》中說:“一個職業是否偉大,應該能從人與人的關係是否密切中看出來。”
1928年,他被任命為猶比角基地的機場經理,在這個遠離人煙的偏遠地方,隻有友情才能慰藉他那孤獨的心靈。也正是在這個地方,產生了他日後的基本理念——“在人類的心中,必須留下偉大的事物,必須使人類回歸到人類自身的偉大裏”。在猶比角的生活,對他的一生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
在那之前,拉第格航空公司已經在1927年改名為郵政航空公司,並且在阿根廷設立了分公司。聖埃克絮佩裏被任命為主管,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赴任。聖埃克絮佩裏從孤寂的沙漠一下子投身到南美繁華的都市中,並且飛行次數也變得更加頻繁。在人類的土地上飛行的同時,也使得他不斷思索和人類有關的各種問題。這在他往後的許多作品中都可以見到端倪。如果說在猶比角生活的產物是《南方郵件》,那麽在南美誕生的就是《夜航》和《人類的大地》。
一事無成的“藍色時代”
隨後就是被聖埃克絮佩裏稱為“藍色時代”的時期。由於郵政航空公司內部派閥鬥爭,聖埃克絮佩裏失去了他所熱愛的飛行員工作,經濟開始陷入窘境。並且他在1931年4月,已經和孔蘇埃洛結婚,這個小他8歲的妻子,雖然美麗聰明,但卻浪費成癖。事實上,聖埃克絮佩裏自己也不知道節儉,因而債台高築。
為了解決生活困難,聖埃克絮佩裏進入1934年成立的法國航空公司宣傳部,並且作為《巴黎晚報》的特派員,赴莫斯科采訪新聞,但是所得到的收入,對揮霍成性的聖埃克絮佩裏夫妻來說,也隻是杯水車薪而已。
在那期間,由於航空技術的進步,飛行員都競相創造新的飛行紀錄。當時一個名叫安德雷·傑比的飛行員已經創下以87小時從巴黎飛往西貢(今胡誌明市)的紀錄,若是有人能破這個紀錄,可獲得15萬法郎的獎金。聖埃克絮佩裏滿懷一夜致富的夢想,在1935年12月駕駛最新型飛機起飛,但是就在前往開羅途中,迫降在沙漠上。這次意外,成了他日後寫作《小王子》的背景。
悲劇的終結
在1939年出版的榮獲法國法蘭西學院小說獎的《人類的大地》中,聖埃克絮佩裏曾經感慨:“現在的戰爭,連用來保護人類的東西也能破壞了。在今天,已經不是獻出一點兒血來增加民族活力的問題了,自從使用飛機和芥子氣以來,戰爭早已成為鮮血淋漓的外科手術了。”並且他很理性地呼籲說:“為什麽要互相憎恨呢?我們應該團結,因為我們都在同一個星球上,都是同一艘船上的成員。”
1939年9月1日,聖埃克絮佩裏所畏懼的戰爭終於成為現實,同月4日,他收到動員令,被任命為圖盧茲-弗朗卡紮基地教官。但是後勤工作並不能使他滿足,經過四處奔走,雖然軍醫給他開出“不適合軍方任務”的診斷,不過他還是被分配到聖迪濟耶的奧康特基地的戰略偵察飛行大隊。那個時候對飛行員所下達的命令異常混亂,任務充滿了危險,不過對他來說,“死亡早已經不是莊重,也不是嚴肅,更不是悲傷,隻不過是無秩序的標記罷了”。雖然他為了保障說話的權利,挺身和西歐的納粹戰鬥,“但是看到全世界都為此荒廢,連骨髓都感到了氣餒”。
他所屬的部隊為了避開德軍勢如破竹的攻擊,轉移到了阿爾及利亞。1940年6月22日,停戰條約簽訂,他也在7月底離開所屬部隊,到妹妹加布裏埃爾家裏住了兩個月,隨後拋棄在這個悲劇的時代最需要他的老母親和家人,一個人逃亡去了美國。
