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埋了50萬明軍,其實是朱瞻基挖的坑?
電視劇《大明風華》火了,在前幾集中,還是皇孫的朱瞻基表現得睿智而又老到,頂著“好聖孫”的名號登場,在野心勃勃的二叔朱高煦、三叔朱高燧麵前表現得遊刃有餘。曆史上,朱瞻基也確實算是一代明君,他在位的時期與他爹朱高熾在位的時期一起被後世稱為“仁宣之治”。但他也有一些“不良業績”,除了鬥蛐蛐之外,還在北方防線的布置中挖了一個大坑,導致明軍在土木堡之戰時全軍覆沒。
01
在明成祖朱棣逝世以後,屯駐在帝國邊境的明朝邊軍因為戰鬥力的下降,漸漸失去了主動進攻的姿態,在明宣宗朱瞻基的時候,明朝逐步開始在北方建設邊境防禦體係。
也是奇怪,朱瞻基舍得放棄安南(越南),對蒙古的態度卻始終比較強硬。朱瞻基在位期間,四次巡視北方邊境,並且大修邊堡。
朱瞻基對於宣府地區的布局基礎,是立足於明軍一定的野戰能力優勢,其以宣府為中心輻射燕山以南各地,並且拱衛京師。
朱瞻基在某些問題上看得還是很深遠的,他覺得各個衛所互不隸屬,一旦出現點什麽情況必將被各個擊破,於是他選擇了在宣府設置都司,對於宣府鎮地帶的各個衛所進行統一調度。
正統朝以前,蒙古人對於邊境是以襲擾為主,比較有壓力的是遼東地區,宣府一帶則很容易為人所忽視。朱瞻基自然是對自己對於宣府的布置十分滿意,當朱瞻基巡視到這裏時,還很滿意地認為:“時宣府為朝廷北門,陽武侯薛祿、都督譚廣相繼守之,為各邊最……”
或許是朱瞻基高估了他死後明軍的戰鬥力,也低估了蒙古人的實力,朱瞻基布置都司及廣建軍堡的前提,是明軍之間有在野戰中相互支援的能力,以宣府鎮城為主大加修建軍堡,在防禦的同時可以兼顧日後的進攻。但他對各衛所與軍堡之間的聯係並不重視。在當時,整個宣府鎮的縱深地區各個軍事據點之間少有墩台連接各處,給日後蒙古人的**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02
朱瞻基對於宣府的布局,在他逝世後全麵失敗,歸根結底是明軍的戰鬥力漸漸不行了,他的布置自然也沒能有多大的效果。明軍戰鬥力急劇下降是發生在朱瞻基在位的宣德年間,也是在這時,明朝賴以為根基的衛所製度開始有崩壞的趨勢。
明朝初年,實際上的兵馬並沒有賬麵上那麽多,衛所製度以“都司—衛—所”為基礎,衛所軍分為屯軍和守軍,屯軍專事農業生產,守軍則專心操練禦敵。一般這種比例在內地和邊境不一。內地多是十分之一二操練,十分之八九屯田;邊地則是十分之三四操練,十分之六七屯田。因為戰屯比例在各地不相同,所以在明朝賬麵上的兵馬並不代表真正的戰兵,戰兵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打上很大的折扣。
明朝的衛所製度是以屯田為主的,在洪武年間做全國推廣的初衷是減輕國家的軍餉支出負擔,同時保持龐大的軍隊。但這樣的政策,在宣德年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宣德年間,侵占軍屯的現象在大明境內愈演愈烈,無論是在邊境還是內地,由於軍官、豪強、勳貴的不斷侵占,屯軍無力供給,紛紛選擇逃亡,屯田數量跳崖式下降。在邊境,這種情況更為嚴重,負責操練的軍士由於無須負責供給逃亡較少,這也導致了原本應有的戰屯比例徹底失衡。屯兵少而戰兵多,戰兵操練之餘還要參與種地,無法專心操練,明軍的戰鬥力自然而然也就下來了。
戰屯比例的失衡帶來了軍士的逃亡。劉定之的《否泰錄》中,記載了土木堡參戰的兵馬足有五十萬,其實這不過是賬麵上的數字。正統十年(1445年)中進士,授兵科給事中的葉盛在後來寫的《水東日記》中,提到了土木堡之戰前夕,五軍都督府並錦衣衛的缺員接近一半。雖然部分京軍需要前往邊地衛戍,但不可否認,逃亡也是京營人數嚴重缺額的原因。此時明軍的三大營,不僅戰鬥力不行,連人數也失去了優勢。
03
明廷與也先決裂以後,也先在邊境不斷擊敗明軍。年輕的皇帝朱祁鎮倉促之間親率京中戰力不強、人數也不多的軍隊出關迎擊。當親征軍進入大同以後,聽聞瓦剌大軍盡數退回塞外,明軍自宣府地區回師,卻被也先率軍突襲,明軍慘敗,朱祁鎮被俘。
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戰。《明史·本紀第十·英宗前紀》在描繪土木堡之戰時,雖然隻用了短短幾行字,但這場戰役的大敗幾乎是明朝防禦體係和軍事體係同時失敗的集中體現。
當明軍大軍抵達大同準備撤退時,其實已經清楚地知道瓦剌大軍的合圍意圖,走宣府地區而歸,而不選紫荊關,是朱祁鎮仍然想利用宣府地區多山不利於騎兵野戰的特點,在野戰中打敗瓦剌軍,再不濟也能全身而退。
但由於宣府地區沒有建成一個有完整防禦體係的軍鎮,瓦剌大軍在宣府北路的獨石、雲州、永寧等地予取予求時,親征大軍竟毫不知情。而瓦剌軍則利用明朝在宣府地區信息傳遞滯後的特點,迅速切斷明軍親征大軍的取水地水源桑幹河,之後也先和阿剌知院大軍合攏,將親征大軍徹底擊潰。
如果明軍戰力尚強、兵額足數,尚且有可能在大同、宣府鎮城達到阻滯一路大軍,支援明軍親征軍,進而挫敗瓦剌合攏圍攻的目的。然而土木堡之戰時的明軍既不能野戰力敵,也沒條件采取人海戰術,加上宣府地區高估了明軍防禦體係,即便沒有王振“助攻”,這場戰役的失敗,也幾乎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