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爾斯巴赫和盧森堡的統治者
在阿斯坎尼亞家族覆滅後,勃蘭登堡經曆了一個世紀的衰落,過去的進步有多快,這時的衰落就有多快。另一個偉大的德意誌家族——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在巴伐利亞皇帝路易四世統治時期,得到了勃蘭登堡侯爵區,但他們的統治沒能維係多久。1373年3月,在德意誌帝國的皇冠轉移到盧森堡家族之後,巴伐利亞人在勃蘭登堡的統治就結束了,勃蘭登堡邊區與波西米亞王室長久地聯係在一起。從此以後,這片地區便由盧森堡家族或他們的副手統治,直到1411年勃蘭登堡的第二個偉大的篇章開始。紐倫堡伯爵、霍亨索倫家族的腓特烈出現了,他是真正的阿斯坎尼亞家族繼承者。從1319年到1411年間的曆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統治者管理不善、喪失領土、內部無政府狀態等的記載,但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十分引人注目。在1351年,也就是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的五年前,這位皇帝將勃蘭登堡這個邊區升級到選侯國,同時把選侯國數量增加到七個,其中四個是世俗領地,三個是教會領地。從此以後,勃蘭登堡的統治者既是選帝侯也是侯爵,其領地被稱為勃蘭登堡選侯國。值得注意的是,勃蘭登堡這個邊區選侯國(也稱“庫爾馬克”)名義上包括易北河和奧得河之間的所有土地,以及西部的阿爾特馬克,但不包括奧得河以東的紐馬克——很可能是因為紐馬克在1402年被抵押給了條頓騎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