然而在美國,他感受到的隻有美國人對法國人滿懷不信任的露骨眼光,並且由於他主張“停戰是正確的”,也飽受在美國流亡的法國同胞的責難。他一句英文也不會說,交不到一個美國朋友,日夜後悔自己拋棄了在德軍的壓迫下掙紮的祖國。在這樣孤獨的生活中,他除了寫作之外,沒有別的寄托。在不到兩年的逃亡時間裏,他寫出了《戰爭中的飛行員》《給人質的一封信》《小王子》,以及《要塞》的大部分原稿。1942年2月,《戰爭中的飛行員》英文版發行,受到美國年輕讀者的熱烈歡迎,為挽回法國的榮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1942年11月,美軍登陸北非,聖埃克絮佩裏開始設法留在北非的連隊,終於在第二年5月到達阿爾及爾基地的飛行大隊。但是在一次飛行中,由於操作失誤,折損了一架飛機,從此聖埃克絮佩裏被禁止飛行。隨後他寄居在好友的公寓中,專心寫作《要塞》,但因為生活孤獨而且枯燥無味,進行得並不順利。另一方麵,由於他在美國的那一段經曆,因而他跟“超級愛國者”戴高樂派失和,這導致他的作品在北非被禁止發行,而在被占領下的法國,德軍對他的著作也采取同樣的措施。這對於一直以作品和行動來表達理念的聖埃克絮佩裏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屈辱。
他在失意中度過了黯淡的8個月,幸好在昔日好友夏桑上校的安排下,他於1944年4月被編入上校所屬的第三十二爆擊戰隊,並且獲準再度出任飛行工作。
7月31日清晨,聖埃克絮佩裏從科西嘉島上的波雷塔基地起飛,任務是偵察包括自己的故鄉裏昂在內的法國南部。但是在任務達成後返航途中,飛機被德軍擊落,於是聖埃克絮佩裏就像小王子那樣,永遠從地球上消失了。
關於《小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聖埃克絮佩裏逃亡到美國。在異國那難耐的孤獨生活中,他以不斷的寫作來抒發自己對祖國的愛,以及對妻子的思念。這部後來成為世界性暢銷書的作品——為大人而寫的童話《小王子》,就是在那段時間完成的。
這部堪稱20世紀格調最高的童話傑作,其魅力早已超越了童話的範疇,成功地雕刻出跟大人世界的虛榮與私欲相對抗的兒童的清純世界,全書充滿了如詩如幻的美感。作者以纖麗的散文詩手法娓娓道來:有一天,一個迫降在撒哈拉沙漠中央的飛行員,遇見了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小孩兒。這個小孩兒是其他星球的王子,一個人住在隻有房子般大小的星球上,因為和春天盛開的美麗玫瑰發生了一點兒小誤會,所以就賭氣離開故鄉,到各星球上去遊曆。他想找一個可以交心談話的對象,但是他碰到的都是一些舉止叫人厭煩的大人,現在他來到了地球上。
小王子對飛行員說,他住的星球上有一棵叫作猴麵包的大樹,必須盡早拔掉,否則就會把整個星球都遮蔽住;還有三座火山,每天一定要打掃幹淨,不然爆發了,星球將不知道會飛到哪裏去。
小王子還告訴飛行員說,有一個星球上住著隻會命令人的國王,還有一個星球上住著一位狂妄的自負先生。飛行員和小王子相處了一個星期,當飛機修理好了之後,小王子說他要回去照顧他星球上的花,於是就從沙漠中消失了蹤影。
整個故事處處暗示了逃亡中的作者和祖國、作者和他的妻子、作者和童年時代的關係,同時蘊含了對大人的習性與現代社會尖銳的諷刺,全篇洋溢著充滿憂愁的詩情,因此它一出版,立即獲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