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賭氣,可能是在“求表揚”
亨特媽媽最近因為兒子的壞毛病頭疼得厲害。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亨特經常忘記把牙刷放到杯子裏,每次刷完牙,他總是順手就丟在洗漱池的台麵上,既不衛生也不整齊。
“亨特,你怎麽又把牙刷扔在外麵了,我不是告訴過你,牙刷用過後要放到杯子裏嗎?”從衛生間傳出了亨特媽媽的喊聲。
亨特正在玩自己的玩具,聽見了媽媽的話就隨口應付說“知道了”。
亨特媽媽見兒子並沒有認真聽她說話,打算再強調一下,以鞏固效果。
“亨特,你過來一下。”
“幹嗎呀?”亨特很不情願地放下玩具走了過去。
“把牙刷放在杯子裏去!”
亨特很快放好,轉身就走了。
“以後記住了!”
“知道了!”
第二天,亨特把牙刷放到了杯子裏,還特意擺了擺位置,但是媽媽沒有注意到這個小細節,她把兒子擺牙刷的事看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媽媽的表現令亨特很沒有成就感。
第三天,牙刷又被亨特丟到了台麵上。
“亨特,你的壞習慣怎麽老是改不了?看,又沒有把牙刷放到杯子裏,怎麽搞的?”媽媽生氣地說道。
“我以為你不記得了。”亨特有點賭氣地說。
“什麽叫‘我不記得了’?”媽媽不解地問。
“因為昨天我的牙刷是放在杯子裏的,你什麽也沒有說。”
這個例子讓我想起了曾在一本書上看到的一件事:一位家長由於孩子吵鬧不休而火冒三丈:“你們就不能安安靜靜地玩一會兒嗎?”孩子答道:“我們當然能。隻不過我們安靜的時候你根本沒注意罷了。”是啊,為什麽父母對孩子的缺點、退步如此敏感,立刻做出反應,而對他們的優點、進步卻這樣麻木,不加注意、不加表揚呢?
隻要孩子有進步,哪怕很小,父母也應該及時表揚。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下決心改正時,父母一定要細心觀察,及時鼓勵,給予充分的肯定,絕不能無動於衷,視為理所當然。無動於衷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覺得父母對自己的進步漠不關心,認為自己的努力白費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成就感。
青少年都有強烈的表現欲望,想讓別人理解自己,認識自己具備的能力。當他們表現良好、做出成績或者取得進步時,是十分希望得到肯定和讚許的。這個時候,他們幾乎將所有的精力和期待都放在了這件事情上,所有的興奮點也全部集中到了這件事情上。如果父母能及時發現,並予以表揚,孩子要求進步的動機就會得到強化,心理得到滿足。
12歲的凱文有個令人討厭的壞習慣,他每天放學一回到家,就把他的書包、鞋、外套扔到客廳的地板上。雖然偶爾凱文也會按媽媽的要求把東西都擺放好,但大多數時間都是隨地亂扔。對此,凱文媽媽試過很多方法來矯正他這個毛病,但無論是提醒他、責備他、懲罰他,都無濟於事,凱文的東西仍舊堆在地板上。
在上述方法都不見效果的情況下,凱文媽媽決定嚐試一種新方法。
這天,凱文媽媽看到凱文經過客廳而沒有扔東西時,她立即走上前去,輕輕地擁抱了一下凱文,並感謝他的體貼、懂事。凱文剛開始很吃驚,但很快他的臉上就充滿了自豪。因為他將自己的東西帶入自己的房間而受到了肯定和表揚,於是在這之後,他就盡力去這樣做,而他的媽媽也記著每次都對他表示感謝。
表揚孩子的正性行為比責備他們的負性行為更有效。當孩子有了改正錯誤的意願時,除了讚賞和鼓勵外,父母還需要多一分耐心和寬容,不要用懷疑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承諾,更不要諷刺挖苦。
所以,父母要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一旦發現孩子做出良好的行為時,就及時給予表揚,使孩子的良好行為成為“習慣”,尤其是對於那些膽怯、缺乏信心的孩子,更應經常、適時表揚他們的行為。
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無論什麽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是不大容易的。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而不喜歡聽惡言。及時有效的好話,對於孩子改過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外,父母及時的鼓勵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強心。什麽是“自強心”?就是在自尊心初步形成後(相對短的時間內),能夠在邏輯思維基本結構創建期和豐富成長過程中,通過“比較心理”在信息環境中呈現出更為強烈的“被重視性邏輯思維”外在表現的過程。
3歲6個月的曉曉很認真地畫了一幅畫。
曉曉:“媽媽,你看看我畫的這個房子!”
媽媽:“媽媽正忙著呢,讓爸爸看看吧。”
曉曉:“爸爸,過來一下,看我畫的畫。”
爸爸:“爸爸正在畫圖紙,畫完就去看!寶貝先自己看會書吧。”曉曉撇著小嘴,非常失望地盯著自己的那幅畫。
曉曉最近對畫畫非常感興趣,當她滿懷期待地把自己的新作品給爸爸媽媽欣賞時,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想象中的鼓勵或者肯定而悶悶不樂,這就是曉曉的“自強心”受到一定傷害的表現。
曉曉的父母也許不知道,他們無意間失去了一次增強曉曉“自強心”的良好時機。經常這樣應付孩子,容易使孩子的“自強心”喪失,也就更談不上對“自強心”的良好培育了。所以,當孩子主動呈現出“自強心”的表現時,父母一定要給予及時、適當的鼓勵。
曉曉:“媽媽,你看看我畫的這個房子!”
媽媽(認真觀看作品之後):“曉曉畫得好棒啊!紅色的三角形屋頂、黃色的正方形窗戶,還有圓形的門。曉曉會畫這麽多圖形了呀?”
曉曉:“當然了,我是很優秀的哦。”
媽媽:“曉曉真厲害!爸爸,快來看咱們曉曉新畫的畫,顏色好豐富哦!”
其實,我們可以感受得到,當孩子在某一方麵有積極變化或努力表現的時候,來自外界的及時肯定和讚美會讓孩子感覺是真誠的,而且是有力量的。最重要的是,他在往積極變化這個方向找到了力量,那麽孩子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