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總是誇孩子聰明,所以他變笨了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鼓勵,但在現實生活中,不知從何時起,父母開始模板式對孩子進行讚揚,脫口而出這樣的萬能句:“你真棒”“你好聰明”“加油哦”“好好幹”……諸如此類,我們輕車熟路,又萬事大吉。

其實,這類表揚語言有時已經成為習慣性反應,為表揚而表揚,僅僅是對孩子空泛的評價和判斷,具體哪方麵棒、如何去做,卻隻字未提,容易顯得不夠真誠,所以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鳴,根本起不到激勵的作用。這樣的表揚多了,對孩子毫無意義。學會正確地表揚孩子,是父母需要學習的重要功課之一。

比如,孩子很興奮地跟媽媽說:“媽媽,我這次考了100分!”媽媽也高興地回應道:“真棒!你真是太聰明了!”其實,媽媽這句話傳達出來的潛台詞是:你考了100分是因為你聰明,而如果你考不好,則是因為你笨。孩子也會因此而給自己打上“我棒”“我聰明”的標簽,接下來,為了繼續得到“棒”“聰明”的評價,就隻會選擇做自己有把握的事,上進心也會慢慢消失了。

這種情況下,如果媽媽給予如此回應:“太棒了!媽媽真為你高興!你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下次也要再接再厲啊!”即讓孩子把學習成果與態度、方法聯係起來,也就是“誇努力,不誇聰明”,就高明多了。

海姆·吉諾特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兒童治療專家,他在一本書中記錄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12歲的小女孩正在玩遊戲,剛玩到第三關,她爸爸對她說:“你太聰明了!你配合得真棒!你是個專業級玩家了!”可爸爸剛說完,女孩兒突然就不想玩了。她說:“爸爸覺得我是個很棒的玩家,但我能玩到第三關是運氣好。如果是靠我的努力,我可能連第二關都到不了。所以我最好還是別玩了。”

“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如是說。所以,這位爸爸言過其實的不當表揚不僅沒有鼓勵女兒繼續挑戰更困難的任務,反而促使她選擇了放棄,因為在爸爸誇張的讚美下,她失去了抵抗不完美的能力,拒絕挑戰,害怕自己不能夠表現得像個“專業玩家”,會失去“聰明”的評價。

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討論怎麽誇孩子最有效。比如,誇具體不誇全部,“謝謝你幫媽媽掃地”比“好孩子,你真棒”強;誇事實不誇人格,“摔倒了都沒哭,真棒”比“真是好寶寶”強……

孩子表現好,若父母誇得具體、誇他努力,孩子懂得了,下次還會這樣做;若父母誇得籠統、誇他聰明,孩子要麽容易以為“天生聰明、不需要再努力”,要麽在下次失敗後會深刻地懷疑自己的能力。所以,誇孩子,有講究,值得為人父母者注意。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表現優異,按捺不住地想脫口而出“你真棒”“你好聰明”時,不妨借鑒一下美國小學老師製訂的這份關於表揚的“話術清單”,從中挑一句來替換掉吧!

1.你剛才很努力啊!——表揚努力

2.盡管很難,但你一直沒有放棄。——表揚耐心和堅持

3.你做事情的態度非常不錯。——表揚態度

4.你在____上進步了很多!——表揚細節

5.這個方法真有新意!——表揚創意

6.你和小夥伴們合作得真棒!——表揚合作精神

7.這件事情你負責得很好!——表揚領導力

8.你一點都不怕困難,太難得了!——表揚勇氣

9.你幫____完成了他的任務,真不錯!——表揚熱心

10.你把自己的房間/書收拾整理得真好。——表揚責任心和條理性

11.我相信你能做到,前幾次你說話都算數。——表揚信用

12.你今天參加活動時表現得很好!——表揚參與

13.你很重視別人的意見,這點做得非常好。——表揚開放虛心的態度14.真高興你做出這樣的選擇。——表揚選擇

15.你記得

!想得真棒!——表揚細心

高段位的表揚,才能帶來積極的能量。快來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給出一個誠懇的、具體的、鼓勵滿滿的表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