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表達——鼓勵她勇敢說出自己的觀點

通常女孩都敢把自己的感受、想法說出來,表示她與父母的關係是開放的,能自由交談而無所顧忌。但是有些家長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經常板起麵孔強迫女孩按自己的指令做事,這樣會損傷女孩的自尊心,引起她們的不滿,使她們關閉自己的心靈,不願再與父母溝通。

讓女孩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女孩的個性就能得以張揚,心靈就會得到放飛,思想就會得到解放,自主意識就會得到加強,自尊和自信也能得以保持和恢複。要想讓女孩自信起來,就要鼓勵她們勇敢說出自己的觀點,敢於表達。

小玲5歲了,上幼兒園大班,眼看就要升小學了。爸爸和媽媽商量著在距離小學較近的地方買套二手房,方便上學。爸爸媽媽忙得不亦樂乎,連續幾個周末都在看房子,可是小玲卻對新房子沒興趣。

小玲是個沉默寡言的女孩,媽媽試探性地問她有什麽想法,鼓勵她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小玲說:“媽媽,我們能先不搬家嗎?”媽媽問為什麽啊,小玲說:“在這邊,我有很多夥伴,我們玩得很開心,可是搬家後就不能跟她們玩了,等我上小學了再搬好不好。”媽媽聽了女兒的想法後,考慮了一番,最終決定尊重小玲的想法,先不搬家。

女孩雖然年齡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如果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別人就無法了解她們的想法。同樣,如果女孩不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講出來,大人也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女孩的困惑,不能給女孩提供及時的引導和幫助,所以家長一定要鼓勵女孩大膽表達自己。

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是一種自信的表現,更能展現女孩的能力。鼓勵女孩主動說出內心的想法,不僅能培養她們的創造性,還可發展女孩獨立自主的意識,有益於女孩的健康成長。無論女孩的意見如何稚嫩,父母都應認真傾聽,加以鼓勵。當然,還可故意提出不同意見與女孩進行討論。如果女孩反駁父母的意見,父母應予以鼓勵;如果她的想法不對,父母可以認真傾聽後加以糾正。

鼓勵女孩說出心裏話,是保證女孩心理健康發展的方法。女孩經常會在媽媽麵前鬧情緒,其實她們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因為內心情感沒有得到合理宣泄。父母要多鼓勵女孩說出心裏的想法,讓她們的情緒得到恰當宣泄,保持心理健康。

女孩的說話能力和水平,是評價女孩知識、修養和能力的重要標尺,家長一定要重視對女孩說話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對一些不愛表達的女孩,更要認真給予鼓勵和引導。如果女孩性格內向,要盡量讓她們多跟外界接觸,在和他人接觸的過程中,她們的性格會逐漸外向化,繼而逐漸養成和人交流溝通的好習慣。

◆學會做個傾聽者,給女孩話語權

很多家長都不會跟女兒透露自己的內心世界,隻習慣於做道貌岸然的訓導者,反過來卻要求女孩向自己吐露一切,這種不平等的要求是無法取得好效果的。在和女孩交流的過程中,要想鼓勵她們說出心裏話,就要以傾聽者的身份出現,認真傾聽女孩。當女孩在向父母傾訴時,父母要少說話、多傾聽。要給女孩說話的機會,讓她們盡情說出心中的想法。

小莫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體育課上短跑得了第一。放學回家後,小莫迫不及待地想將這個消息告訴媽媽,可是媽媽正在做飯,沒搭理她,小莫很不開心。

吃飯時,小莫心不在焉,媽媽這才意識到自己沒有好好聽女孩說話,打擊了她的積極性。於是,讓她將吃飯前的話再對自己說一遍。小莫來了興致,興高采烈地對媽媽講了自己在體育課上的表現。

媽媽仔細聽著小莫的描述,還不時地拍一下她的頭,說:“你真棒!”

受到了媽媽鼓勵的小莫高興地說:“媽媽,今天體育課我跑了第一,下次數學考試我也要爭取得第一!”

小莫平時最怕數學了,媽媽沒有想到,自己的傾聽對女孩有這麽大的鼓勵作用,她決定今後都要好好聽女兒說話。

親切、平和、耐心地傾聽女孩的談話,女孩就會帶給父母更多的驚喜。家長要做個耐心的傾聽者,不要急於對女孩的話下結論、下判斷,如此才能聽到女孩最純真、最清澈的心語。

當然,除了傾聽和理解,還要用語言對女孩所說、所感的事情做出反應,並不時地總結或重述她講的關鍵內容,包括她的感受及導致這種感受出現的原因,然後將你的想法直接告訴她。

放低姿態,耐心地傾聽女孩的訴說,會讓她體驗到父母對她的關愛之情,她們就會更加親近、尊敬、信任父母,同時也更樂於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

在傾聽女孩說話時,父母還要努力傾聽她話語的弦外之音,並適時地提出疑問,提高溝通效果,促進對女孩的了解。

◆引導女孩說出自己的內心需要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女孩緊抓父母的衣角或躲在父母身後,怯生生地說:“我怕”“我不敢”。這時,有些父母就會不甚在意地大聲斥責女孩說:“怕什麽,有什麽可怕的!膽小鬼!”有些父母則會和顏悅色地去詢問女孩害怕、膽小背後的原因。很顯然,第二種父母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要想改變女孩不敢表達的現狀,家長一定要及時給以積極的引導,鼓勵她們說出內心的需求。

小若是個比較內向膽小的女孩。有一次,爸爸帶她到兒童遊樂場玩,就要離開時,她緊緊拽住爸爸的衣角說:“爸爸,我們再玩一會兒吧。”同時雙眼緊盯著賽車場地。空地上,擺放著賽車道,邊上坐著很多小孩,在比賽玩賽車。

小若爸爸看出了女兒的心思,卻假裝不知道,故意說:“再玩10分鍾,我們就回家。”10分鍾很快過去了,小若終於忍不住了,用細如蚊蚋的聲音對爸爸說:“爸爸,我能……玩……那個嗎?”爸爸鼓勵她說:“玩什麽?大聲點兒說出來吧,想玩什麽就大聲說出來!”

“我想玩賽車!”小若終於鼓起了勇氣,爸爸點點頭。之後,父女倆就到前台租了一輛玩具汽車,小若遙控著自己的小汽車開始跟其他車子廝殺,別提多高興了。

教育女孩的過程中,一定要給她們灌輸這樣一種思想:謙讓是美德,爭取是能力。如此,女孩就不會因太注重關係而失去自我。

在女孩小的時候,就要引導她們說出自己的內心需要。因為一旦女孩心中的渴求長期沒有得到滿足,通常會選擇放棄,而放棄就意味著失去,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她們就會選擇默不作聲或不再嚐試爭取。

當然,如果女孩非常膽小,一兩句鼓勵的話並不能讓她變得勇氣十足。在女孩的一生中,她會遇到各種各樣始料不及的事情,如果事情難以承受,她可能會突然失去勇氣和堅強,變得膽小、懦弱,所以父母要把勇敢的種子深深埋進女孩心底。

在女孩的生命中,父母不僅是製造者、保護者,還是女孩膽小時的打氣筒,要鼓勵女孩勇敢堅強地麵對黑暗、麵對生活中的困難,而所有這一切都從改變女孩的教育方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