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這裏所說的多角度觀察,就是指對同一事物,或不變立足點,隻變換所觀察事物的位置和方向,或是站在不同的觀察點,對一個事物進行或正麵、或側麵、或上麵、或下麵、或近處、或遠處的仔細觀察。

同學們都學習過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兩句是蘇軾描繪廬山景色的詩,通過從“橫看”“側看”“遠處”“近處”“高處”“低處”不同的觀察角度,突出了廬山不同形態的變化及千姿萬態的景觀——即橫看綿延曲折,側看峰巒疊嶂,遠看高聳入雲,近看丘壑縱橫,高處雲霧環繞,低處鬱鬱蔥蔥。

就是因為詩人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色也大有不同。的確,生活中很多事物、景物都有多麵性,我們很難了解全麵。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多層次去了解,如此,在寫作的時候才能描寫得豐滿立體,把事物、景物本身的不同形態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

當然,多角度觀察不僅僅包括方位的變化,還包括更多層次的角度。比如:靜態和動態的交換。觀察一個人物或動物,同學們不僅要觀察其靜態的特點,更要關注其運動、活動情況下的特點。

一名小學生的作文《奶奶家的貓咪》首先觀察了貓咪的靜態特點,“它耳朵尖,鼻子黑,圓圓的眼睛像一對大玻璃球”“嘴巴兩邊的胡子一抖一抖的,全身毛茸茸的”。緊接著,小作者又觀察了貓咪遊戲時的情緒,“我把玩具都拿出來讓它玩,它特別喜歡小皮球,追著小皮球到處跑。它的身子真輕快,一跳就跳到我的小**……它一邊‘喵——喵——喵——’地叫,一邊撓門,爸爸把門打開,它就跑出去了。”

通過動靜結合的角度,小作者把小貓咪可愛、活潑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使得內容非常豐富,讓人一眼就喜歡上這個可愛機靈的小貓咪。

除此之外,同學們還需要學會調動各種觀感,進行多層次的觀察,即從視覺上觀察其形,從聽覺上觀察其聲,從觸覺上觀察其感,從嗅覺上觀察其味。恰如作家餘光中說:“我們期待的散文,應該有聲、有色、有光。”如此一來,從不同角度去描繪事物、景物,才能更具有感染力。

很多同學觀察時,過於依賴視覺和嗅覺,而忽略了聽覺和觸覺。比如:觀察春天的景物,他們看到了春天的花開,嗅到了花兒的芬芳,卻沒有聽到風吹柳條的聲音、鳥兒歌唱的聲音,沒有觸摸到草兒的嬌嫩、溪流的清涼。他眼裏的春天可能很美,可就是缺少些靈動、生氣。

最後,同學們還需要學會從虛實的不同角度來觀察。這裏的“實”就是指客觀的實物、實景,而與之相對的“虛”就是觀察者內心情感、想象、感慨等等。做到了虛實結合,描寫才會更傳神、生動。

同學們,想要更全麵地了解某一人、事、物,我們就不能停留在對其片麵的觀察和認識上,立足於多個多度、多個層次進行仔細地觀察,如此才能寫出精彩生動的文章。

範文一

美麗的冰珠

安慶一學生

“下冰珠(冰雹)了,下冰珠(冰雹)了!”忽然,有人欣喜若狂地喊道。在北方長大的我腦海裏頓時疑雲密布:上海怎麽會下冰珠呢?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我疑惑地走到陽台向外張望,果然不錯,灰蒙蒙的天空上掛了一片珠簾。

再看看我的同學們,已經蜂擁到了樓下。他們興奮地叫著、跳著。這時,冰珠下的更大了,“劈裏啪啦”地打在地上。同學們有的將傘倒過來,形成個大碗,接住了不少冰珠;有的拿起台階上已堆積的冰珠,捏成一團打起了“冰珠戰”;有的幹脆站在冰珠中,享受著這稀有的冰珠浴。刹那間,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校園。

我呆立在陽台上,看著這些晶瑩剔透的“不速之客”,它們打在花兒、葉兒上,奏出歡快的音樂,花兒、葉兒不住地點頭微笑。漸漸地,我也被感染了,不由自主地將手伸出去,接住一顆“小珍珠”,頓時,手上感到一陣冰涼。我湊近了,凝神地端詳:這冰珠不是我在北方看到的豌豆大小,而是像一枚晶瑩剔透的鑽石,潔白的小珠子在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渾身都是那麽透亮。

冰珠下了兩個多小時。放學了,我們走到室外,清新的空氣迎麵撲來,令人神清氣爽。我大步向前走,腳下不時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我不禁感到這麽有節奏的聲音多像我愉快心情的寫照啊!我遠望大地,白茫茫一片,地上已鋪滿了厚厚的一層珠毯。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一顆,用舌尖輕輕地舔一下,涼爽的感覺霎時間傳遍全身。

啊!冰珠,我們歡迎你!

