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主性格”中的缺陷
各人各性,千人千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個人在性格上多多少少都會與別人有些差異,世界上不存在擁有完全相同性格的人。所以性格就像人的一種“隱形身份證”,如果有人擁有完美的察言觀色的功力,就能通過性格來識別人的身份。這一點在許多影視作品中都有所呈現,比如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擁有“七十二變”,但無論他如何變化都會被二郎神額頭上的“天眼”識破;比如唐僧在取經途中會遇到許多善於變化的妖怪,但無論這些妖怪如何變化,都逃不出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再比如國漫《秦時明月》中朱家的一位修煉者可以使用一種名為“千人千麵”的神奇招數,施招者可以幻化出上千種不同麵孔的個體,而這種招數的克星是一種名為“察言觀色”的武功。
我們常常會用“七十二變”來形容一個人的多變、善變,或者擁有不同的風格和不同層次的性格等等。在我看來,這其實是在表達這樣的事實,即人是多麵的。盡管人的性格具有相對穩定性,但這並不是說人的性格是不能改變的。隨著環境的變化、閱曆的增加、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人的性格可能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可能非常微小,以至於我們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難以察覺到它的存在,但量變引起質變,在未來的某一天,它也許能徹底遮蓋你原來的性格,使你呈現出另一副模樣。
對於這種變化,我們要予以重視和引導,如果你原來的性格被別人視為“不好的”,你完全可以通過引導這種變化使你的性格向好的層麵發展,從而打造自己的“好性格”。相反,如果你原來的性格是好的,也要重視這種變化,避免它使你的性格向不好的方向發展。
人是多麵的,所以人的性格也應該是多樣的。一個人並不隻有一種性格,這就像人不止擁有一個標簽一樣。但無論人的性格如何多樣,其中一定有一些是容易被人捕捉的。人一眼能被別人看出來的性格,我稱其為“主性格”。我們可以輕易說出《西遊記》中角色的性格,比如唐僧的慈悲為懷、不畏艱苦,孫悟空的英勇善戰、智勇雙全,豬八戒的表裏不一、好吃懶做,沙僧的忠厚老實、吃苦耐勞。每一種主性格都代表著一個身份或一種角色。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人們會根據主性格來判別一個人的“好壞”,繼而決定是否與其深入交往。所以主性格是每個人的“門麵”,它能決定你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因此,塑造好人的主性格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能使人在事業發展的初期就建立起優勢。
與此同時,主性格中的缺陷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因為這些缺陷會在某些情況中被放大,它可能會在人的生活中留下極大的隱患,這種隱患一旦爆發,就可能給人的學習、生活、工作,乃至整個人生帶來沉重的打擊。
三國名將張飛,可謂人盡皆知的大英雄。張飛與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是膾炙人口的佳話。在結拜過程中,張飛發下重誓,要與兩位哥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種重情重義的性格著實令人感動。張飛在認了劉備做大哥之後,便對他忠心耿耿,在作戰時甘為先鋒,這是貪生怕死之輩遠不能及的。在“三英戰呂布”時,張飛能與“神將”呂布大戰一百多回合而不落敗,這足見他的驍勇善戰。在長阪坡一戰中,張飛一聲怒喝便嚇死了夏侯傑,嚇退了曹操的幾十萬大軍,他的英勇無畏是被人津津樂道的。另外,張飛也十分聰明,比如他在攻打益州時巧用妙計活捉了嚴顏,成就了義釋嚴顏的佳話。
