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學習態度能讓孩子的未來走得更遠 培養孩子學習的持久力

細節一:給孩子講勵誌的故事

最近孩子總是抱怨老師教得不好,不喜歡聽老師講課,學習成績也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一天,孩子寫完作業後,爸爸說:“小偉,寫完作業了,爸爸講故事給你聽好不好。”

孩子一聽爸爸要講故事了,就高興地跑過來說:“好呀。”

爸爸說:“故事的主角是個農村孩子,讀書非常不容易,考上大學了卻交不起學費,他的爸爸便為他四處借錢。”

孩子說:“借錢是要還的呀,沒有錢,怎麽還呢?”

爸爸說:“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很有辦法,我講給你聽。這是一個山裏的孩子,爸爸四處借了4500元錢給他讀大學。學雜費4100元,剩下的400元錢中,還要買車票,餘下的才是一個學期的生活費。”

孩子聽爸爸講到這,說:“這麽點兒錢怎麽生活呀?”

爸爸說:“聽我往下講。”

他看到學校有送外賣服務的,就參與到這個隊伍中,課餘時間就給學校裏的學生送外賣,校內送一份是一元錢,校外1千米之內送一份是2元錢。現在很多的學生都喜歡在宿舍裏“蝸居”,這個孩子就幫助他們跑腿賺點兒辛苦錢。因為送的速度快,服務也好,大家都願意找他,有的時候還會多給點兒服務費。可是,這個孩子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會多收同學的一分錢。因為服務有效率、講信譽,生意做得很好。

一天,外麵下著大雨,一個女孩子沒有帶傘困在圖書館回不去了,這個孩子就冒著雨將雨傘送到女孩子的手中。

一個學期就這樣過去了。這個孩子放假了回到家中,爸爸還在為他的學費犯愁。他從兜裏拿出1000元錢給爸爸做生活費,說:“我自己用能奔跑的雙腿賺錢了。”

小偉聽得很入神,問:“後來呢?”

爸爸用手輕輕地拍了拍兒子的頭,說:“後來呀,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買了台電腦,開始用網絡提供各種代理服務,逐漸成為校園的總代理。”

故事講完了。爸爸對小偉說:“你看看,隻要勤奮努力,沒有什麽困難是無法克服的。學習也是一樣,需要自己努力,抱怨別人是自暴自棄的表現。”

小偉點點頭,說:“爸爸,我知道了。”

案例中的小偉學習懈怠,還抱怨老師教得不好。爸爸並沒有責備孩子,而是在孩子功課之餘用講勵誌故事的方式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隻要有心、勤勞,就能克服各種困難。家庭經濟困難,就要想辦法改變現狀,比別人付出更多才能獲得自己所需要的。

爸爸給小偉講這個故事,就是告訴小偉,任何的抱怨都是滋生厭倦情緒的借口。作為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產生這種厭倦心理的原因,用講勵誌故事的方式啟發孩子的思考,讓孩子自己領悟其中的道理,激發其自主學習的願望。

如果家長看到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倦情緒,就要直接督促孩子好好學習,即便孩子聽家長的話開始用功學習了,也難以做到持之以恒。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學習不好是自己的問題,幫助孩子分析勵誌故事中的情節,讓孩子知道勤奮、動腦就可以提高成績,將孩子的學習動機重新喚起。

指導方法:

作為家長要認識到人性都是相通的,現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沒有什麽不一樣。之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麵出現問題,是由於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用講勵誌故事的方法教育孩子,就要讓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家長講故事的時候,要強調其中的重點內容,讓故事聽起來生動有趣,孩子能被故事的內容深深吸引。發人深省的故事對孩子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便能達到教育引導的目的。

孩子都有自己的願望,都會說:“我長大了要當……”。這個時候,家長給孩子講相關內容的故事,告訴孩子,要實現自己的願望,就要持之以恒,三心二意是很難成功的。如果目標確定下來,就要用心去做,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即便是辛苦一點兒也是很值得的。

細節二:在孩子身邊樹立學習榜樣

班級裏有個比較調皮的男同學,學習很好,就是喜歡在老師講課的時候突發奇想地問一些與教學內容關係不大的問題,比如,英語老師在講有關動物的英語單詞的時候,老師說:“giraffe是‘長頸鹿’的意思。”這位男同學就會問:“老師,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麽能打結?”

英語老師很尷尬,心想:“長頸鹿的脖子怎麽能打結呢?”

就這樣,英語教學受到了影響。下課了,英語老師把這位男同學叫到前麵,問:“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麽能打結?”

男同學說:“因為生病了。我是在《長頸鹿的脖子打了個結》這個本書中看到的。”

老師說:“可是,這個問題與英語教學關係不大呀。”

男同學說:“媽媽說,有問題一定要問老師。”

老師說:“媽媽說得沒有錯,有問題要問老師。可是,最好是在課下問,就不會影響其他的同學了,對不對?”

此後,這位男同學的小腦袋裏總是裝著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但是會在下課的時候問老師,與老師討論的時候他很開心。老師在全班同學麵前表揚了這位男同學,因為他能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錯誤,希望全班的同學都向這位男生學習。

從那以後,班級中就形成了及時改錯的風氣。同學們對自己作業中的錯誤要及時改正,第二天交作業的時候,就將改正的內容也交上來。對於這部分學生,老師給予了點名表揚。

表揚不僅是對學生努力改正錯誤的鼓勵和支持,也是在告訴其他的同學要以這名同學為榜樣,向這名同學學習。

班級裏有一名叫東陽的學生,學習成績中等,在最近幾次的考試中竟然名列前茅了。很多學生對東陽的學習進步之快表示吃驚。經過經驗交流之後,得知東陽不僅學習努力了,而且對錯誤的作業題和考試題都能及時改正,並多做類似的練習題。同學們看到東陽學習進步了,就學著東陽的學習方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給孩子樹立榜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學習上與別人之間的差距,就會努力追趕,學習便會更有動力了。

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身邊的人和事都很容易被孩子吸收。所以,在孩子身邊樹立學習典型是很重要的。案例中的老師采用了表揚同學的方法在學生中間樹立榜樣,很多學生就會認識到學習的榜樣並不遙遠,就在自己身邊,為了不落後於人,就要學習典型的優點,糾正自己的不當行為,這樣便能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可以采用這種方式,告訴孩子如何做是正確的,正確的做法可以讓孩子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自主學習的習慣就會逐漸形成。

指導方法:

在孩子的同學中間樹立典型的榜樣。孩子每天都和同學在一起學習,當學習的榜樣被樹立起來之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觀察典型,刻意地學習別人的優點。

在孩子的玩伴中樹立榜樣,引導孩子在道德品質上不斷完善自己。家長要時長將玩伴的優缺點說給孩子聽,讓孩子認識到哪些行為是需要學習的,哪些是需要避免的,做到揚長避短。

家長是孩子效仿的對象,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家長在平時都要注意自己一言一行,對別人的幫助要經常說“謝謝”,事情做錯了就要承擔責任,與鄰裏之間要和睦相處,出遊時要遵守公共規則,這樣便能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