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拖延做鬥爭的正確姿勢

時間管理最大的問題莫過於拖延症。因為拖延,很多原本能按部就班地完成的項目被我們拖成了緊急項目,很多可以立即處理的事情被拖到了最後一秒才開始進行。

莎士比亞說:“我以前荒廢了時間,現在時間也把我荒廢了。”時間不等人,一次次拖延,換來的是一次次熬夜,導致白天瞌睡連天,和逃不脫的循環怪圈。不想被時間甩在身後,就該拿起“武器”,勇敢地向拖延症宣戰。

馬薇是個名副其實的“拖延王”。她每天一到公司打開電腦,總是第一時間登錄QQ和微信,與狐朋狗友們笑嘻嘻地聊幾句,再漫不經心地逛逛論壇,看看八卦,上午的幾個小時便飛快地過去了。

到了下午,眼瞧著一天的工作任務堆得像座小山包,馬薇這才慌了起來。她沒有立即投入工作,反而先去慢悠悠地泡了壺茶,看了會兒時下的爆點新聞,美其名曰“放鬆身心,找準工作狀態”。

別看馬薇悠悠閑閑地喝著茶逛著論壇,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她心裏卻煎熬不已。在無限的糾結中,馬薇終於打開了PPT,正式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工作的過程中,馬薇還是不夠專心,一會兒和同事聊聊天,一會兒低頭看看手機,工作還沒完成一小半,下班的時間到了。那些沒完成的工作沉甸甸地積壓在心裏,她也沒心思去玩,隻好匆匆趕回家,點好了外賣,心想,看一集連續劇放鬆放鬆。

誰知折騰到晚上9點,馬薇才打開電腦。她埋頭直忙到淩晨,才勉強完成了第二天要交的各類文案……

我們為什麽會拖延?以職場拖延行為為例,稍作分析,便可對拖延心理產生的原因窺知一二。上例中的主人公馬薇逃不出拖延的惡性循環,便一直混在基層崗位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眼瞧著自己年齡越來越大,卻晉升無望。

依據一家招聘網站的調查數據,可知八成以上的職場人都受困於拖延症的怪圈。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會頂著領導連聲的抱怨和催促,在戰戰兢兢的心境中“心不安理不得”地拖延著,每次都趕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夜挑燈奮戰,不眠不休,最後隻能勉勉強強完成計劃。

可是倉促趕出來的方案與策劃,在上司那兒難以交差外,也難以讓自己滿意。他們反複重複著這樣一個模式:工作太難,不行得先放一放,捋一捋思路再開工;工作簡單,那就更得先放一放,喝杯茶逛逛論壇打個遊戲再說。

在有限的上班時間裏,“拖延王”們一再放棄工作,而去選擇休閑和娛樂,這是因為工作的**力相對於後者來說實在是太低。

選擇休閑、娛樂,讓我們即刻從繁重的工作壓力中解脫,感受到愉悅和快樂,它的回報立竿見影。選擇立刻著手展開工作,當下隻能一心一意,全身心投入進去,它的回報卻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被我們享受到。

所以說,努力工作雖然是正確的選擇,當下的**力卻不如那錯誤的選擇強。當心裏那隻拖延小惡魔不停地在你耳邊叫囂“去和朋友聊聊天吧,工作等會兒再做也來得及”的時候,你很難保證自己能抗住這份**,最後隻能繳械投降,又一次做了拖延的奴隸。

職場白領想要戰“拖”成功,第一步試著將努力工作產生的回報具象化。在你又一次想要偷懶的時候,不妨閉上眼睛,想一想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比如說,按時完成工作任務的話,你就不用熬夜,還可以享受一整晚的悠閑心情;你會在第二天的方案會上脫穎而出,受到上司久違的讚揚;你甚至會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

反之,如果這一刻你又一次拖延了你會獲得什麽?嘔心瀝血、奮筆疾書到深夜;上司的雷霆暴怒;被裁員後流落街頭……

盡情地想象吧,你想得越具體,越不容易去拖延。這些想象將激發你的上進心,與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比起來,打遊戲聊八卦顯得那麽膚淺空洞,純粹是在浪費人生。

之後,請給自己做一份計劃表,將這一天的工作任務仔細標好,分清楚輕重緩急,並逐一完成。如果你是因為職業倦怠或者缺乏自信而屢屢陷入拖延怪圈的話,不妨試著從最簡單的部分開始,一點點去完成,慢慢適應工作的節奏,慢慢提升自信與個人成就感。這樣,不知不覺間,你便已經完成了大半的工作。

最後,你需要認清的是,萬事開頭難。你是不是無數次想要開始,又無數次找借口推遲?這事其實沒那麽難,現在就打開你的電腦,什麽也別想,直截了當地投入工作吧。戰“拖”記由此開始,拖延症由你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