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機會——給女孩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
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麽?愛心。有時,愛心比自信更加重要。有愛心的女孩,跟身邊人的摩擦就會減少;她們的人際關係往往更和諧,也能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機會。因此,要想讓孩子有愛心,就要給女孩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
一天晚上,媽媽帶小芸出去玩。一隻小貓從一棵樹的背後走出來,跟在媽媽和小芸的後麵。
小貓渾身上下髒兮兮的,身上還有幾處傷口,顯然是一隻沒人要的流浪貓。
看著可憐的小貓,小芸對媽媽說:“媽媽,這隻小貓多可憐啊!我們把它帶回家吧。”小芸走過去,蹲在小貓身邊,自言自語著:“小貓受傷了,真可憐,如果沒人照顧它,它會死掉的。”
媽媽突然意識到,女孩同情小動物,是有愛心的表現,作為媽媽,更應該培養女孩的愛心。媽媽沒有立即答應小芸的要求,而是問:“我每天要上班,沒有時間照顧小貓,要想帶小貓回家,就要自己照顧。這樣,你還想帶小貓回家嗎?”
小芸看著媽媽,使勁地點點頭:“嗯,我要帶小貓回家,自己照顧它。”
女孩都是天性善良的,當她們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或小動物時,就會生出想要幫助對方的願望。故事中的小芸看到受傷的小貓,就想把它帶回家並親自照顧它,說明小芸是個非常有愛心的女孩。同時,小芸媽媽做得也非常正確,她沒有拒絕女兒的願望,給女兒提供了自己照顧小貓的機會,從側麵培養了女兒的愛心。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女孩有善良的天性,但後期父母的培養也非常重要。阻礙女孩愛心的發展,時間長了,女孩的愛心也會漸漸消失,最終變成一個自私自利、完全不顧及別人感受的人。
父母隻知道一味地疼愛女孩,不給女孩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她們就會喪失施愛的能力。隻知道索取,不知道給予,就會覺得父母的關心理所當然。沒有給女孩提供擁有愛心的機會,她們怎麽會關愛他人?切記:學習固然重要,女孩的愛心培養更加重要。為了培養女孩的愛心,家長應該給她們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和條件。
◆帶領女孩去關愛弱勢群體
女孩一降生,就會自帶一本愛的收支賬簿,一味地將愛塞給女孩,賬簿上就都是收入,沒有支出,一旦愛淤積,女孩就無法感到別人的愛,更無法將自己的愛播散出去。女孩不是父母的獨有財產,總有一天會獨自踏入社會,成為一個公民、一個職員、一個老板、一個伴侶……沒愛心,怎能得到認可和幸福?作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讓女孩學會愛,學會關愛他人,尤其是弱勢群體。
杜女士是一位單親媽媽,跟13歲的女兒一起生活。可是,
杜女士沒有像其他單親媽媽一樣抱怨命運不公,而是以挫折為動力,帶著女兒一起積極投身到誌願者隊伍中,為弱勢群體提供著幫助。
經曆失敗的婚姻後,杜女士也消沉了一段時間,之後她決定和女兒共同成長,堅強麵對生活,為女兒創造快樂氛圍。一個偶然的機會,杜女士成為“慈善大家庭”的一分子。由於經濟能力有限,每次她隻能捐贈一點錢作為活動善款。有時,看望幫扶對象時,她還會忍不住悄悄地為她們塞上一些錢,直至身上的現金都捐完。
在杜女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女兒也對弱勢群體充滿了同情。
社會上總會有弱勢群體的存在,關愛弱勢群體,不隻是社會的責任,也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
助殘助弱是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愛心的具體體現。懂得關愛弱勢群體的女孩,才會愛身邊的親人、朋友,才會愛自己。相信在杜女士的影響下,她女兒一定會成長為一個內心充滿愛、充滿陽光的人。
幫助弱勢群體最有效的辦法,莫過於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向他們敞開坦誠之心,以最大的愛心去溫暖他們、幫助他們。在教育女孩關愛弱勢群體時,要鼓勵女孩去做義工、伸出自己的手,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給女孩創造機會,讓她學會關心他人
日常的生活中,要盡量讓女孩參與進來,需要女孩幫忙的地方,直接跟她說;看到他人需要幫助,就要引導女孩去協助,比如:扶老人過馬路、撿起路上的垃圾等。多給女孩創造這樣的機會,她們才能學會關心他人。
王女士有一個8歲的女兒,她是一個懂得關愛他人的女孩。這一點,與王女士的教育有著密切關係。
一天早晨,女兒說不舒服,王女士摸了摸她的頭,確定不發燒後,就讓女兒上學了。女兒離開後,王女士就開始肚子疼。吃了藥,但一點兒也不見效,隻好去附近的醫院打了針,疼痛稍微減輕。
中午女兒放學回家後,一看臉色就知道不對勁,王女士讓女兒也吃了藥。午飯後,考慮到下午的工作,王女士沒能及時帶女兒去醫院。堅持到工作完成,她立刻給女兒請了假,去看醫生。
醫生說,有點兒發燒,需要輸液。輸液的過程中,可能是藥液的緣故,女兒不時地說渴,要喝水。不知怎的,王女士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醫生看到她的樣子,讓她也同時輸液。
女兒躺在**,王女士坐在女兒的床頭,突然想到可以借此機會讓女兒學會照顧人。
“女兒,以前在你生病時都是我照顧你,給你拿藥,給你端水,可今天,我也不舒服。咱倆隻有互相照應了。”
女兒忽然說:“媽,你也躺下吧,坐著多難受。”
女兒的針頭被醫生拔掉後,她便小心地扶著讓王女士躺下來。把掛**的架子也挪了又挪,生怕礙事;把被子蓋了又蓋,生怕王女士冷。她坐在床頭,小大人一樣地照顧著媽媽:“媽,渴不渴?”“媽,喝水嗎?”“媽,稍微好些了嗎?……”
女孩的愛心都是在生活的點滴小事中不斷培養起來的,作為父母,千萬不要總把女孩當弱者,覺得她們什麽都不會做。恰恰相反,讓女孩適當地照顧自己,既能體會父母的艱辛,也能學會關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