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

在普魯士政治思想濃墨重彩的一章中,治國的關鍵在於冷酷無情的行動,而腓特烈大帝統治時期則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腓特烈大帝繼承了他父親以及大選帝侯的豐富經驗、王朝傳統以及治國方略,然後用這些內容構建起一整套思想體係和政策。腓特烈大帝對王室內閣中的優美迂腐或被政治家奉為座右銘的理論,進行了解構並重新組合,賦予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生命力,並且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使其煥發出無法抗拒的魅力。比如:對國家利益的認同是統治者的責任;普魯士人承擔著霍亨索倫王朝的使命——實現國家輝煌;統治者需要以服務祖國為最高使命,並做出個人以及道德層麵上的各種犧牲,這些都是腓特烈大帝對王權理論以及當時外交和哲學方麵的貢獻。

腓特烈大帝忙碌的一生恰如其分地詮釋了這些話,吸引並激勵著他那個年代的人。和斯威夫特一樣,腓特烈大帝極度鄙視人類,深信人類——無論男性或女性——都是墮落的。因此,他的話格外引人注目。他有一句名言:“啊,我親愛的祖爾策,你不像我一樣了解這個該死的民族。”然而,正是這個該死的民族讓他沒日沒夜地辛勞。也正是通過這個民族,他才能培養和磨煉出18世紀的普魯士人。腓特烈大帝的人生和他的品質是寶貴的遺產,甚至比普魯士在羅斯巴赫戰役中取得偉大勝利或者成功吞並西裏西亞更為重要。腓特烈大帝是普魯士的化身,他富於想象力,也為後來的統治者樹立了榜樣。俾斯麥在提及腓特烈大帝時寫道:“我們都希望普魯士的雄鷹展翅高飛,守護並統治從克萊佩達到當納斯貝格的大片山河,但我們會讓它獲得自由。我們是普魯士人,我們永遠都是普魯士人……我祈求上帝降下恩惠,當這張紙變得像枯萎的秋葉,上麵的文字也被遺忘時,我們依然是普魯士人。”