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懷疑,你就是傳奇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提及哈佛,世人的腦海裏常會閃現出這個詞——傳奇,為什麽呢?因為從它那扇門走出來的人,不是稱霸業界的領袖,就是響當當的精英人物,也正因為如此,莘莘學子都夢想著能成為哈佛的一員。然而,有些人卻真的隻是在夢裏想想而已,一回到現實便不敢有這種奢望,在他們看來,哈佛的門檻好比是難以跨越的“龍門”,既沒能力又沒條件的他們,這輩子都不可能踏進哈佛的大門。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這些人太不自信了!要知道,哈佛錄取學生並沒有統一的考試,它隻會根據你提供的材料——包括你平時成績的證明、英語能力證明、各種獎勵證書、兩封推薦信以及兩篇個人小論文等進行評估選擇。無論你是不是天才、成績拔不拔尖,隻要你的英語能力過硬,你獲得的獎勵證書有分量,你寫的小論文相當有水平,那麽,你就有被哈佛大學錄取的可能性。
可見,哈佛也沒想象中難進,所以別懷疑,沒準你就是它的下一個傳奇!
在2016年的哈佛畢業典禮上,出現了第一位在哈佛畢業典禮上演講的中國大陸學生,他就是來自湖南一個小鄉村的何江。何江出生於南田坪鄉的農村家庭,在他兒時的記憶中,家鄉是個落後的村莊,既沒車,也沒電,甚至連自來水都沒有。
何江深知,隻有努力學習,才能走向更寬廣的遠方。於是他披星戴月地學習,以求能考上好的大學。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的成績一直穩步上升,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占據“全校第一”的交椅。終於,在2005年的夏天,何江考入了自己心儀的高校——中國科技大學。
當何江帶著美好的憧憬進入大學時,現實卻給了他致命一擊:同學們都穿著靚麗的服飾,用著新式的手機,吃著校外的大餐,甚至有人還有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麵對這個嶄新的世界,他的自卑感油然而生,為了打消這種念頭,他決定拋開雜念,隻埋頭於自己的學業,這使得他拿下了學校的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學習上的優異,給了他滿滿的自信,使他逐漸忘了家境帶來的自卑感。
2009年,大學畢業的何江決定繼續深造,雖然國內已有不少名校拋來了“橄欖枝”,但他卻想出國去見識一下外麵的世界。對此,導師建議他去哈佛,麵對聞名遐邇的哈佛大學,他又有點不自信了,因為他並不覺得自己能從眾多的畢業生中脫穎而出,他一再猶豫,
不敢提交申請材料。導師見狀,不斷鼓勵他去嚐試,並說了一句讓他至今都記憶猶新的話:“不去試,怎麽知道自己不行呢?”
最終何江遞交了申請,並成功被哈佛錄取!
即便成績再好、獲得的獎勵再有分量,假如何江不敢向哈佛提交申請材料,最後隻能是與這次機遇失之交臂。
人們不難發現,從哈佛走出來的精英們,多數都非常自信,正是在這種自信的驅動下,他們才敢於不斷地挑戰自己,即使不小心失敗,也能充滿信心地鼓勵自己,進而獲得最終的成功!很多時候,自信就像我們心裏的一盞明燈,時刻照亮著前行的路,引領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而更神奇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沒人可以熄滅它,除了你自己!
講了這麽多,究竟什麽是自信呢?單從字麵上來解釋,自信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所作各種準備的感性評估。而對正處於求學階段的青少年來說,它不僅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還能使其獲得“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神奇力量。此外,它還十分“物美價廉”,隻需稍稍做出一點改變,就可以將它收入囊中。
學習日誌
在哈佛,即使是沒有天賦的人,也從不會懷疑自己,因為他們總能發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與眾不同”的能力。不過,不懷疑自己可不是盲目地自信,不少人就在修煉自信的過程中,不小心走火入魔,
煉成了自傲。
自信不是孤芳自賞、夜郎自大,更不是毫無根據地自以為是和盲目樂觀,而是激勵自己奮發進取的一種心理素質,它代表一種高昂的鬥誌、充沛的幹勁以及迎接挑戰的積極情緒,是戰勝自己、告別軟弱、邁向成功的“必須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