點評

美麗的冰珠來到這個世界,小作者從多個角度進行了觀察和描寫。首先,小作者通過描寫同學們看到冰珠時興奮、歡快的反應,體現了人們對於冰珠的喜愛,以及冰珠的罕見。

其次,小作者運用了眼睛、手、鼻子、舌頭等,即從視覺上觀察冰珠的晶瑩剔透、閃閃發光;從觸覺上感受冰珠“清涼”;從聽覺上感受其“嘎吱,嘎吱”的聲音。有聲、有色、有光、有感覺,多種角度來描繪冰珠,使得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其實,我們不管是寫人還是物,都離不開“五覺”的感觀感受。這裏的五覺是指: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把事物描繪得形象具體,文章的敘述才能更豐滿,立體感更強。

同學們要學習這個小作者,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進行多角度的觀察。

範文二

蒙古包前有條彎彎的小河

楚才作文競賽獲獎作品 塔娜格格

我的故鄉在錫林郭勒大草原,這裏有藍天白雲綠草灘,這裏牛羊成群馬兒歡。在一處地勢稍高的草灘上,有我家的蒙古包,氈包前有一條彎彎的小河。

春天的小河是熱鬧的。

春天,小河在小羊羔“咩咩”的叫聲中蘇醒了,眼一瞪,腰一伸,笑了,撒個歡兒,像一條潔白的絲帶輕輕地自由自在地向遠方飄去,留下一路“叮叮……咚咚……”歡樂的歌。牧人們的身影不時地在小河邊閃現,掄圓的套馬杆蘸一下河水,甩出了天邊鮮麗的朝霞。地皮軟了,草青了,馬兒、牛兒、羊兒在河邊喝水,歡蹦,嘶叫。牧羊姑娘嘹亮的歌聲在草灘上回**,百靈鳥在半空中也亮開了婉轉的歌喉。阿媽提著古老的琺琅罐來河邊提第一桶聖潔的春水,為全家人熬第一鍋吉祥的奶茶。貪春的野鴨、鴻雁在小河中劃起了彩色的小船。

夏天的小河是歡樂的。

夏天,小河在老阿爸的馬頭琴聲中變得更加清澈了,水熱熱的,河岸青蛙跳,水中魚兒遊。河邊不遠處,芨芨草、艾蒿叢巢裏的小百靈張著黃嘴在“嘰嘰喳喳”地叫著。河畔綠茵茵的草灘上野花爭芳鬥妍,小河水像乳汁一樣滋養著沿岸的草灘,牛羊、馬兒和水中的動物。蒙古包活似一朵綻放的大蘑菇,靜靜地守候在小河旁。此時的小河不管白天、黑夜都是生命的搖籃,花喜鵲在喝水的牛背上唱歌,紅蜻蜓在輕輕點水,剛出蛋殼的小野鴨在河中嬉鬧,阿爸在河中給羊兒洗浴,阿媽在河畔擠牛奶,就連藍天上好看的雲彩也喜歡在水中照鏡子。花頭蝴蝶飛,草尖螞蚱唱。

秋天的小河是彩色的。

秋天,草原成熟了,豐收了,一片金色。草枝黃了,搖著金色的籽兒穗;蟲兒的翅膀黃了,閃著金色的光;野**黃了,點著金色的燈。在秋草黃葉的映襯下,在陽光的照射下,小河也似乎變得橙黃了,更迷人了。這時的蒙古包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那兒笑了,笑看著晾曬在氈包門前木架上的奶酪、幹肉、蘑菇;笑望著沿著小河畔散撒在草灘上膘肥體壯的羊群、牛兒、馬兒。小河的上空銀白色的飛機煙霧線長長劃過,演繹著草原的時代氣息。

冬天的小河是聖潔的。

冬天,小河在雪花的飄灑中睡了,睡得酣甜、瀟灑,身蓋一床乳白色的被子,像潔白的凍牛奶灌注成的“S”形銀梯,又宛如一條長長的潔白的哈達。牛羊在小河畔蒙古包前的柵圈裏靜臥、反芻,牧羊犬在雪地裏奔跑。歡笑聲不時從銀裝素裹的蒙古包內傳出,這時的蒙古包是牧人溫暖的家。我和小夥伴在雪地裏奔跑,在小河上玩耍,我們與雪花、草原、小河融為一體,成了粉雕玉琢的小天使。

蒙古包前彎彎的小河是牧人心頭幸福吉祥的飄帶,是草原時時流淌的血脈,是一曲永不停弦的馬頭琴聲,是我心中永遠歌唱的百靈鳥。

點評

本文作者通過不同角度的觀察,描繪了家鄉小河一年四季景色的變化,突出了家鄉景色的美麗,表現了對家鄉的熱愛。同時,作者通過觀察小河周圍河水、一花一草、牛羊、蒙古包以及蒙古包的人們,多個角度描繪了家鄉的民風民俗、日常生活。

大自然造就了草原的美和獨特,作者的多角度觀察,恰好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不同時期草原、小河一物一景的千姿百態,使得文章精彩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