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玩伴,對孩子真的很重要
涵涵上大班的時候,一個做心理谘詢師的朋友就對我講過孩子玩伴的重要性,因此我特別鼓勵讓涵涵去找同齡的小朋友們玩。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有自己陪伴就不孤單了,但實際上,自由自主的同伴遊戲能給孩子帶來更純粹的快樂。有時候我們大人看到孩子玩的遊戲覺得很幼稚,比如他們喜歡在公園你追我、我追你地跑來跑去,雖然有一定的規則,但我們看著也沒多有趣。
再說涵涵,她經常會找對門的小女孩來玩,兩人要麽一起玩磁力片,要麽玩捉迷藏,非常開心。特別是捉迷藏,隻有跟同齡孩子一起,她才能盡興。像櫃子裏、床底下,這些大人很少會藏的地方,對涵涵和她的小夥伴來說,反而是最棒的藏身處。
還有時候,兩個孩子在一起玩,其中一個說:“床底下有大怪物!”另一個就會幫忙找到,然後打死或者抓住,甚至用魔法把大怪物給變個模樣。像這種“捉妖怪”的遊戲,不僅能讓孩子展開想象,還能緩解孩子對妖怪、對黑暗、對狹小空間的恐懼。如果和大人玩,情況就有可能不同了。大人會說:“哪裏有什麽怪物,別瞎說!”一句話就讓孩子覺得無趣,哪裏還能想象出後麵那些離奇好玩的情節?
記得有一次在酒店裏,涵涵玩起來“助跑後一下子撲倒在**”的遊戲,就這個簡單的遊戲,她一個人玩了好久。我看她玩得起勁兒,自己跟著做了一次同樣的動作,沒感覺到哪裏有趣,反而差點把腰閃了。
大人要麽無法理解孩子遊戲的樂趣,要麽沒有相應的身體條件陪孩子去玩遊戲,正因為如此,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們就越來越需要同齡的玩伴。
跟大人在一起玩,甚至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玩的時候,孩子都不可能體驗到完全的平等,但跟同齡玩伴在一起時就可以。他們不僅能夠肆意歡笑,還能學會很多人際交往的規則,比如,遵守規則,如何解決衝突,有時要懂得妥協,有時又要堅持自己的立場,等等。
孩子跟同齡人一起玩,有利於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走向了獨立。
涵涵以前是個不願意離開媽媽半步的孩子,現在竟然也願意讓我先走,一會兒再來接她,並且敢於自己去尋找玩伴。這些都是孩子獨立的開始。
正如大人聚在一起時會吐槽孩子一樣,孩子跟同伴在一起也會吐槽父母。孩子也有獲得“片刻安寧”的需求,在跟朋友相處的時間裏,他們逃離了大人,沒有了約束,能根據自己的意願去做事,那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刻。
還有,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孩子們能互相學到對方身上一些優點,並且能在討論、商量的過程中獲得思維的發展。和同齡的玩伴在一起玩一玩、鬧一鬧有很多好處。
沒有玩鬧隻有學習的生活是不完整的,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在同伴的陪伴下得到真正的快樂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