張飛的優秀被許多大人物所認可,比如素有“水鏡先生”之稱的司馬徽,說他與關羽、趙雲一樣都是“萬人敵”。
張飛重情重義、忠義兩全、英勇無畏、驍勇善戰、粗中有細,是受人敬重的三國英雄,但是他在性格上卻有著致命的缺陷——他特別容易發怒,是個極為暴躁的人。張飛因為性格暴躁犯下過不少嚴重的錯誤。
首先是因為性格暴躁痛失徐州。
曹操為了報殺父之仇攜大軍討伐陶謙,曹軍每到一處便殺戮屠城,百姓怨聲載道。陶謙知道曹操兵多將廣,自己不是對手,便向劉備求救。劉備在守衛郯城的戰爭中表現出色,並成功解救了陶謙。不久,陶謙病重,為了保護徐州百姓,他將徐州送給了劉備。
後來,呂布被曹操打敗,逃到徐州,準備暫時投靠劉備。劉備迎接了呂布,將他收留於徐州旁邊的小沛。但是,張飛認為呂布是見利忘義的“牆頭草”,不僅不願收留呂布,還想殺掉他。而劉備為了顧全大局阻止了暴脾氣的張飛。之後,劉備和關羽帶兵攻打袁術,留張飛駐守徐州。
一天,張飛喝完酒後大發脾氣,將呂布的嶽父曹豹狠狠鞭打了一頓。曹豹不甘其辱、懷恨在心,於是就與呂布裏應外合占領了徐州。劉備沒了根據地,隻能攜軍逃竄,途中還與兩個老婆走散了。
張飛知道因為自己的暴脾氣誤了大事,還弄丟了兩個嫂嫂,就向劉備負荊請罪。結果,劉備卻說:“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
張飛因為脾氣暴躁犯下了大錯,但這次錯誤並沒有讓他學到教訓。後來,他又因這一性格缺陷犯下了一生中不可饒恕的錯誤,而這個錯誤直接讓他丟了性命。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敗走麥城,結果被孫權一方殺害。劉備怒不可遏,發誓與孫權勢不兩立,並執意起兵攻打東吳。這時候,軍師諸葛亮和大將趙雲紛紛勸諫,希望劉備顧全大局。但是劉備執意不聽,仍要發兵攻吳。
此時,張飛駐守在閬中,他極力讚成發兵攻吳,為兄長關羽報仇。但是在準備出發之前,張飛卻因自己的暴脾氣出了意外。
早在丟了徐州之後,劉備就提醒過張飛,要好好對待士卒,否則將會闖下大禍,不過張飛並沒有將這些話聽進去。在得到關羽的死訊後,張飛悲憤交加,時常痛哭流涕。為了自我麻醉,他又開始酗酒,並經常對士卒施暴。酗酒後的張飛一旦脾氣上來就會鞭打士卒,且失手打死者不在少數,許多士兵、部將都對他非常畏懼。起兵伐吳時,張飛下令要在三天之內籌備好十萬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但是,就當時的生產能力來說,這個任務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於是,部將範疆、張達就向張飛請求寬限時日。張飛報仇心切,根本聽不進去部下的提議,反而大發雷霆,說兩人違抗軍令,要重重懲罰,以儆效尤。於是,張飛就命人將範疆、張達兩人綁在樹上,各抽了五十鞭子。範疆、張達被打得口吐鮮血,不住求饒,卻仍然得不到寬恕。責罰完畢,張飛又咬牙切齒地向兩人發令:“你二人明天務必要將十萬白旗白甲全部備完,若有違抗,定殺爾等示眾。”
範疆、張達一臉苦相,心想:我們都傷成這樣了,哪還有能力籌備什麽白旗白甲呀,既然你想讓我們死,不如我們殺了你。於是,兩人懷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心情,決定在夜裏趁著張飛醉酒昏睡之時,將他殺死。到了晚上,兩人忍著傷痛,攜著匕首悄悄潛入了張飛的房間。他們正準備行刺時,竟見張飛向他們怒目而視,立刻嚇了一跳,卻不見張飛有所反應。原來,張飛竟是睜著眼睛睡覺的。兩人聽到張飛的鼾聲,便放下心來,立刻用手上的武器解決了張飛。不僅如此,他們還把張飛的頭顱割了下來,逃往東吳邀功請降。
張飛的暴躁性格不僅讓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鍾。性格暴躁的人常常大發雷霆、怒火中燒,這很容易引發災禍,比如可能損害自己的健康,可能做出違法犯罪的行為,可能在與人發生矛盾之後招致殺身之禍,可能因一時衝動失去工作,可能讓愛人失望而與之分道揚鑣,可能令親人失望而成為孤家寡人,可能令朋友寒心而失去友誼等等。人無完人,每個人的性格中難免都會有缺陷存在,如果放任這些性格缺陷不管,就可能讓自己的人生陷入痛苦和懊悔之中。所以,消除性格中的缺陷應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